劉明
摘要:體育旅游產業作為市場上最新流行的行業,其潛力性和前瞻性已逐步被大眾接受。本文首先提出體育旅游產業產生的時代背景,進而提出體育旅游可行性這一話題的研究目的及研究意義,并涉及到一定的科學研究方法和理論。從體育旅游產業的現狀入手介紹體育旅游產業相關含義和理論。
關鍵詞:旅游產業;市場;發展
一、引言
(一)體育旅游產業選題的背景
體育旅游是個很有前瞻性的論題。它逐步盛行,日漸成為一種非常富有情趣的娛樂休閑方式。另一方面跟當今理論界對體育旅游產業前瞻性和發展性的問題研究現狀脫不了干系,體育旅游產業發展的逐步流行和漸成規模,與科學理論的滯后決定了這次的選題。
(二)研究的目的及意義
體育旅游產業是以體育素材為根基,通過各種體育活動的舉辦來規劃體育地點相關的體育旅游產品,滿足人們的生活休閑和消費方式的產業。其特色是效率性和流行度較強,社會收益好,主要是它的經濟效益高,使得體育旅游產業可以在現代體育行業里才顯得獨樹一幟,并富有旺盛的生命力。
(三)相關的研究方法
1.理論的擴充需要研究實地
調查對象包括各個體育行業的背景、地點、舉行方式及其背后的旅游價值。探討了各地域特有的體育項目以及傳統的體育節目和形式,開展的一般地點、用什么方式等等,以便獲取第一手材料。
2.邏輯數據法
對調查統計的真實數據進行匯總分析,運用邏輯方法,如歸納、演繹,將數據和實際情況由個別到一般,在從一般到個別的去探討分析,最后得出相對正確的結論。
二、對體育旅游行業相關的研究理論
(一)什么叫做體育旅游和體育旅游產業的含義
通過前面的綜述,相信大家對于體育旅游有了一個大概的了解。雖說體育旅游產業中體育行業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化,由不同原材料、不同元素組成,但其目的卻是共同的,即滿足人們娛樂生活休閑和精神的放松。因此,體育旅游業作為一項流傳的行業得到了廣大專家和學者的認同。
(二)體育旅游產業的特征
第一,不清晰的產業界限。體育旅游產業隸屬于體育產業,其中又離不開相關旅游概念元素的構成。所以據此而定,體育旅游產業和許多部門息息相關,與體育旅游經濟的很多部門聯系廣泛。所以其產業界限相當的不清晰。
第二,與體育旅游產業相關聯的部門多。作為體育行業和體育旅游行業的耦合,以體育旅游企業為龍頭,把和體育旅游企業相關的很多部門的相關因素整合相連起來,形成彼此作用的協調的科學體制,它們在發展中相互制約,相互關聯。同樣,其他部門的正常運轉和運行也為體育旅游部門的發展提供一定的條件和優勢,他們是相互作用,相互促進的關系。
三、體育旅游產業出現的主要問題
我國體育旅游產業這幾年的發展趨勢比較好,但是在很多領域發展的并不是很理想,有著其不全面和缺陷,這些缺陷之處在某種程度上,阻礙了我國相關體育旅游產業的進步。經過實地考察和科學研究,出現的缺陷主要包括:
(一)基礎設施比較薄弱
我國某些在中西部的體育旅游產地,由于地廣人稀,經濟不是十分發達,雖然國家政策正在向中西部傾斜,但是還是無法和東部等沿海發達城市相比,基礎設施建設的確很不到位。
(二)服務質量較差
雖然我國體育旅游服務市場范圍廣泛,但是服務的質量和國外的體育旅游產業不可同日而語,僅僅只能滿足客戶們餐飲、住宿和交通方面的需求,其在文化素養和服務質量上還有待加強。
(三)全國各地域體育旅游發展不平衡,差異較大
仔細研究我國體育旅游熱點度便知道,越是經濟發達便利的地區,越是遭到游客們的偏愛,這些地區的體育旅游基礎設施就越發達,如長江三角洲、京津唐、珠江三角洲等。但經濟落后、體育旅游基礎設施缺乏,特別是由于通訊不便利的中西部地區則處在偏冷的形勢。
從一般情形分析,全國范圍內主要體育旅游目的地都在東部,中部偏少,西部最少。分析近幾年的概況就可以了解,中西部的一些地區接客量少、經濟欠發達的情勢正逐步改變,正逐步向東部沿海發達城市經濟靠攏,一些西部地區,對區域經濟發展的貢獻也逐步增強。
(四)消費方式和消費結構的單一化和失調性
雖然從新中國成立以來,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全面發展和升級化,消費層次和人口數量不斷攀升,但是,消費結構還是需要進一步優化和協調,尤其是和發達國家相比,缺陷和不足十分明顯。但站在總體的視角來分析,在我國境內的體育旅游產業大多是一參觀某一項賽事為主,之后就不會再深入了解,我國體育旅游產業的發展還必須多一些文化和精神娛樂,并且我國是多民族的國家,多一些民族特點的體育旅游則更為適宜。
四、體育旅游產業產生問題的原因
(一)從產業競爭力來分析
進一步剖析體育旅游產業的競爭力因素和潛力性因素,我國相關專家應對體育旅游產業競爭力問題進行更科學、更專業的探索和解析,以得出正確、合理、完整的體育旅游產業競爭力的科學理論就顯得尤為必要。
(二)體育旅游行業受地理環境因素的影響
我國位于地球的北半球,跨亞熱帶和北溫帶兩大氣候區。東部地區瀕臨海洋,季風氣候非常顯著,夏季炎熱多雨,冬季寒冷干燥。西北部大陸性氣候明顯,深居大陸中間,距離海洋較遠,晝夜溫差較大,氣候較為干燥寒冷。所以,造成了東部交通氣候較為適宜人類生存的特點,從而經濟發展水平比中西部發達,進而體育旅游的發展更為全面,而相對來講,中西部無論是人口、交通、地形地貌和氣候,與東部都無法相比,所以體育旅游產業較為落后。
(三)受民族特點的人文因素制約
我國是多民族的傳統文化大國,自中華五千年的文明以來,各民族的文化發展多種多樣,體育項目也帶有民族特點和獨特的人文情懷,所以中國體育旅游的發展肯定受傳統文化精髓的制約和影響,具有深刻的人文情懷與民族特點。
五、體育旅游產業發展可行性的建議和對策
(一)進一步開拓國內的體育旅游行業的資源,并與中國各地方的民族特色相結合,爭取將體育旅游精神文明與傳統文化相結合,尋找契合國內體育旅游產業新的經濟穩定增長點,發展體育旅游產業的同時也要適應國家體育政策方針提出的大致方向和基本要求。
(二)建議在相關大學重點開發與體育旅游產業相關的旅游課程,一方面可以提高學生們對一新興行業的逐步了解和認識,另一方面也可以加固他們這方面的專業科技知識,幫助他們提高對我們國家在體育旅游行業的進步和發展。爭取早日把我國的體育旅游產業優勢發展為經濟效益和政策的優勢。
(三)打造“體育旅游優良循環圈”是非常清楚和必行的。國內的繁榮經濟對調節地區差異具有重要的戰略內涵。在保持生態可持續發展原則上,對國內體育旅游產業合理利用,再開發更多項目以適于國內體育旅游產業。
六、結論
體育旅游產業作為一種新興的產業,是體育行業發展迅速擴張化的必然,它逐步形成了體育行業與旅游行業的耦合,從根本上體現了社會的進步和生態經濟的有序前進。體育行業不僅滿足了人類消費休閑方式的需求,還全面帶動了各個與體育旅游相關行業和產業的發展。所以,國家政策對其側重是必須的,它從某種程度上完善了國家經濟和政治結構。對其可行性的研究也勢在必行。
參考文獻:
[1]譚白英,鄒蓉.體育旅游在中國的發展[J].體育學刊,2017,9 (3):22-25.
[2]張卉,朱永亮.基于SCP分析框架的我國體育旅游產業分析[J].武漢學院學報,2015:44.
[3]丁世勇.析民族體育旅游資源[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14 (11).
[4]黃燕飛.我國體育旅游發展前景初探[J].體育文史,2016.
[5]黃虎國.體育旅游線路設計實證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4.
[6]姜學民.論環境自動演替與社會調控機制[J].生態經濟,2017 (1).
[7]盧元鎮等.體育產業的基本理論問題研究[J].體育學刊,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