鋒琳
【摘 要】鄉村振興、“一帶一路”、精準扶貧等國家戰略與倡議的提出,為茶產業的發展帶來新的機遇,同時也面臨嚴峻的挑戰。茶產業是農村農業的主導產業之一。在新時代,分析茶產業發展形勢、產業轉型升級,探索現代茶產業的創新發展路徑具有重要的理論與實際意義。文章立足雅安地區,探討在“一帶一路”倡議下雅安“茶旅”融合發展路徑,為行業從業者思考與優化當下茶產業發展路徑提供參考。
【關鍵詞】“一帶一路”;“茶旅”融合;雅安
【中圖分類號】F326.12;F59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688(2018)09-0244-02
1 雅安“茶旅”發展現狀
1.1 雅安茶產業發展現狀
四川省是我國較早種茶、飲茶、售茶的地區,從時間上看,距今已有2 000多年歷史。不僅成都市擁有茶館,茶文化歷史悠久,四川省其他地方的茶業發展得也不錯。雅安市位于四川省西部邊緣,東北鄰成都市,是青藏高原向成都平原過渡的重要地帶,素有“川西咽喉”“西藏門戶”“民族走廊”的美稱。雅安市是我國有文字記載人工種植茶葉和茶葉制造較早的地區,蒙頂山茶素有“仙茶”之稱,唐朝至清代被列為貢茶進貢皇室,從未間斷。“揚子江心水、蒙山頂山茶”被廣為流傳,蒙頂山也因山茶發源地而成為“世界茶文化圣山”。
茶產業是雅安市最具特色的農業優勢產業,目前已形成茶葉經濟強市;2013年蘆山“4·20”地震后,雅安茶產業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災后重建過程中,茶產業作為主導產業,通過轉型升級得到快速發展。2017年,雅安市規模茶園總面積達6.67萬hm2,茶葉總產量達8.57萬t,鮮葉總收入達31.85億元。雅安市茶葉種植面積占四川省茶葉種植面積的1/5,鮮葉產量和鮮葉收入名列四川省前茅,其中2015年蒙頂山茶園種植面積就達到3萬hm2,產量達到4.65萬t,鮮葉產值為17.17億元。蒙頂山茶產業與現代旅游業、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相融合,已初步進入健康發展階段,并形成了“蒙頂山茶”“雅安藏茶”等區域品牌和茶文化之路。2015年,中峰牛碾坪茶園被評為“中國十佳茶園基地”,在米蘭世博會中“蒙頂山茶”和“蒙頂黃芽”單品榮獲“百年世博·中國名茶”金獎和金駱駝獎。
綜上所述,雅安茶產業發展空間巨大,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雅安市的經濟能力,促進共同富裕目標的實現。雖然雅安茶產業已經成為四川省綠色無公害農副產品的中流砥柱,但是單純的茶產業發展卻隨著經濟競爭的加大而遇到發展瓶頸和困難。從當前情況看,最突出的問題是品牌知名度不高。西湖龍井、信陽毛尖等都是當前比較出名的茶葉品牌。但從市場情況看,品牌過于繁雜,雅安市雖然有良好的茶產業發展基礎,但卻沒有叫得響的品牌,因此在全國茶產業中市場競爭力較低。而品牌知名度低在一定程度上說明該產業的發展規劃和布局與當前茶葉市場發展不相適應。此外,產業規模較小,雖然茶葉品種優良,茶樹種植面積也逐漸加大,但是其管理與規劃沒能跟上產業規模發展,而且個體經營為主的雅安茶葉市場,存在思想觀念落后、生產設備陳舊等問題,造成了雅安茶葉市場發展滯后。除了以上發展障礙,雅安茶葉在市場監管等方面也存在一定問題,這對于茶葉市場的合法化、規范化、安全化都產生不利影響。
1.2 雅安茶旅游發展現狀
當前,雅安茶葉產業需要發展,雅安經濟也需要提升,在這種情況下,將茶產業與旅游相結合是一條不錯的經濟發展模式與途徑。下面重點對其旅游資源進行論述。
雅安地理位置優越,旅游資源豐富,2015年,雅安市成功創建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地級市。“4·20”蘆山強烈地震后,雅安著力打造全域旅游,將茶產業作為主導產業,整合生態、農業、文化、旅游等資源,大力發展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旅游經濟得到持續增長。2015年雅安市全年接待旅游人數283萬人次,實現旅游產業綜合收入20億元。
災后重建中,雅安將蒙頂山作為特色茶鄉,融合生態文化與旅游發展,實施茶區、景區一體化,建設茶葉公園,已逐步形成了茶區變景區的茶園景觀,同時啟動“茶旅”康陽一體化,引進精品酒店、茶文化體驗中心、禪茶文化等重點項目,如今“茶旅”融合發展初見成效。例如,名山區開展“以茶為本、文化為魂”融合生態康養、全域旅游,打造了約23 466.7 hm2優質生態茶園的“蒙頂山國家茶葉公園”;通過產業積極打造的名山區牛碾坪旅游綜合體、雨城區藏茶村等基地成效初顯。
2 深入推進“茶旅”融合發展路徑研究
將旅游與茶產業相互結合,雅安立足于實際,積極配合推進“一帶一路”倡議,充分發揮自身區位優勢、資源優勢、文化優勢、產業優勢,實現雅安經濟的快速發展。在具體的融合發展路徑中,本文根據調研結果對其提出了以下意見與建議,以期能夠實現產業經濟的發展與提升。
2.1 加大品牌宣傳和產品推介力度
“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時代已經過去,如果只是希望通過口碑、人際傳播等帶動雅安茶產業或者旅游業的發展,其效果微乎其微。所以,要注重品牌的傳播力量與傳播效應。“一帶一路”背景下,雅安市要以“開放”的心態,依托全球市場,以“互聯網+茶旅”經濟新模式,借助互聯網優勢大力推進網絡營銷、精準營銷,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力量,加大雅安“茶旅”品牌宣傳力度和相關產品推介力度,建立茶葉大數據互聯共享平臺,更好地讓全世界分享生態“茶旅”的成果,實現產業智慧化。
產品上以“茶產業與休閑農業、鄉村旅游、茶旅養生文化”為突破口,整合相關資源,將茶葉種植、加工、銷售、文化、旅游、科研等融為一體,延伸產業鏈,拓寬茶衍生產品,協調茶生態、茶旅游、茶文化互融共進發展,打造全國茶葉知名品牌示范區、國家級全域旅游示范區和國家級生態文化旅游度假區,擴大知名度,使其成為全國知名的“茶旅勝地”。例如,利用藏茶與“茶馬古道”的淵源,加大對藏茶品牌宣傳和產品推介的力度,整合與藏茶相關的資源,豐富旅游產品,開展藏茶產品交易、品鑒、論壇、技藝、休閑觀光農業、文化交流等豐富多彩的活動,加大藏茶產業發展。
此外,還要借助媒體宣傳擴大知名度。傳媒在推廣品牌和傳播信息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尤其是當前媒體快速發展,多元化融合,這些都為品牌傳播提供了溝通和宣傳渠道。通過微信、微博、微信公眾號等進行新媒體營銷,引入事件營銷等擴大傳播力度,如最近電視宣傳的“小罐茶”,通過媒體和活動讓更多游客了解品牌。
2.2 發揮地區優勢,提升“茶旅”融合
雅安市充分發揮生態旅游城市區域優勢,將生態旅游模式融入茶文化旅游,凸顯科普、健身、觀光等旅游要素,發展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延伸茶葉產業鏈。通過“茶園變公園、產品變商品、茶區變景區”的“茶旅”一體化思維,以生態文化旅游融合發展為主,打造生態茶產業文化旅游經濟帶,在經濟帶上建立不同特色、錯位發展的茶鄉點,同時在走廊上培育不同的旅游場所,如茶家樂、休閑農場、茶宿、茶莊等,形成點、線、面相結合的“茶旅”融合發展格局。當然,類似的案例在全國并不少見,雅安市應該利用自身獨特的地理優勢與茶產業文化,打造茶葉文化活動、茶公園,推出一些特殊的旅游路線或項目,例如有關茶園的親子活動、競猜活動等,加大社會大眾的參與度,而且此類活動深受消費者喜愛。雅安市距離成都市并不遠,打造獨特的茶文化旅游路線,能調動周邊城市居民來雅安,欣賞別樣的茶文化與休閑旅游。
總之,雅安“茶旅”融合發展過程中應推進“三位一體化”,整合茶文化資源,做到產品新穎有差異性,避免同質化競爭,從而促進“茶旅”得到良好發展。
2.3 充分挖掘地方茶文化內涵,擴寬市場路徑
進一步挖掘地方茶文化內涵,以茶文化助推茶產業,以茶產業豐富茶文化。雅安藏茶是中國茶的典型代表,藏區有“寧可三日無肉,不可一日無茶”之說,藏文化有上千年的歷史和獨特的文化魅力,可大做文章。但是,雅安的茶文化還沒有挖掘出獨特文化。茶葉作為世界三大飲料之一,通過“茶馬古道”銷往世界各地,藏茶作為“絲綢之路”的重要“角色”,圍繞“一帶一路”融入“茶馬古道”文化,從文化、經濟、政治深入挖掘藏茶文化,構建與沿線地區多領域合作關系,加強全方位交流,創新融合文化共識,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全面提升雅安城市知名度和經濟外向度,打造世界一流旅游勝地。
3 結語
茶產業是生態產業、健康產業、旅游產業、文化產業,以“茶旅”形式出現的旅游活動在“一帶一路”背景下將面向全世界。新時代,雅安“茶旅”融合發展需要轉變思想觀念,強化品牌,創新產品,創新模式,跨界融通,借助獨特的優勢,實施差異化營銷與管理,從而能夠讓雅安的茶產業走上現代化轉型之路,帶動雅安經濟快速發展。
參 考 文 獻
[1]雅安市農業局.雅安市茶葉(鮮葉)收入突破31億元
[EB/OL].http://www.yaan.gov.cn/htm/articview.htm?id=20171031152426392,2017-10-31.
[2]柴珠根.江山市茶旅融合發展的思考[J].中國茶葉,
2017,39(4):8-10.
[3]董占波,孫淑娟.“一帶一路”戰略背景下溫州茶產業與茶文化發展策略[J].中國茶葉加工,2017(Z1):13-16,
20.
[責任編輯:高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