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婉禎
摘 要:海明威是世界著名作家,其一生為世界文學史奉獻了較多經典的著作,其作品往往富含深意,給予后世較多啟迪。通過對海明威文學作品文學特色的分析,加之對其文風和文化背景的探索,解析海明威對于社會的理解,社會環境對海明威作品的影響。深入對海明威的文學作品加以分析,以期對海明威的作品和思想有更進一步的了解,對當時的社會環境有更多的產生更為直觀的感受。
關鍵詞:海明威作品;文學特點;分析
引言
海明威的作品富含深意,是世界文學史上不可多得的佳作,在他的文章中所呈現出來的思想是后世進行社會、歷史和文學研究的珍貴資料。在他的所有作品中,《老人與海》是最為經典的代表。海明威在這個作品中運用了豐富寫實的寫作手法、充分結合自身經驗,借用老人和鯊魚的斗爭,十分生動形象的向讀者展示了社會殘酷的階級斗爭。
1 海明威文學作品的特色
1.1 深入寫實,以自身經驗為基礎
海明威的作品寫作是建立在其對現實生活有充分把握的基礎之上,他用平時的語言把現實生活描述的栩栩如生,直接震撼人們的內心。海明威有著豐富的人生經歷,這就是他寫作的素材來源和寶貴的精神財富,也是他寫作有如此成就的基礎。雖沒有多樣的修辭手法和筆觸,但是在描寫的過程中,由于其間具有的真實情感是海明威作品足以打動人心的最根本的保證。以現實真實事件為基礎,深入寫實,淡化修辭,把當時最本質的、最具特色的事件用最直接的方式描述出來,是海明威寫作的一大特色。
1.2 語言詞匯樸實無華但描述有力
熟讀海明威的作品便會發現其出色的詞匯把控能力,在他的文章中不會涉及難以理解的高深詞匯,也不會一味的使用多樣夸張的修辭手法,他在文章的把控上傾向于使用樸實無華的詞匯來進行強有力的事件描述,這類描述反而能起到十分強有力的良好的表達效果。這主要表現在多個動詞的連續使用,增強文章的語義環境,多個動詞連用易表達出十分生動形象的畫面,給讀者以強烈的視覺沖擊;其次,海明威所使用的詞匯在文中出現的頻率極高,都是簡短、直接的詞匯,很少使用難以理解且繁雜的詞匯。海明威的寫作風格與其生平經歷具有較大的關系,這明顯體現了海明威直接、堅韌和不屈于強權的偉大品格,他的文章也在很大程度上激發了廣大社會底層人士起來反抗統治階級的壓迫,起到了良好的宣傳激勵效果。
1.3 作品中的句子直接反映事件本質
反映事件本質是海明威作品的又一大突出的特點,對于還原事件場景的能力極強。這主要歸因于他在寫作過程中通過直透本質的寫作方式,使用平實的語言,真實、準確的還原事件發生的真實場景,即使不使用夸張的詞匯和相關的手法,也能給讀者以身臨其境之感。海明威精煉的作品在當時華麗文學的風氣下顯得十分與眾不同。雖然缺少一部分華麗的辭藻,但卻多了真正打動人心的真實,讓文章少了遐想。海明威這種文風在當時對人們進行抗爭起到了較大的激勵作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時代的進步。
2 海明威作品文風與社會環境的特點
2.1 側面描繪社會環境的惡劣,采用象征手法體現社會現實
海明威對社會環境的掌握較為熟練,這主要由于其獨特的生活經歷,他有兩個不同的身份,一個是作家,一個是記者。這兩種身份讓他所擁有的對生活和社會的理解也更加深入、更加真實。他對文章的描寫也變得更加富有表現力。海明威處于當時的社會環境下,對于社會的不公、統治者的壓迫等具有十分直接和鮮明的感受,文章在字里行間的表現也變的十分動人。他沒有直接去表明社會的現實,更多的采用了象征的寫作手法,用鯊魚象征統治階級、用老人象征社會底層人士、用孩子象征即將奮起的年輕一代,這不僅十分鮮明的表達了海明威對當時社會的批判,更是代表了他對未來新社會的希冀,希望通過對統治階級的反抗,迎來抗爭、消滅壓迫的新時代、新生活。
2.2 文章描寫同具“硬漢”情懷
海明威喜歡打斗,在幼時受其父親的影響,形成了一種硬漢的品格。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他便積極的參與到抗擊法西斯的陣營中去,在戰爭中的鍛煉和廣博的見聞極大的增長了他的能力,徹底將他鍛造成了一個“硬漢”。同樣,他將此類硬漢的品格融入進了文章的描寫,加之其早年做記者的經歷,這也是其文章所具有“電報語言”特征的原因之一。
2.3 悲天憫人情懷貫穿全文
悲天憫人的情懷在海明威的作品中較為常見,在文章內容中滲透的帶有明顯的西方文化意識,表現了西方的民主意識和基督教的宗教色彩。海明威的作品中的戰爭形象是在對某一場戰爭的暗喻,在文中的生動的描寫直接展示了戰爭對底層人民的苦難。尤其是身為記者的海明威,他生活閱歷豐富,接觸到較多不同階層、不同身份的人,見到過較多底層人民的疾苦和滄桑,理解底層人民的不幸,也在其作品中表現出了對當時社會底層人士的悲憫。
3 結論
綜上,海明威運用自身的經歷和真實的筆鋒為讀者深入的展現了一個個堅韌的硬漢形象,通過他的文章能夠十分清晰看到主人公的抗爭和掙扎。海明威作品是對當時社會環境非常深入、形象的描寫,也表現了海明威對當時生活在底層人民的號召和悲憫。
參考文獻
[1]歐陽詠梅.《老人與海》作品的時代意義[J].短篇小說(原創版).2013(05)
[2]楊雪玉.海明威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及其女性意識[J].芒種.2013(06)
[3]江智利.生活視野中的文學巨匠:福克納[J].重慶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06)
[4]吳童.論《老人與海》中的孤獨及其精神價值[J].內江師范學院學報.2016(05)
[5]熊玉鵬.海明威的《老人與海》賞析[J].中文自學指導.199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