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喆
【摘 要】文章通過闡述大數據的內涵特征,分析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的影響因素,對大數據背景下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防范提出注重對防火墻與安全檢測系統的科學運用、加大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管理與防范力度、提高用戶的安全防范意識、加強對計算機網絡系統的實時監控等策略,旨在為促進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有序運行研究提供思路。
【關鍵詞】大數據;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防范
【中圖分類號】TP393.0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688(2018)07-0181-02
0 引言
計算機技術快速發展,使大數據在越來越多領域得到推廣和應用,并轉變成各行各業發展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項技術手段。在計算機網絡信息中,龐大的數據信息可以實現高效便捷的傳輸、共享,促使計算機網絡為人們的生活、工作、學習帶來諸多便利,同時也會使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受到一定威脅,不法分子試圖通過計算機網絡漏洞竊取、篡改用戶隱私信息,造成計算機網絡犯罪現象頻發。由此可見,開展大數據背景下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與防范研究具有重要且現實的意義。
1 大數據概述
大數據是一個全面、綜合的概念,其涉及諸多方面的內容,大數據對不同種類的數據進行有效篩選,迅速找出有使用價值的技術數據。大數據技術正不斷從龐大、多樣化的數據中有序挖掘與提煉有價值的信息,并有序收集大數據以發現其特征及獲取新技術的連接紐帶。由于定義方式、角度及側重內容等差異,各界對大數據的定義不盡相同,然而大致的信息傳遞基本一致,即最后分析數據的集合屬于同一種數據,其特征是可精確地處理傳統的數據,突出管理效率及準確性。大數據的值并非數據值本身,而是通過大數據的分析反映于決策信息。
2 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的影響因素
2.1 自然災害影響因素
計算機網絡運行離不開相關網絡設備、通信器的有效支持,然而該部分設備、器材缺乏對自然災害的抵御能力,會引發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問題。例如,發生大風雪、地震等自然災害時,計算機相關設備往往會遭受不同程度的損壞,該部分損壞極可能對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造成不利影響,諸如造成計算機信息傳輸環節的遺失、中斷等。
2.2 計算機網絡技術影響因素
計算機網絡具有開放性的特征,這一特征決定了不同行業領域均可實現對計算機網絡信息的獲取、共享,期間往往會產生大量的利益數據,由此為不法人員牟取利益找到了突破點,造成各式各樣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問題。在開放式信息分享環境下,計算機網絡信息通常依托TCP/IP協議實現自我保護,然而該保護方法效能偏低,數據傳輸難以滿足相關的安全要求,進而造成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的易功性、脆弱性。
2.3 計算機網絡信息用戶自身影響因素
規范的操作是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的有力保護手段,也是計算機系統實現各項功能的可靠外部阻力。然而,計算機網絡系統操作用戶水平參差不齊,由于專業不同、素養不同等,每個人均有不盡相同的操作習慣,而操作用戶操作不規范、不熟練是導致計算機網絡信息引發安全問題的主要原因。此外,一些計算機網絡信息用戶還表現出安全防護意識不足的問題,操作過程中因為疏忽極易導致用戶安全口令或其他安全信息泄露的問題,各式各樣不規范的操作為不法分子創造了可乘之機。
2.4 病毒影響因素
計算機網絡信息具有開放式共享的特點,這一特點同樣為網絡病毒侵襲計算機系統創造機會。網絡病毒具有破壞性、傳播性、隱蔽性等特點,因此網絡病毒的侵襲極易使計算機網絡信息發生安全問題。
3 大數據背景下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防范策略
3.1 注重對防火墻、安全檢測系統的科學運用
大數據背景下,要想確保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有序運行,應當構建科學完備的管理體系,借助可靠的技術以強化對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問題的防范。要想切實防范各式各樣惡意軟件、網絡病毒對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帶來的威脅,可借助防火墻、安全檢測技術對傳輸的信息予以阻隔。實踐證明,通過對防火墻技術的有效利用,可切實提高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管理與防范的安全度。計算機網絡防火墻對網絡信息管理可劃分為內部管理和外部管理,一般而言對系統內部開展管理的安全性要高于外部管理,所以在使用計算機期間往往將存儲信息安置于內部管理中。同時,防火墻還可以對計算機系統中產生的安全隱患予以清除,對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發揮可靠的保護作用。伴隨著計算機技術的迅猛發展,網絡病毒入侵現象頻發,在大數據背景下要想切實開展好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管理與防范工作,要求計算機操作用戶提高對病毒特征原理的有效認識,從根本上達成對計算機網絡病毒的防范。
3.2 加大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管理與防范力度
計算機網絡信息在使用期間管理不當,極易使計算機網絡出現漏洞,進而讓不法分子獲得可乘之機。因此,不論是企業還是個人,均應加大對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的管理與防范力度。個人在使用計算機網絡信息期間,應當重視網絡安全,明確計算機網絡信息使用的安全特征,對計算機網絡中各式各樣的信息予以安全管理、存儲等。大數據背景下,應當利用可靠的管理手段,對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開展管理與防范。對于企業而言,在使用計算機網絡期間同樣應當加大對計算機網絡信息的安全管理與防范力度,并制定可靠的計算機系統管理制度,結合計算機網絡防護理論、安全防護方法建立計算機技術平臺,確保企業計算機網絡信息的安全性。計算機操作員應當掌握計算機相關操作規范,依托單個計算機中心,協同其他不同組織、企業對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出現的安全隱患予以防范,避免計算機系統引發嚴重的網絡信息安全事故。
3.3 提高用戶的安全防范意識
在大數據背景下使用計算機,不可避免地會出現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問題,所以計算機用戶及相關計算機網絡運行人員應當提高自身的安全防范意識,充分認識現階段存在的各式各樣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隱患。例如,在瀏覽網頁過程中,應當避免瀏覽惡意網站,以防計算機系統遭受網絡病毒侵襲。大多數網絡病毒均有經由計算機漏洞來達成對計算機系統的攻擊,進而實現對用戶個人信息的盜取、篡改,可見計算機用戶提高自身安全防范意識尤為關鍵。此外,計算機網絡安全維護人員同樣應當加大對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的宣傳力度,提高用戶的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防范手段,切實保證計算機用戶個人信息的安全。
3.4 加強對計算機網絡系統的實時監控
不管是病毒攻擊還是不法分子入侵,均具有突發性特征,為了提前防范計算機網絡信息遭受破壞,入侵檢測系統對計算機網絡系統中非法入境、破壞可起到有效的監測作用。入侵系統通常通過簽名分析法、統計分析法兩種途徑發揮作用,前者主要是利用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存在的弱點進一步對攻擊行為開展檢測,后者主要是利用統計學原理對計算機系統有攻擊行為開展研究。入侵檢測系統可為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防護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持,也是防火墻技術、殺毒軟件的重要輔助工具。
4 結語
總而言之,大數據背景下,計算機網絡系統面臨各式各樣的安全危機,相關人員應當加大研究力度,提高對大數據內涵特征的有效認識,加強對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影響因素的深入分析,注重對防火墻、安全檢測系統的科學運用,加大計算機網絡信息的安全管理與防范力度,提高用戶的安全防范意識,加強對計算機網絡系統的實時監控,積極促進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有序運行。
參 考 文 獻
[1]汪東芳,鞠杰.大數據時代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及防護策略研究[J].無線互聯科技,2015(24):40-41.
[2]劉志杰.淺談大數據時代下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現狀及對策[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7(21):10-11.
[3]翁平,柳登豐.大數據時代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及防護策略研究[J].數字化用戶,2017(32):149.
[4]王菲.關于大數據時代的計算機網絡安全及防范措施探討[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7(17):31-32,45.
[責任編輯:陳澤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