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春華
舞蹈藝術中的眼神運用非常重要,尤其是在古典舞的表演中。優秀的編導在創作古典舞時,往往要求舞者在表演過程中要通過眼神的聚、放、凝、收、合等動態表演向觀眾傳遞人物內心世界的真實情感,并引起觀眾在情感上的共鳴。本文主要從眼神的定義、眼神在古典舞訓練中的運用、眼神在古典舞作品中的體現等方面進行綜合分析,并結合自身編創實踐,來分析眼神在中國古典舞訓練和編創中的重要性,以求對未來的學習、探索、創作過程中有所幫助。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而眼神則是透過這扇窗戶向人們傳達情感的橋梁。經過數千年的沉淀與洗禮,中國古典舞發展到現在,已經不僅僅是單純的運用一些舞蹈動作和高超的技藝所呈現出來的。舞者需要運用眼神配合舞動的身體,把舞蹈的思想情感充分地表達出來。古典舞的創作對表演者的眼神表演有非常高的要求,表演者必須要進行非常專業、嚴格、細膩的訓練,這樣才能在作品中有完美的表現。
一、眼神在古典舞中的概述
眼神指的是人的眼睛所具備的神態,是人們傳遞內心真實情感的重要方式。 我們常常說眼神是人類除了微笑之外另一個共同的語言,但是相比較于微笑而言,眼神這一門語言更加高明和深奧。對于不同個性的人,眼神能向外界反映其不同的個性特征。有的人生性敦厚,他的眼神中能透露出一股和善;有的人生性獨斷,那么他的眼神總是透露出一種狠辣。因此,眼神是一門語言,也是一張名片,無時無刻不在透露出人的真實信息。在中國古典舞蹈藝術里,眼神充分體現出了古典藝術的靈魂,是審美中不可忽視的因素,是身韻訓練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一個優秀的舞蹈演員,正是通過對眼神的細節上的精妙表演,才將所表演的古典舞蹈的人物形象淋漓盡致地展現在觀眾面前。中國戲劇大師梅蘭芳先生曾經說過:“眼神是演員的一大命脈,凡是優秀的演員,在表演每一個舞蹈動作和舞蹈時,都特別講究它們的內在和外在情感的統一體現,哪怕是一抬手、一投足和一個眼神,也決不能忽視它們的表情因素,放過它們的藝術魅力?!彼栽谥袊诺湮柚校凵衽c身體的形態只有相互融合,合二為一,才能使舞蹈作品具有觀賞性,從而感染到觀眾。
二、如何訓練與運用眼神
(一)點線的結合
中國戲曲講究手、眼、身、法、步,強調神形如一。中國古典舞來自于中國傳統戲曲,對手位、眼神、身形的統一也非常講究。點與線在眼神的表演過程中非常重要。在舞蹈表演過程中,眼神的點是指氣息間的瞬間靜止,舞動中強弱的對比,神情中凝聚的眼神,身體運動過程中意念的縮影等,經常運用在舞蹈中比較突出的重拍和瞬間凝固的畫面上。 眼神中的線是指眼神流動的路線,比如從上至下,從左至右等。從A點至B點舞蹈運動的過程中,眼神與身體的配合達到神形如一。中國古典舞訓練中身體的大軸是腰,起舞的同時“起于心,發于腰,形于體”。 形的線路由內在的意識指引著,這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舞蹈訓練中的小軸,通過眼神與身體的完美融合使整個舞蹈過程完整和諧。
(二) 內外的呼應
在古典舞藝術中,舞蹈演員在表現藝術人物形象時,通過眼神的表演實現藝術人物形象的內外呼應。中國傳統藝術一直追求表演要“內與外相合,心與神一體”,這也是古典舞蹈藝術的最高境界。無論是戲曲還是古典舞,眼神對人物藝術形象的刻畫尤為重要。例如:京劇表演藝術家在表演《貴妃醉酒》時,眼神的變化非常細致入微,由喜到惱、到怨、到嗔、到悲,從人物情感的變化入手,表現失寵的貴妃內心苦悶、沉醉失態的心理演變過程。特別是貴妃從小飲到隨意而飲時眼神的表演,將貴妃的內心活動演繹得栩栩如生。內有所感,外有所動,演員將人物的內心活動外化到角色塑造中,通過形與神的配合傳達給每一位觀眾。
三、古典舞作品創作中眼神的重要性
(一) 眼神的運用有利于塑造人物形象
舞蹈創作過程中,準確地運用眼神有助于人物性格的塑造,可以讓人物形象更加豐滿。優秀的編導一定會要求表演者在表演過程中將眼神的表演運用到極致,通過眼神讓觀眾們看到舞蹈表演者的內心情感,實現觀眾與舞蹈表演者之間情感上的共鳴,讓觀眾從內心深處對舞臺藝術形象充滿認同感。在中國古典舞表演中,豐富的內心情感是首要的,這是優秀舞者必備的功課,也是編導在創作時最重要的部分。在《家·梅表姐》中梅表姐是一個知書達理、溫柔、美麗的大家閨秀,在封建家庭的束縛下,因心情抑郁而患病。在劇中她的雙眉始終愁鎖,欲哭無淚的雙眼時而望著遠方,時而目光空洞。面對封建社會的枷鎖,她束手無策。痛苦與思戀讓梅表姐出現了幻覺,她仿佛回到了當年與覺新在一起的日子。她微微睜開雙眼,身體隨著眼神慢慢浮動,眉梢輕輕上挑,從眼神中傳達出內心的喜悅,在劇中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二) 眼神的運用有利于強化舞蹈情感
眼神的運用本身就是為了將人物形象與人物性格有機地結合起來。通過眼神的運用,舞蹈演員可以將人物內心的情感世界盡情地展現出來。也可以烘托舞臺的情感和氛圍,使其實現有機的融合。《傳神秘要》一書中曾寫道:“神情神在兩目,情在笑容,故寫照兼此兩字為妙。”為了達到這種境界,我們需要在編創過程中加強眼神傳情表現手法的訓練,即通過自覺的意識、意念、感覺去支配舞蹈動作,讓心、意、氣在肢體動作中完美地結合起來,讓眼神的聚、放、凝、收、合緊密配合心理的節奏表達出來。第五屆桃李杯參賽者吳佳琪在表演《旦角》時,將花旦少年時與年老時的形象在短短的幾分鐘內表現得淋漓盡致,生動地刻畫出花旦的神情姿態。在舞蹈進入高潮時演員轉身亮相,她的眼神開始幻化成一位手提拐杖、老態龍鐘的老旦形象。演員通過身體形態的變化,運用眼神準確地塑造人物形象,并將人物的內心世界傳遞出來。在特定的環境之下,不同的眼神也可以影響到舞臺氛圍的營造。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創作中國古典舞作品時,眼神的運用讓舞蹈更有生命力。點、線運用,神形結合,內在的情感世界和外在的表現融合,使舞蹈藝術特別是中國古典舞蹈藝術增添了“以形傳神,形神兼備,身心并用,內外統一”的特點。人們常說:“一身之戲在臉上,一臉之戲在眼上?!蓖ㄟ^眼神的運用可以強化人物情感,突出人物個性,營造舞蹈氛圍,讓我們充分地了解眼神在古典舞創作中的重要作用。所以,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舞蹈編導,就必須注重讓表演者擁有傳情的眼神,通過眼神讓觀眾讀懂你的作品,走進你所塑造的人物中去。
參考文獻:
1.季鷹:《中國古典舞中的眼神與表演》[J],《北京舞蹈學院院報》,2006
2.胡芝風:《戲曲演員創造角色論》,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0年11月
(作者單位:江蘇省演藝集團歌劇舞劇院)
責任編輯 李 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