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茜
【摘 要】文章針對“一帶一路”倡議對我國經濟發展及區域經濟合作的關系問題進行了分析。結合“一帶一路”發展的歷史背景,具體探討對我國經濟發展及區域經濟合作和各經濟合作組織的影響。希望通過研究能夠對未來區域經濟合作問題探究起到借鑒作用。
【關鍵詞】“一帶一路”;經濟發展;經濟合作
【中圖分類號】F125.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688(2018)04-0001-02
當前倡導的“一帶一路”倡議具有濃厚的歷史背景。作為“一帶一路”之中“陸上絲路”的線路,從公元前2世紀就已經開通,直到16世紀仍然在使用。這條“陸上絲路”貫通中國腹地與歐洲各國。屬于東西方之間進行多元貿易的重要通道。但是,唐朝之后,由于戰爭因素,絲路開始衰敗,并開始被“海上絲路”取代。“一帶一路”之中的“海上絲路”也是相對“陸上絲路”而言,屬于中外之間進行貿易往來的又一重要通道。“海上絲路”最早出現在秦漢時代,之后隨著時代發展,從宋朝之后,世界格局開始發生變化,航海技術的不斷發展,令“海上絲路”開始繁榮起來。與“陸上絲路”不同,“海上絲路”受到氣候因素影響明顯,尤其是季風、洋流及其他的自然因素影響,比“陸上絲路”更具經濟性。因此,“海上絲路”屬于勾連亞歐海陸的重要紐帶。
發展“一帶一路”,是我國結合當前十分復雜的世界格局而形成的。當前,世界貿易格局開始發生改變,從2008年金融危機之后,世界貿易的變化顯而易見。一方面,以美國及歐盟國家為主的貿易情況有所好轉,但是前景不佳,尤其是債務危機不斷惡化,令歐盟前景堪憂。另一方面,新型市場國家則快速發展,以中國為代表的國家,其地位不斷凸顯。但是,這也造成世界范圍內各國之間貿易摩擦加劇、非關稅貿易壁壘及不斷出現的貿易爭端,直接影響了世界經濟的發展,甚至對各國服務貿易發展與金融投資產生了負面影響。高端制造業開始出現,全球貿易結構下的產業網絡及價值鏈也因此開始出現了變動,這也是世界經濟復蘇所創造的一種機遇和挑戰。亞非拉一眾國家受到自身經濟條件影響及財政調控空間壓力作用,無法直接參與產業升級,又受到貿易保護主義及地緣政治因素的影響,國際貿易體系之中新增長點無法獲得充分發揮,為了改善這種情況,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
1 “一帶一路”倡議與區域經濟合作深入思考
1.1 區域經濟合作與發展需要全新動力
世界貿易組織中成員國經濟發展情況各異,且各成員國彼此之間利益存在多樣化需要,包括技術標準、服務貿易開放及市場開放需要差異等讓貿易爭端及矛盾增加。發達國家及發展中國家等彼此之間無法通過WTO完成協商和談判。直接表現出來的結果就是多哈回合談判陷入僵局。美國、巴西等多個國家均已經不再寄希望于多哈回合談判,而是開始選擇區域性的貿易協定。
基于各種條件下產生的雙邊貿易形式開始顯現其優勢,并逐漸發展為區域之間經濟合作的基石。但是,傳統類型的貿易合作方式無法達到現代經濟發展速度的需要,且主導國家及成員國家之間由于經濟利益之間存在巨大差異,無法形成有效動能,推動經濟發展?!耙粠б宦贰背h也就是在這種環境中應運而生。
1.2 “新常態”發展目標的確立
中國將不斷提升對外開放水平,實現與鄰國及更多貿易伙伴之間的深度合作,這也是促進世界經濟格局轉變,實現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途徑?;谏a能力及消費需求角度的分析,我國部分傳統行業表現出產能過剩的問題,而我國國內在消費增長方面具有自身特點,呈現出新的發展方向。這就需要采取必要的手段對過剩產能進行調節,需要對產業結構進行重組,促進國內結構調整與優化。
針對外來投資及外匯儲備情況,我國擁有將近4萬億元的外匯儲備,能夠對我國進行海外投資建設提供強有力的支持,同時可以改善外匯儲備利用效率,更加為人民幣的國際化發展提供了重要基礎。我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正是對這個目標的實踐。
2 “一帶一路”與我國經濟發展的關系分析
2.1 創建對外開放新局面
改革開放程度加深,使得中國建立了更加綜合性、全方位的對外開放局面。通過利用雙邊及多邊途徑,提高了與世界各國之間的經濟往來程度。同時,設立了經濟特區,加入了多邊貿易組織,一系列手段和辦法讓中國的對外開放進入到一種良性的聯動環境之中。貿易、投資及基建各方面都展現出我國對外開放的誠意與身后的經濟實力。
2.2 推動海外投資建設
通過“一帶一路”,增強了我國與沿線國家之間的交流與互動,各區域投資需求明顯增加。從2013年開始,中國便一直對外進行直接投資,其中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投資比重達到51%,中國直接投資存量達到5億美元的國家超過了24個。此外,由于亞太地區的各國工業化及城市化發展進程較快,在基建方面的投資較大,中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基建提供了大量資金,充分滿足了沿線國家實際需要,為實現各國家的共同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此外,人民幣國際化及外匯儲備也是中國海外投資的重要方面。目的是為了能夠實現人民幣的國際化。通過快速實現人民幣匯率市場化的改革則可以調節人民幣在世界范圍的地位,從而有利于改善國際儲備貨幣格局及鑄幣稅利益產生的影響。
3 “一帶一路”發展與區域經濟合作之間的互動影響
3.1 互聯互通規劃發展
APEC與中國“一帶一路”彼此之間互聯互通的規劃發展是實現“一帶一路”的重要基礎。自APEC成立以來,對亞太地區經濟合作發展及政府之間的經濟往來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對貿易自由化發展及海外投資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APEC是亞太地區實現區域合作及經濟繁榮的重要保障。2014年開始,《亞太經合組織互聯互通藍圖(2015—2025)》文件標志著經濟合作已經開始進入到了全新時代。藍圖規劃之中主要從軟、硬件及人員交往3個方面彼此銜接,通過優化投資環境、發展融資路徑及相關方面推動合作與交流。由此可知,APEC框架之下形成的互聯互通與我國“一帶一路”之間具有相同的期望。
除此之外,中國“一帶一路”之中所倡導的合作,尤其提到了“東盟10+6”及APEC當下存在的多邊合作模式的影響力。“一帶一路”所涉及的國家眾多,其中也包括APEC成員國。通過與APEC之間互通互聯,則能夠對“一帶一路”倡議產生積極作用,更加能夠促進非沿線國家利用APEC框架之中的多種路徑,參與到“一帶一路”建設當中。推動“一帶一路”的發展,也是有效改善亞太地區各國經濟差距的重要辦法。我國外交部長王毅先生曾經表示,中國所提出的“一帶一路”的倡議,具備開放性、包容性,與當前APEC之間并不矛盾,而是一種彼此之間相互補充的關系。無論是APEC還是“一帶一路”,都是為了促進亞太地區長久穩定發展。
3.2 營造共識
“一帶一路”倡議與亞太自貿區之間可以形成更多的共識與合作動力。FTAAP屬于亞太區域經濟實現一體化發展的重要因素。多哈談判最終陷入了停滯情況,亞太地區所出現的經濟合作開始調整方向,通過雙邊及次區域自由貿易協定達成。亞太自由貿易數量獲得大幅度增長,協議之間所產生的管理成本也開始增加,“意大利面碗”效應也更加明顯。為了改善此類問題,需要打破傳統結構,令亞太地區具有更加強勁的凝聚力,形成具有統一性的自由貿易區。從2010年開始,APEC非正式會議當中就提出過關于亞太自貿區建設的方向性問題。綜合亞太地區當前階段經濟貿易情況,APEC希望FTAAP可以結合當前區域之中的自貿安全發展而來。
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的形成也是在該次會議中開始形成雛形,隨后,東亞軌道的形成,進一步提升了各國在經濟往來等方面的密度。
我國屬于RCEP之中的主要參與國家之一,通過開展“一帶一路”可以令我國在區域經濟合作發展中提升主導能力?!耙粠б宦贰背h的穩步推進,使得中國與東盟彼此的伙伴關系不斷增強。按照中國與東盟命運共同體構想的規劃,中國還需要在RCEP當中獲得更強的話語權。此外,“一帶一路”發展之中進一步拓寬了貿易領域及改善了投資環境。這些都與RCPE之間緊密相關。只有形成共識,才能夠真正意義上實現共同發展。
3.3 營造開放和諧的全新區域經濟秩序
亞太地區國家區別于歐美等國家,中國“一帶一路”倡議更加有助于幫助沿線國家擺脫強權束縛。其實,從1999年,美國就已經十分看重亞太戰略部署,當時通過的“絲綢之路戰略法案”,已經將中亞及高加索地區規劃為實施戰略的主要方向,并主要通過經濟援助及政治影響等方法,強化對該地區范圍內國家的控制。企圖弱化俄羅斯對該地區范圍內國家的影響。隨后,美國推出的“新絲路”戰略,則側重通過經濟手段,強化與中亞及南亞等國家之間的交流與合作。但是,美國“新絲路”戰略側重的是中亞及南亞,未能夠像中國“一帶一路”倡議部署,強調的是對東西方的經濟發展產生支撐性作用。
總之,不同地區的勢力均是通過自身條件形成,區域經濟秩序的規劃與設計,也根據自身情況而定。但是利益重心發生偏離將會直接影響這些規劃的穩定發展?!耙粠б宦贰标P注的是沿線各國經濟利益,重構穩定的經濟秩序,能夠準確地把握區域經濟發展的命脈。
參 考 文 獻
[1]程雨龍.“一帶一路”戰略與加快區域經濟發展[J].納稅,2017(32):158.
[2]孫久文.“一帶一路”戰略與加快區域經濟發展[J].開發研究,2017(1):1-5.
[3]王玥.“一帶一路”戰略視角下高職建筑行業英語教學改革的研究[J].校園英語,2016(34):68.
[4]牛偉杰.“一帶一路”戰略給我國經濟發展帶來的機遇和挑戰[J].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16(21):26-27.
[5]盧夢鴿.“一帶一路”國家發展戰略背景下的邊境教育安全研究[D].昆明:云南師范大學,2016.
[6]張德廣.俄羅斯與“一帶一路”[J].時事報告,2016(1):52-53.
[7]趙順.從宏觀角度審視“一帶一路”戰略與我國經濟發展和區域經濟合作的關系[J].國際金融,2015(9):38-44.
[責任編輯:鄧進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