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教育委員會


北京市高度重視校園足球的普及和推廣,圍繞全面育人的目標,以改革創新為驅動力,積極加強頂層設計,不斷理順體制機制,深入廣泛開展調研,穩步推進政策落實,在營造校園足球文化氛圍、發揮校園足球的育人功能等方面開展了大量而卓有成效的工作,在豐富課程內容、完善競賽活動體系、提高師資隊伍水平和加強場地設施建設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就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加強頂層設計,落實部門職責,為校園足球發展提供機制和體制保障
1.健全體制機制。成立北京市青少年校園足球工作領導小組,明確各成員單位的職責分工,明確任務書、路線圖、時間表、責任人,層層抓落實。制訂《關于加快發展北京市校園足球工作的實施意見(2016-2020年)》,針對階段目標進行具體部署,協同各方有效推進校園足球工作。成立北京市青少年校園足球協會,北京市青少年校園足球培訓基地,北京市校園足球運動發展研究中心,北京市校園足球文化研究與傳播中心和北京市校園足球專家、學者顧問團,全面助推校園足球發展。根據北京特點形成北京特色,構建了“1346”的北京校園足球推進模式。
2.加強校園足球特色學校管理。出臺遴選標準和管理辦法,遴選、建設200所市級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和34所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市級財政每年投入4000萬元專項經費用于支持特色學校發展,各區配套給予政策保障和經費投入等方面的支持。計劃出臺經費管理和建設評估等文件,對特色學校實施動態管理,發揮其在校園足球普及方面的輻射與引領作用。
二、強化課堂教學,創新工作機制,助推校園足球深化發展
1.加強校園足球課堂教學管理。北京市的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加大足球課學時比重,每周至少安排學生上1節足球課,并鼓勵全市小學每周為學生安排1節足球課。各中小學按要求強化體育課足球教學,小學階段結合實施“小足球計劃”,重點培養學生對足球運動的興趣愛好和基本技術;中學階段重點提高學生的足球技術水平、體能狀態和戰術素養。研究制訂《北京市中小學校園足球教學指南》,支持各區和學校因地制宜研發足球地方課程和校本教材;鼓勵有條件的學校開展以足球為特色的“一校一品”體育教學改革。從2016年起,將足球項目納入中考體育考試的選測項目,并積極探索高中體育會考進行足球項目測試工作,發揮評價機制的導向作用。
2.加強優質教學資源引領輻射。開展校園足球優秀課例評選及展示活動。組織北京市共30余名體育教師進行了足球異地授課,舉辦北京市中小學校園足球課堂教學現場會,運用信息化手段將足球教學展示活動覆蓋全市所有中小學教師,同時,開展校園足球典型教學課例視頻錄制及推廣工作。下一步,北京市將進一步深化校園足球現狀與推進策略研究,研制校園足球課程體系并推廣教學成果。
三、加強師資培訓,注重質量提升,推動校園足球健康發展
北京市以教師培訓為重點推動校園足球全面發展,舉辦校園足球特色學校的校長、教練員、裁判員以及校園足球志愿者等不同層面的培訓班,逐步充實校園足球師資,促進校園足球科學、健康、可持續發展。
1.開展校園足球特色學校體育教師足球專項培訓。北京市連續舉辦3期校園足球特色學校體育教師足球專項培訓,每期脫產培訓9天,共培訓體育教師200人。本次培訓是北京市推進校園足球工作的重要舉措,各校體育教師參訓及考核情況將納入校園足球特色學校考核評估體系。
2.啟動北京市校園足球教師培訓計劃。北京市16個區的500名中小學體育教師參與培訓。培訓活動重點從校園足球的政策依據、發展理念、國內外比照,以及教學方法、技戰術解析等方面入手,著重提升體育教師的足球發展理念和教學技能水平。2017年底前,選派了24名一線體育教師赴法國、英國等國家進行專項培訓學習。
3.拓寬渠道加強師資培養。“高參小”引入中超職業俱樂部助推校園足球創新發展,與平谷區第八小學等5所普通小學簽訂合作協議,在足球課程設置、教師培訓、技術訓練、校園足球文化建設及校園足球聯賽推廣等方面給予全方位支持。啟動北京市校園足球海外引智計劃,首批5名阿根廷足球青訓專家深入東城區、朝陽區、通州區、順義區、昌平區的5所中小學開展為期40天的教學培訓工作。目前,又引進了荷蘭、西班牙等足球先進國家的專家進入中小學執教,不斷加深校園足球的國際教育交流,提升北京市校園足球教學水平。
四、完善競賽體系,豐富活動內容,夯實校園足球人才基礎
1.科學完善校園足球競賽活動體系。北京市將完善中小學足球競賽體系作為推動校園足球持續發展的龍頭,對豐富足球活動內容等方面進行了深入探索,初步制訂了以班級聯賽為基礎,構建校園足球校內、校際和選拔性競賽和活動體系。北京市校園足球競賽和活動體系的層次性強,既注重校園足球的全面普及,又注重滿足學生對競賽活動的個性化需求;體系中既包含了參與人數最多、普及程度最廣的班級聯賽,也加入了以學校為單位、面向全市中小學的校園足球聯賽,還有以區組隊、全市最高水平的校園足球“冠軍杯”比賽;既有簡便易行的五人制比賽,又有正規的十一人制比賽;既有培養興趣、喜聞樂見的校園足球嘉年華活動,又有瞄準足球后備人才梯隊培養的冬(夏)令營集中培訓;既有以學校為單位報名的校際比賽,又有學生跨校自由組隊報名參賽的“百隊杯”比賽和校園足球挑戰賽;既安排了面向全市學生的各類比賽,又設計了邀請世界足球強國青少年參與的校園足球國際邀請賽;既有對高年級學生安排的正規比賽,又有對低幼年級學生安排的小場地、小裁判員、小設施的小足球比賽。
2.有效開展豐富多彩的比賽活動。北京市200所中小學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和部分普通學校均舉辦了校園足球班級賽,比賽共分為校內班級賽、區內班級賽和市級班級賽三個環節,是北京市開展校園足球最基礎的普及性比賽。在2015北京國際青少年足球邀請賽中,共有國內外中小學52支青少年球隊參加,進一步加強了中小學校園足球國際和國內交流。北京市還舉辦了2016年北京市中小學生足球冠軍賽、2016北京市中小學生足球聯賽、2016年北京市中小學生五人制足球賽、2016年北京市青少年校園足球后備人才梯隊建設足球冬訓營、2016北京市暑期校園足球嘉年華等活動,進一步推進校園足球普及發展,培養中小學生參加足球運動的興趣,營造校園足球文化氛圍。
五、搭建文化體系,營造足球氛圍,引領校園足球普及發展
1.建設校園足球文化發展和傳播機構。搭建校園足球文化體系,營造足球氛圍,是引領校園足球發展的重要工作。北京市依托北京體育大學建立了校園足球文化發展與傳播中心,專門研究校園足球文化發展的內涵和外延,建立校園足球文化發展與傳播體系,以激發學生參與足球運動的熱情和內在動力,營造學校、社會共同支持校園足球的外在氛圍。
2.在中小學生中培養足球文化傳播力量。計劃組建足球通訊社(簡稱“足通社”)和小記者工作站,每年培養1000名校園足球小記者,以學生的視角生動傳遞校園足球正能量,持續推動校園足球文化的蓬勃發展。舉辦了北京市首屆校園足球小記者培訓營,北京市16個區和燕山的200所市級校園足球特色學校的400位教師和小記者代表參加本次培訓營,學習了如何挖掘校園足球故事、如何做好校園足球報道、校園足球小記者的基本素養以及如何在學校建立校園足球記者站等。
3.舉辦首屆北京市校園足球文化節。面向北京市中小學共征集校園足球文化作品3266件,涉及標語、徽標、舞蹈、繪畫、詩文、攝影等作品。組織現場展示活動,進行足球舞蹈、朗誦、花式足球、足球啦啦操等展示活動。通過舉辦校園足球文化節,建立了足球文化的有效傳播渠道,發揮校園足球的育人功能,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
今后,北京市將在教育部的指導下,繼續堅持育人為本、普及為先、統籌協調、開放發展、改革創新、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則,進一步夯實工作基礎、落實改革措施,力爭在師資培養、課程開發、比賽活動的形式豐富等方面取得更新的進展,推動北京市校園足球工作的科學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