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冰倩
摘 要:在經濟發展新時期,內部控制都是單位內部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內部控制效果如何將會直接影響相關工作目標的實現。因此,在資產管理過程中,內部控制的地位和作用也日漸突出。本文結合了有關研究經驗和理論,闡述了國有資產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分析了存在問題的原因,提出了相應的管理模式和應用建議,為相關工作人員提供參考。
關鍵詞:國有資產 管理模式 建議
中圖分類號:F27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18)12(b)-091-02
國有資產在我國經濟建設過程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是許多單位能夠履行相關功能的內部保證,因此如何充分發揮國有資產的積極作用是受到各界人士的重點關注。各單位在國有資產管理中,一定要重視內部控制下的資產管理合理性以及安全性,持續提升單位內部管理的力度以及水平,只有這樣才可以保證資產管理達到要求。
1 內控制度對提升國有資產管理的作用
1.1 能夠提升國有資產的管理水平
內部控制制度是財政部所下達的重要指示和要求,就必然要求事業單位上下必須團結一致,對國有資產的使用必須做多方面的調研和分此案評估,對各種情況都要有準確性。科學的分析和研討,國有資產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內部資源,因此事業單位對它的使用就必須慎之又慎。單位內部也要形成相應的互相監督制度、員工彼此監督、互相提高。大家在相互交流的過程得出更加合適的使用方案。在內部控制制度的指導下,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的使用效率明顯上升,管理水平顯著提高。
1.2 有利于單位順利展開工作
眾所周知,我國事業單位履行社會服務功能時是及其依賴國有資產的大力支持的,因此完善事業單位的國有資產管理是極其重要的,一旦出現問題,整個社會的社會公共職能就會出現極大的問題,這是不可想象、無法估計的,會對我國經濟建設的良好局面產生極其不好的影響。因此,內部控制制度的出現合理的解決了這一問題,使事業單位能夠順利的開展工作,為我國的經濟建設保駕護航。
2 資產管理方面出現問題的分析
2.1 資產管理規章制度不健全
一些單位的國有資產管理制度并不健全,公開性、透明性較差,流程不夠規范,對于資產使用、出售、采購、盤點、資價值評估等方面都存在不足。一些以領導意志為轉移進行資產處理的行為較為常見,這就導致國有資產流失的問題發生,不利于資產管理,其資產管理制度存在漏洞,缺乏制度建立的全程性,在資產使用過程、使用效果等方面沒有設置合理的制度,從而降低了資產的使用價值。
2.2 信息系統不完善
在某些單位認為使用會計信息系統便可以滿足使用要求,沒有引進和開發資產管理系統。在會計信息系統內單純進行簡單入賬以及計提折舊等會計操作,沒有對資產進行實際的管理以及跟蹤,這樣也造成資產長期閑置。因為管理人員不了解,使得國有資產使用率不斷降低,同時也降低服務質量。
2.3 監督機制不健全
一些單位的國有資產管理工作沒有形成全員參與,全員監督的氛圍,一些員工對資產管理、使用等方面情況也缺乏了解,有關的信息披露不足,降低了監督效果。對于預算管理部門和內審部門而言,相互獨立性較差,多數事業單位的內審部門難以獨立對預算管理部門進行自主審查,在控制過程中,部門之間的牽制性較差,權力集中現象明顯,約束機制發揮的作用不足。除此以外,監督機制沒有形成閉環,缺乏發現問題的問責機制,這就導致一些人員對資產管理工作的態度不夠積極,重視程度較低。
2.4 資產管理人員素質有待提升
很多單位相關人員的資產管理水平較低,多數都并非專業人士,而是由其他工作崗位調動而來,在資產管理過程中,使用的管理方法、管理思維、管理設備等不夠熟練,降低了工作效率。與此同時,一些管理人員在資產管理過程中的重視程度較低,缺乏思考和創新,只是簡單地執行有關的要求,并沒有對實際情況及時反映,尋求有效的解決方法,這就導致相關人員的專業能力無法有效提升,也難以應對歷史遺留問題、突發問題和新的要求。
3 內部控制基礎上國有資產管理模式應用
3.1 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單位國有資產管理主要目的以保值、避免資產流失、提升資產使用效率等為主,要注重實用性,綜合考量,全局統籌。第一,可以聘請專業人士作為指導,并集思廣益,征詢全體干部職工的意見,從資產管理的實際出發,制定管理制度,還可以借鑒一些有關方面的管理制度,但是要客觀分析,理性引用,不能盲目;第二,管理制度要注重創新,要與事業單位的整體戰略相結合,不能單純的以經濟效益提升為目標,要注重公共服務質量和服務效率;第三,保證整個管理制度健全,能夠體現在資產管理的整個過程中,對于一些模糊的制度進行明確,對一些缺乏的制度進行補充。
3.2 加強信息化水平
首先,建立信息共享平臺,相關部門要及時進行信息上報,并將信息按要求錄入平臺系統中,各部門工作人員可以及時進行信息查詢。與此同時,也增強了彼此的信息化交流程度,避免了會議溝通和面對面溝通的不便,提高了交流效率。其次資產信息,可以針對性建立數據庫,對于資產相關信息進行整理和歸集,使其與資產實際情況之間保持一致性,各部門工作人員可以及時進行資產信息了解,使實物管理與價值管理相協調,信息對稱,實現資產管理的實時性、動態性和全面性,在具體的規劃過程中,可以相互參考,提高預算的全局性。在這一過程中,需要使用網絡技術、通訊技術、信息技術等,還需對有關設備進行購置,相關部門要做好資產采購預算。
3.3 提高資產管理人員的素質
制定針對性的培訓機制,聘請專業人士,通過實際案例,講解基于內部控制的資產管理方法、模式、要點等方面的內容,并對實際的培訓效果進行考核,提高有關人員的專業素質。鼓勵實際執行人員提出建議和創新,并定期進行有關方面經驗分享和問題研討,取長補短,提升能力。對一些“互聯網+”、數據庫、ERP操作系統等進行培訓,建立團隊學習模式,提高其基礎水平。與此同時,為了提高有關人員的積極性,要建立針對性的績效考核體系,通過定量與定性評價,分析資產管理的效果,以此作為相關人員績效考核依據,并結合相應的獎懲制度,進行處理,提高工作人員積極性。
3.4 完善監督機制
有關監督機制的完善,可以從以下幾點展開:第一,要對內部審核部門的獨立性進行保障,可以實現對一些其他部門進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審查,并制定相應的規定,如果發生領導干預的問題,要對有關人員問責處理;第二,實現監督的全程性,對于資產管理的情況、使用情況、使用效果等要進行全程監督,形成管理的閉環,責任明確;第三,建立信息披露機制和風險評價體系,及時對有關信息進行公布,形成全員參與監督的良好氛圍,并做好有關風險的應對措施。除此以外,還要鼓勵員工參與監督,給予提出合理化建議和發現問題的人員獎勵,增強參與熱情。
4 結語
綜上所述,單位國有資產管理工作要得到足夠的重視,有效結合內部控制,從思想意識提升、人員素質增強、制度完善、監督強化等方面來改進,提升管理效果。還要保證資產管理與實際相符,管理目標設置科學,管理方法實用,從全局考量,具有戰略高度,服務于單位的良性發展。
參考文獻
[1] 蘇志剛.基于內部控制的事業單位資產管理模式研究[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5(8).
[2] 魯顯英.基于內部控制視角的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探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