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勤思
【摘 要】共享單車在緩解城市交通擁堵、方便市民出行和促進社會節能減排的同時,也面臨著亂停亂放、損毀率高、爭搶路權等不文明行為和使用困境,如何對數量龐大的共享單車進行有效治理成為突破困境的關鍵。文章選擇重慶市共享單車投放最密集地區——大學城為調研區域,從共享單車使用者的視角出發,調查研究共享單車目前使用情況及損壞情況,在此基礎上結合現代社會治理理論中的參與式治理模式與經驗,提出了社會道德維度下共享單車治理的對策措施。
【關鍵詞】重慶大學城;共享單車;使用困境;社會治理
【中圖分類號】U491.2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688(2018)04-0064-03
0 引言
隨著經濟不斷發展,城市人口不斷增加,城市規模不斷擴大,現有的城市交通設計、基礎設施等無法滿足車輛通行的需求[1-3]。共享單車在解決民眾出行“最后一公里”難題和社會節能減排的同時也帶來了諸如亂停亂放、私化破壞、爭搶路權等新治理難題[4-6]。重慶是典型的山地城市,雖然在重慶大面積發展共享單車有諸多掣肘,但由于大學城區域地理平緩、慢行系統比較發達,加之校園眾多,使用群體特殊,成為各大平臺投放的熱點,因此成為重慶市共享單車最密集區域。基于此,筆者運用社會調查方法,選擇大學城區域為調研范圍,從共享單車使用者的視角,在大量的訪談、問卷調查的基礎上,歸納出共享單車在使用中存在的問題,并分析出深層次的原因及提出建議,幫助政府部門和企業制定相關規范,以期達到規范共享單車運營的目的,使共享單車的服務更加文明、有序。
1 調研設計
借鑒馬廣奇、魏夢珂、康俊彪等人的文獻[7-9]研究思路和方法,本次問卷主要采用自填試問卷法,采用網絡問卷法與線下投放相結合的方法,能夠真實表達受訪者的想法,問卷回收率也比較高。本次發放問卷180份,回收164份,其中有效問卷154份,回收率為91%,問卷有效率為85.5%。本次調查嚴格按照科學規范的方法進行,調查對象的選擇具有較強的代表性和典型性。
2 調研數據分析
2.1 被調查者基本情況
被調查者的基本情況主要涉及年齡、性別、文化程度、是否使用共享單車等問題。①從性別比例來看,本次參與調查的人中,男性占整個樣本數的30%,女性占70%。②從年齡結構來看,被調查者年齡結構如圖1所示,有效問卷中18~26歲的人最多,占54%。③從文化層次來看,被調查者的文化程度集中在專科及本科,占樣本總量的61%。④引人關注的是文化程度為初中及以下的占樣本總量的4%(如圖2所示)。
2.2 共享單車使用損壞情況
2.2.1 使用者遭遇共享單車因損壞導致不能使用的情況
調查問卷圍繞共享單車的使用情況設置了“使用頻率”“是否遇到過共享單車因損壞導致其不能使用的情況”“外出時所遇見的共享單車損壞程度整體來說嚴重與否”等問題。在使用共享單車的受調查者中,有66%的人表示自己每周使用共享單車2~3次,共享單車給人們的出行帶來便利,改變了“最后一公里”解決的方式,保證經濟實惠的前提下節省了時間,受到人們的喜愛。但是在人們使用共享單車的經歷中,接近一半(48%)的受調查者表示自己“經常遇到”共享單車因損壞而不能使用的情況,其中有46%的受調查者表示自己會“偶爾遇到”此情況。只有4%的用戶表示從未遇到過不能使用的情況。具體情況如圖3所示。
2.2.2 共享單車損壞部件情況調查
在共享單車的具體損壞部件中,被人為損壞的部件損壞率較高,正常使用導致損壞的部件損壞率較低。其中,二維碼和車鎖分別以66%和52%的損壞率排名在前,其次為輪胎、車輪和車鏈等。由此可以看出,共享單車的損壞原因中,人為損壞占大部分。因此,如何降低人為損壞成為我們需要思考的重要問題。具體損壞情況如圖4所示。
2.3 共享單車參與式管理意愿調查
共享單車流行,是共享經濟與“互聯網+交通”共同推動的結果,具有巨大的使用需求和市場,然而要使共享單車達到使用愿景,和諧發展,這與每個公民息息相關,需要廣大市民的共同參與。在被調查者中,40%的人表示在遇到他人損壞共享單車時會及時制止,超過半數(58%)的受訪者認為,自己需要視具體情況決定要不要制止他人損壞共享單車。只有2%的人表示自己不會制止損壞共享單車的行為。因此,政府與共享單車企業應建立完善的信用機制與獎勵體系,引導、激勵公眾參與社會管理,及時制止損壞共享單車的行為。
在“如何減少共享單車損壞情況”的問題中,90%的被調查者認為,應該通過出行時愛護共享單車的方法來減少損壞;94%的被調查者認為對損壞單車的行為進行譴責并及時制止是一個不錯的方法;88%的被調查者還認為及時報修也是一種解決辦法;進行愛護單車的宣傳這種辦法緊隨其后,占被調查者的66%;還有人認為應該從共享單車企業入手,提高單車質量。
在對待損壞單車者的態度上,68%的人認為應該對破壞者加以懲罰,30%的被調查者認為應該對惡意損壞單車者進行素質教育,令人高興的是沒有人對惡意損壞單車持無所謂的態度。在調查受訪者如何更好地維護共享單車時,36%的人認為應該通過提高個人素質的方式來維護;67%的人認為應該通過各方的共同努力,積極宣傳以維護共享單車的正確觀念;74%的被調查者認為政府應該出臺相應的懲治法規;而78%的被調查者認為,單車企業應該構建獎罰機制(如圖5所示)。
3 共享單車使用中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從樣本分析結果可以看出,共享單車的損壞率影響了用戶的使用意愿;在受到損壞的單車中,二維碼、車鎖等容易被人為損壞,表明人為惡意損壞狀況嚴重;共享單車等亂停放現象嚴重;在公眾參與社會維度管理方面,半數公眾參與意愿不堅定;關于共享單車的治理,存在囚徒困境和公共地悲劇治理困境[10-11]。
究其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其一,消極的用法心理。我國公民對現行法律的態度既積極又消極。消極心理因素的存在,阻礙了國人提高法律意識的步伐,也影響了制止損壞共享單車的行為。其二,整體國民素質有待提升。國民素質不僅僅指一個國家全體國民的素質,還包括一個國家國民諸多方面的綜合素質。共享單車推行之后,常常會出現隨意停放、惡意損壞二維碼、不按操作流程使用單車,甚至獨自占有共享單車的現象。這一系列現象體現了現階段我國整體國民素質有待提升。其三,社會參與式管理意識有待提高。在社會主義民主政治不斷發展的今天,一部分人的參與熱情被激發,但是總的來說,公眾的參與熱情還不高。作為共享單車使用者的公眾,還沒有意識到積極參與社會維度管理,可以降低共享單車的損壞率,最終受益的還是自己。其四,從企業來看,共享單車質量普遍不高,單車企業的監管力度不夠。研究發現,不少平臺公司為了實現低成本快速擴張,單車質量存在一定缺陷,缺乏智能鎖和GPS定位[8],加之跑馬圈地、過量投放、粗放管理,導致車牌號遮擋住或被貪圖便利的用戶拿到家中據為己有等現象時有發生。其五,從城市規劃和管控來看,共享單車亂停亂放影響交通,與城市規劃、設計、建設的不合理也有很大關系。治理共享單車之亂,關鍵不在于政府要不要干,而在于該怎么干。
4 共享單車參與式治理對策
(1)加強規劃引導,發揮政府部門參與能動性。對政府部門來講,應該完善發展規劃,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系。在充分發揮市場作用的基礎上,更好地發揮政府的作用。監管部門應當轉變思維方式,從互聯網經濟的本質出發,構建一套全新的監管模式。共享單車是創新的產物,政府部門的監管要實現從理念到方式方法的全面創新。共享單車被人為惡意破壞,其行為違背了許多法律法規。政府應該加大普法教育力度,讓公眾知法、懂法。
(2)完善社會信用體系,構建共享單車使用者良好生態信用。加強信用信息共享、建立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機制,對嚴重違法失信者,限制其使用共享單車,對信用狀況良好者,可以優先使用或者提供免押金等便利服務,從而構建以信用為核心的共享單車規范發展體系。同時,共享單車企業要根據調查中消費者反映的意見,主動承擔規范引導消費行為的責任,要制定切實可行的消費者行為規則,加強對消費者規范用車的引導,營造文明的消費氛圍。
(3)加大企業創新研發力度,提升現有高損壞率零部件的質量。針對調研中出現的高頻率易損部件,共享單車企業應該加大產品創新,進行產品迭代,如將簡單的機械鎖換成可以云端數據交換的電子鎖,對現有容易被人為損壞的二維碼車牌等零部件進行升級。
(4)充分借鑒參與式治理模式與經驗,從參與式社會維度管理的角度入手,實現多渠道監管。共享單車企業可以與高校校區、企業、大型社區進行合作,通過多方參與監督和管理單車被惡意破壞的行為;也可以由共享單車企業設立監管獎勵基金,調動人們參與管理的積極性。
參 考 文 獻
[1]薛強.國人共享單車使用情況調查[J].金融博覽(財富),2017(1):24-26.
[2]趙江濤.低碳出行簡約生活5款共享單車橫向體驗評測[J].消費電子,2017(1):53-61.
[3]李琨浩.基于共享經濟視角下城市共享單車發展對策研究[J].城市,2017(3):66-69.
[4]郭建明.共享單車的經濟學思考[J].改革與開放,2017(6):73-73.
[5]李敏蓮.共享單車市場調研與分析[J].財經界:學術版,2017(5).
[6]李艷.共享單車呼喚“共享誠信”[J].中國商界,2017(3):90-91.
[7]朱萍,朱亞成,王坤.中國城市共享單車發展的價值、困境與出路[J].中國集體經濟,2017(26):1-2.
[8]馬廣奇,魏夢珂.“互聯網+”時代下我國共享單車市場的實踐困境與應對策略[J].企業經濟,2017(12):124-128.
[9]康俊彪.利益相關者視角下校園ofo共享單車困境研究——以某高校“小黃車”為例[J].南京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17(2):161-163.
[10]莫凱洋,袁經文.共享變私享:共享單車的困境及其治理之道——基于集體行動理論的視角[J].城市學刊,2017,38(4):103-108.
[11]唐鈺淇.市場失靈與協同治理:共享單車的困境與發展趨勢[J].經貿實踐,2017(18):62-64.
[責任編輯:鄧進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