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超 朱曉君 張娜
摘 要:語構是語言構成的基本規律和法則。了解和認識語構對于視覺藝術符號深層次的解讀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與意義。現以貴州三都水族馬尾繡刺繡紋樣視覺符號的語構為主要研究對象,運用歸納、整理的方法,將馬尾繡視覺藝術符號語構中的紋樣造型法則:模擬法、適合法等,以及刺繡紋樣視覺符號的形式美法則:對稱、均衡和自由性法則等進行了分析與研究。最后,對于三都水族馬尾繡非物質文化藝術遺產紋樣視覺符號語構的研究,對于水族馬尾繡等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獨特性、民族性、識別性、廣泛性的認知及其未來開發的戰略思路、發展策略、實施方案、應用前景的開發與保護等問題提供更科學有效的思路與方法。
關鍵詞:馬尾繡;紋樣;語構
中圖分類號:J52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444X(2018)01-0100-05
國際DOI編碼:10.15958/j.cnki.gdxbysb.2018.01.017
符號一詞,在一般的概念中,往往是為了方便用一個簡單的代號來代替另一個復雜的對象中概念而已。[1]在刺繡過程中,刺繡紋樣構成的基本依據與法則即是繡品中的視覺符號語構。[2]從視覺符號的信息傳達角度而言,貴州三都水族馬尾繡刺繡紋樣視覺符號同樣有著屬于自已紋樣組織與構造規則,對于水族馬尾繡紋樣的研究,有學者從色彩、紋樣種類及裝飾等對其做過一些研究,至今未從符號學的角度對其組合規則等進行探析。為此,想著重對貴州三都水族馬尾繡刺繡紋樣視覺符號紋樣的構成法則、探討馬尾繡刺繡紋樣視覺符號的語構。
一、貴州三都水族馬尾繡刺繡紋樣視覺符號語構法則
語法(構)亦是指語言的結構方式,包括詞的構成和變化,詞組和句子的組織規律。[3]貴州三都水族馬尾繡刺繡紋樣視覺符號語構即是指三都水族馬尾繡刺繡紋樣的造型方式、變化規則、構成法則等,其中包括單獨紋樣與組合紋樣的語構。所謂單獨紋樣,就是指與其它結構部分不相聯系,而能單獨發揮裝飾作用的個體紋樣。[4]馬尾繡中的單獨紋樣構成法則是指水族婦女們在創造馬尾繡單獨紋樣時所通用的一些法則。在三都水族馬尾繡服飾中,單獨紋樣也較為常見。通常用于繡片、婦女衣腳、男士上衣胸前、背部等。從視覺符號的語構看大致有以下基本法則:
(一)模擬法
模擬即模仿形態,但不完全是對自然物象的真實再現,而是在長期觀察的基礎上,通過抽象、概括和總結物象具有本質性特征的視覺藝術符號。[5]三都水族馬尾繡刺繡紋樣視覺符號大部分屬于對自然與生活中物象的描摹。它以圖形紋樣和色彩等搭配與組合,構成精美而無不令人贊嘆的服飾等生活飾品,馬尾繡傳統刺繡的最根本的目的。水族先民對生活或自然界中的物象,經過長期的觀察或大腦當中記憶及印象,將其基本特征意化為具有一定意義的簡潔形態,再通過水族婦女所掌握的獨特的馬尾繡刺繡技藝形成了各式各樣的視覺形象,刺繡紋樣的造型、組織過程就這樣完成,最終形成了帶有夸張、抽象、簡練、概括而有獨具特點的紋樣造型,如圖1所示。
圖1中的脊宇鳥紋樣,脊宇據說與“吉育”同音,是水族婦女在自已或孩子的服飾中運用的較廣泛的一種刺繡紋樣種類。也是水族婦女描摹大自然中據說是喜鵲的形象,通過馬尾繡表現出來的鳥的紋樣,可以感受到水族婦女們所具有的本能的藝術天賦,她們把握住了物象最主要的特征與動態等形體美感,她們所創造的紋樣造型,有整體模擬與局部模擬;也有多種形態的變形組合與“嫁接”。紋樣普遍具有具象形描摹的傾向。就是抽象形態,也有很多靈活多變的造型,笨拙的形態中透著一種靈氣,通過這種描摹方式的刺繡對水族婦女的生活起著至關重要的裝飾作用和意義,使水族馬尾繡刺繡紋樣視覺符號具有典型的民俗化和生活化,模擬化所刺繡的紋樣及色彩,使馬尾繡品顯得豐富而有變化,形成水族人們獨有的一種紋樣造型風格。
從造型類別上講:貴州三都水族馬尾繡刺繡紋樣模擬的物象主要是以生產、生活或自然界之中多見的花、鳥、蟲、魚、禽、獸、家畜等,體現出一種原始本真的生態美感。
(二)適合法
適合紋樣是我們傳統美術當中較常見的一種圖形造型形式。它是指在一定外形限制下,將紋樣素材進行加工和組織,形成與外形匹配且具視覺美感的圖形造型形式。輪廓的形態對紋樣的形態和布局有直接的影響。在水族馬尾繡中常見的適合紋樣形態有:方形、梯形、月牙形、斧形、“U形”、蝴蝶形、桃形等。如圖2中的“月牙形”和圖3中的“斧形”分別是水族常用在香包和婦女服裝上胸兜的馬尾繡片中的紋樣。但無論什么樣的外形輪廓,水族婦女們都能巧妙地將精心構思的紋樣和諧安排在多種外形的輪廓之內,使紋樣能夠取得較好地裝飾效果。在三都水族馬尾繡刺繡紋樣中常見的適合形紋樣形式有:放射式如圖4中所示的銅鼓紋,隅角式如圖5中的馬尾繡服飾衣服角處的裝飾,自由式如圖6“桃心”形的馬尾繡繡片等幾種。
從構成藝術的角度而言,放射式適合形紋樣通常是帶有一定方向性的紋樣構成形式。最常見的就是向心式、離心式、同心圓式及多心式等構成形式。向心式紋樣構成是帶有方向性的基本形按一定的規律向中心集中;離心式紋樣構成是帶有方向性的基本形按一定的排列順序背離中心點向外發射,同心圓式構成是多個相同或相似的造型圍繞一個中心向外擴展;多心式構成是一種或多種發射式構成形式分別以各自的中心點進行的發射式排列且組合在同一幅作品或同一幅刺繡成品中的構成形式。三都水族馬尾繡中的銅鼓紋繡片如圖4所示就是具有代表性的離心式、向心式與同心式構成相結合的繡片。圖中心的主體“太陽紋”帶有方向感的尖角向外具有發射狀,明顯具有離心式發射的構成特點;但最外邊的“鎖邊繡”帶有方向感的“尖角”又明顯的具有向圓形繡片中心集中的感覺,又有符號向心式發射的構成特點;而中間和最外部的輔助形態“圓形”及“點狀”間隔排列的形態又分別都是在以繡片中心點為“發射點”的同心圓上進行的排列或形態的構成。象這類混合在一起進行的刺繡在馬尾繡片中較為普遍。
隅角形紋樣往往是用在服飾等某一角或多角進行的裝飾構成形式。目前,水族婦女們亦開始直接將隅角紋樣形式應用在女式掛包等進行裝飾。對于它們的紋樣造型受隅角形狀等的限制。但這種隅角紋樣在三都馬尾繡婦女服飾中頗為常見如上圖5所示為水族婦女馬尾繡衣服中的隅角紋飾。
自由式的適合紋樣構成形式,在三都水族馬尾繡中也是較為常見的一種,如圖6中的桃心形的馬尾繡小繡片、圖7中水族孩童的帽頂繡片,往往是根據刺繡者對刺繡品的用途和刺繡者的愛好隨意制訂外形輪廓的一種刺繡紋樣構成形式。另外,比如:水族是集中將馬尾繡刺繡技藝綜合應用在背帶等服飾中,致使馬尾繡成為水族人極具特點的非物質文化藝術遺產,而馬尾繡背帶的制作是先將一片片局部的繡片按照提前預定好的輪廓和大小一一繡織好,然后再將這些不同大小,形態各異的繡片縫織在一起形成一個完整的背帶。為此,對于背帶中大大小小的諸多繡片本身就是水族婦女們在形態各異的外形輪廓中精心布局和安排著適合它們的圖案紋樣造型。因此可見,自由式適合紋樣的構形與制作對于水族婦女來看,已不再是陌生的事了。
二、貴州三都水族馬尾繡刺繡紋樣視覺符號美的形式法則
從構成藝術的概念出發談美的形式規律或法則,大致有兩種類型:一種是有秩序的美,這是運用較普遍的一種形式表現,從構成的形式來看,有對稱、均衡、重復等形式,另外還具有強烈律動感的漸變、發射等構成形式;另一種則是打破常規的美。比如:對比、變化、特異、夸張等都具有反常態的特性。其中對稱、均衡、是自然界中最為常見和習慣的一種美的表現形式,貴州三都水族馬尾刺繡紋樣視覺符號大多源于觀察自然或生活物象的模擬,故很多也是遵照對稱與均衡等的構成法則,另外,變化與夸張也是馬尾繡刺繡紋樣視覺符號中較為常見的表現法則。
(一)對稱法則
對稱是指紋樣的形態各構成部分在橫向或縱向上,有相同的元素反復排列而形成的造型形態,對稱亦是表現均衡比較完美的形式。對稱紋樣造型能給人一種強烈的秩序感,莊重感,呈現出一種安靜平和之美。它在機能上可以取得力的平衡,在視覺上會使人感到完美無缺。[6]對稱紋樣,在貴州三都水族馬尾繡刺繡紋樣視覺藝術符號中應用較為廣泛,這與三都水族婦女們的審美意識有關。
圖7為水族馬尾繡孩童帽頂繡片,所示的紋樣造型,左右和上下分別是對稱的蝴蝶造型紋樣,對稱的兩個紋樣完全一致,不論從紋樣的形態,還是繡品絲線的色彩都完全一致。因而在視覺上它們都使人們的視覺顯得完全平衡,成為最均衡的紋樣形式——對稱紋樣。
(二)均衡法則
均衡是指紋樣在假設的中心線或支點上下,左右或周圍配置不同的圖案形式,它是由形的對稱變成力的對稱,給人以等量不等形的感覺,是一種有變化的平衡。均衡與對稱相比更具有靈活變化的美感,相對比較難掌握,多靠經驗來判斷。[7]比如,在紋樣的設計上,在畫面中對于上下、左右,包括隅角在內各構成元素之間的輕重、分量等,都應做出適當的構思,從而可以取得均衡的視覺效果。就單獨紋樣講,同樣需要考慮紋樣的均衡性。在貴州三都水族馬尾繡刺繡紋樣視覺藝術符號中,就有很多均衡形式的紋樣存在。馬尾繡刺繡紋樣中,水族婦女靠自已長期刺繡的經驗和審美意識,不僅要考慮構成紋樣各元素之間形狀的重心與形體本身中心位置的相互關系,還要考慮刺繡紋樣中各元素的造型形態與色彩等給人的視覺平衡美感。如圖8為紅底魚形繡片,以此體會馬尾繡中單獨紋樣視覺藝術符號中均衡形式法則的具體應用。
圖8是刺繡水族龍圖騰紋樣的馬尾繡片。底色為紅色,紋樣整體以綠色為主調色,帶有馬尾繡線勾勒白邊,紋樣主體偏右而龍頭偏向左側。這種緊緊圍繞重心線,調節紋樣形態使之各部分的左右偏移,使紋樣整體具有視覺的平衡感,心理上的平衡美感,具有較好的裝飾視覺效果,使繡片產生了活潑靈動的感覺。
(三)自由性構成法則
在民間采風和田野調查時,常常在問老百姓有些圖案表示什么意思,他們會常常不假思索的脫口而出,“也沒啥,想畫就畫了,只要看見的想畫就畫,就是沒看見的,心里想到的,想畫也畫了”,這些純樸的語言卻道出了我國民間美術創造的心理狀態,也充分展示了民間美術的造型規律。這也正是民間美術自由性構成法則產生的基礎,這使民間藝人在創造各種圖案紋樣造型時不受任何自然物象時空等存在的局限,他們是在客觀物象的基礎上,憑著自已自由的想象,主觀、大膽、隨心隨意的創造以表達自已本能所具有的心理與精神等的思想與情感。這本身就體現出民間美術造型中自由、隨意的創造法則。這也是貴州三都水族馬尾繡刺繡紋樣的一個創造性準則。由此,對于貴州三都水族馬尾繡非物質文化藝術遺產刺繡紋樣視覺符號語構的分析與研究,對于水族馬尾繡等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獨特技藝、深蘊民俗文化解讀、民族服飾等識別性、應用的廣泛性等方面的了解以及在未來社會中如何開發應用的戰略思路、發展策略的制定、實施方案的落實和應用前景的分析、保護與傳承等方面的問題提供較為理性、科學有效的思路與方法。
現以三都水族馬尾繡紋樣中的蝴蝶紋與鳳凰紋為例如圖9中的a、b、c分別為三個不同的蝴蝶紋、圖10中三個不同的鳳凰紋,對于水族婦女刺繡蝴蝶紋和鳳凰紋等此類運用較普遍的紋飾,幾乎說沒有固定的圖案模式,她們是根據繡片的大小,刺繡者各自不同的習慣和審美觀的不同而有不同的造型特點。諸如圖9中所示的蝴蝶紋在水族馬尾繡中就有很多,同樣如圖10中所示的鳳凰紋分別都有各自不同的造型形態。反映出三都水族人們自由浪漫的生活情趣以及靈活、巧妙地應對現實多變的生活現狀的處事方式,同時,也是水族婦女們特定的審美意識及隨意、自由、靈動的處世方法的充分體現。
結 語
主要針對貴州三都水族馬尾繡刺繡紋樣視覺藝術符號語構當前研究的缺陷,分析和總結了三都水族馬尾繡刺繡紋樣的構成法則及其美的形式法則,得到如下結論。
一是貴州三都水族馬尾繡刺繡紋樣的語構,大致可劃分為:模擬法、適合法,在適合法中主要以放射式、隅角式、自由式等幾種造型方式為主。
二是三都水族馬尾繡刺繡紋樣視覺藝術符號語構中美的形式規律與法則,以模擬法等為主,以自然物象普遍存在的對稱與均衡等特殊的形式美規律為紋樣創造的基礎法則在馬尾繡刺繡紋樣視覺符號中廣泛運用。另外,自由性構成這一美的形式法則也是水族婦女們特定的審美意識及隨意、自由、靈動的處世方法在馬尾繡刺繡中的充分體現。
綜上所述,從符號學的角度對于貴州三都水族馬尾繡非物質文化藝術遺產刺繡紋樣視覺符號語構的分析與研究,對于水族馬尾繡等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獨特技藝、深蘊民俗文化解讀、民族服飾等識別性、應用的廣泛性等方面的認知,馬尾繡在未來社會中的開發應用時的戰略思路、發展策略、實施方案和應用前景以及保護與傳承等方面的問題提供較為理性、科學有效的思路與方法。
參考文獻:
[1] 張憲榮.設計符號學[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4:2.
[2] 茍雙曉.云南少數民族織繡紋樣視覺符號應用研究[D].昆明:昆明理工大學,2007:41.
[3] 郭茂來.視覺藝術概論[M].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2002:107.
[4] 董季群.中國傳統民間工藝[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16.
[5] 楊德鋆.美與智慧的融集[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3:6.
[6] 趙殿澤.構成藝術[M].沈陽:遼寧美術出版社,1987:30.
[7] 李建文.圖案裝飾基礎[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8:12.
(責任編輯:楊 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