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志輝
摘 要:教育體制的改革轉變了傳統的應試教育模式,而實施了素質教育,并在不斷的深入和實踐中融入了核心素養理念,使得教育的目的更加明確。高中地理在新的教學模擬中融合了核心素養理念,它表現出來的地理學科價值觀能夠幫助學生在學習中吸收更為廣泛的地理知識培養最能夠滿足自己綜合發展需求的地理思維,讓學生在自主實踐中學習知識,運用知識,樹立科學價值觀,這也是核心素養的基本體現。在此,文章就此話題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地理核心素養;內涵與特點;育人價值;策略
一、引言
核心素養是學生在接受相應學段的教育過程中,逐步形成的適應個人終生發
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與關鍵能力。它是關于學生知識、技能、情感、態度、價值觀等多方面要求的結合體,是讓學生參與教學、學會技能、提高素養的一種自我修行的過程。隨著教育體制的改革,教育部門針對當前社會對人才需求的變化,而推出了核心素養理念,要求學校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構建核心素養體系,進一步明確的各個階段的教學目標、各個學科的育人任務,以更加完善的教學標準來推動教學質量的提高。
二、地理核心素養的內涵與特點
(1)核心素養理念主要從學生的社會參與、文化修養、自我發展三方面來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那么在地理學科中,新課改要求地理教學要以學生學習、接受、運用地理知識為主線,形成一定的地理能力、地理意識和地理情感,并能夠從地理學的角度來觀察事物,用地理學的態度和方式來解決生活中出現的地理問題的內在涵養,這是一種學生自身發展與社會發展相關的、最基本的知識與能力、觀念與態度、情感與價值觀的有機統一表現。大體上在地理核心素養中,學生知識與技能方面、地理知識素養以及地理技能素養三個方面的獲取、產生的情感和價值觀是地理核心素養的主要教學內容。
(2)地理核心素養具有以下特點:
①發展性。每一種知識和能力都不是天生的,都需要后天的學習、磨合和探索,才能將其發展成自己的一部分。地理核心素養也是學生在接觸地理課程的時候,在教師的引導和教育下逐漸形成的,隨著年級的深入,地理內容也變得深奧,學生接受的地理知識也逐漸的增多,并在不斷地積累中各項能力都得到了提升,這個過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的是長期的、循序漸進的教育和學習。
②長期性。核心素養是學生在原有地理知識的基礎上衍生出來的各種應用技巧和情感觀念,對學生而言,一旦養成就會成為自己成長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伴隨自己終生的。
三、地理核心素養的育人價值
在教學過程中,教學策略是教學成功與否的關鍵因素。好的策略能夠教學活動事半功倍。相對于其他的學科而言,地理十分抽象,教學若只采用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模式,學生也只是在被動的吸取知識,并且整個課堂都是教師一個人的天地,學生昏昏欲睡,提不起興趣,課堂氛圍呆板、壓抑。即使是在一定程度上能看出整體的學習效高,但從長遠看,并不能從根本上轉變學生們的學習興趣,最后學生是越學越困難,教師是越教越難教。這與核心素養的概念相差甚遠。因此,轉變教學策略,本質上就是轉變了教學理念和模式,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實現了人的發展目的,讓教學打破成績定式的禁錮。并在此過程中,讓學生充分融入到教學中,構建和諧師生關系,不僅利于知識的傳播和輸出,也利于學生接受知識的同時與教師互動、交流,發現疑問、提出疑問、探討疑問,最后通過互動、探究等形式進行知識的總結,以雙向的教學模式激發學生的興趣和主動性,讓學生融入到整個的教學中,成為教學的一部分主導者。由此讓教學的手段和目的達成一致的統一,完成教學的高效實踐,促進教學的改革,推動學生的全面發展,實現育人價值。
四、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地理教學創新策略
(1)實現生活化靠攏。現階段的教育教學已經逐漸的實現了生活化教學,地理課程也是源于生活而又作用于生活的,學生去學習它,就是要從生活中走向地理,從地理中融入并升華生活,因此對教學的改進和創新也可從生活中提取,不僅讓學生感受到地理的實際作用,明確它們之間的關系,也體現了現代教育模式的要求,對課堂教學進行了補充和完善,也直接的提高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探究精神。像雨的形成過程。我們無法具體去想象,那么我們可以利用生活中的一些場景來模擬:水壺燒開水會有水蒸氣,在水壺蓋內側就會有很多的小水滴形成,我們將壺蓋拿走,遠離高溫,一旦冷卻水滴就會滴下來。再者水源問題,水污染帶來的困擾有哪些,生活中的哪些行為可以導致水污染,這些問題我們都可以通過生活場景來還原,讓學生去探究,去思考,去改正。
(2)實現學生的直觀化。地理是抽象的,學生對事物的認識往往是以感官為主的,只要是通過視覺、聽覺和觸覺來感知的。高中生雖然已經在思維上有了一定的拓展,但還不成熟,尤其是對于新接觸的內容較為深奧的地理學,邏輯思維能力還不強,還是需要一種直觀的教育方式來進行指導和學習。因此在教學中還需要借助直觀的手段來增強學生的感知,讓學生能夠將知識對號入座,形成規律,讓教學內容由簡到難操作,突出重點,增加直觀性。像我們學習方位,地圖是較為常用的辨別方向的工具,那么我們可以以地圖視覺思維為基礎,構建自己的地理空間思維。我國不同區域有著不同的地形構造、自然環境、氣候特征,這些學生在地圖上描繪出這些區域,然后據此將與該區域相關的知識與模型中的區域融合起來,以此提高理解效率。
五、結語
核心素養突出的是學生的個人修養、自我發展、合作創新,是一個自我學習、自我成長的過程。反映在地理學科中,則是學生在接受教育的過程中,逐步形成的適應個人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是學生通過學習內化的帶有地理學科特性的品質,是學生科學素養的關鍵成分。
參考文獻
[1]張校銀《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地理教學評價研究》
[2]張瑜芳《高中地理教學中應注重核心素養的培養》
[3]王偉《地理核心素養理念下的高中地理教學有效性策略研究》
(作者單位:崇左市大新縣民族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