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為爐,造化為工。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工業發展千變萬化,各種科技成果姹紫嫣紅,無數科技成果應用生產,澤惠泱泱中華的蒼生。
與時代同步,經過砥礪不懈的努力,我國專利事業從無到有,從有到多,已成為赫赫有名的專利大國。權威數據顯示,我國發明專利申請受理量連續6年位居世界之首、國內發明專利擁有量突破100萬件,在全球范圍都堪稱奇跡。
然而在快速增長的專利數量背后,我國專利整體上“多而不優”的問題較為突出,能夠切實解決產業發展瓶頸問題的核心專利技術依然不足。
當前我國出現的專利整體上“多而不強”的現象,其背后是我國創新水平不高,以及創新政策的過度激勵,導致企業或者個人將一些并不具有明顯技術和市場價值的技術成果申請專利。這其中的部分專利,由于缺乏市場需求而被束之高閣,成為低效的供給,造成了社會創新資源的浪費。
為此,在中國處于新時代創新驅動產業轉型升級的背景下,應更多強調專利價值的質量和水平,強調將創新效益作為專利創造的目標,強調通過培育具有較高技術和市場價值的高價值專利作為創新供給,來支撐我國產業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
培育高價值專利必須各方努力,構建高價值專利系統工程,并通過實施過程管理來實現。因為專利的創意、確權、運用、保護的全過程,都與創新主體的創新鏈條密切相關,同時涉及各方創新資源的匯聚,因此必須多方攜手,設立能整合各方創新資源、提升創新效率的高價值專利培育的綜合管理組織,建立一個貫穿專利權全生命周期的管理系統,確保高價值專利源源不斷產生。
文明滋長之時,經濟昌盛之世。
當前,我國正由知識產權大國向知識產權強國邁進,在這極為關鍵的發展階段,高價值專利的培育和運用是支撐產業轉型升級的重中之重。做好高價值專利培育,不但要完善現有考核機制,堅持高價值專利從產業中來、到產業中去,確立把對產業的支撐和貢獻作為高價值專利培育和運用工作的核心,還要建立高價值專利培育的政策支持體系,以實現高價值專利對產業發展的助推作用。
如此,中國專利事業才能擎飛天之夢,演產業奮進的金戈鐵馬。
眺望明日之中國,高價值專利必將綻放出新的光芒,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必將顯現出無限光明的未來。
本刊編輯部 張 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