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京振
2018年11月12日的《中國新聞網》報道,2018年天貓雙11全球狂歡節全天成交額達到2135億元,超過2017年的1682億元人民幣,再次創下新紀錄。實際上,從2018年11月11日零點開始之前的至少一周內,“雙11”就高燒起來。“單身光棍狗”“剁手黨”“敗”家的“娘們兒們”等就開始騷動和忙碌起來。“人在家中坐,購盡全球好物”的“瀟灑”,也讓中國的包裹快遞員累并幸福著。電商巨頭們更是摩拳擦掌,爭搶消費者忙的不亦樂乎,今年的“雙11”也可算得上是一場史詩級的電商巨頭們的公關營銷盛宴。
“雙11”公關營銷是一個“致青春”的時代。阿里巴巴和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DT財經聯合發布的《天貓雙11十年洞察:新消費時代到來》報告顯示,95后新生代消費者購買力的崛起,消費群體的年輕化等成為新消費時代的重要趨勢。從浙江省內消費數據來看,消費者主要集中在80后和90后,他們仍是消費的主力軍,占比達到76.63%。在電商巨頭們的市場定位中,打“年輕青春牌”,滿足他們的需求就是電商巨頭們努力的方向,誰擁有了新生代消費者,誰就擁有了更大的市場。
“雙11”公關營銷激發了年輕消費者們的“用戶體驗”。一年一度的雙11,日益成為年輕消費者們期盼的“節日”,就如同春節購買年貨,情人節需要鮮花,中秋節要買大閘蟹和月餅一樣,成為他們生活中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馬云的 “生態系統”,集商家、消費者、物流快遞、支付公司、銀行、保險、云計算、媒體、廣告公司等于一身,它是一個多元的、多層次的、多要素、多主體相互聯系作用的生態鏈系統。它改變的不僅是商業的運營模式,更重要的是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
數字科技極大地激發了年輕消費者們的“用戶體驗”,以生物識別技術為基礎的指紋和刷臉支付成為雙11主流。天貓雙11當天,60.3%的消費體驗正在進一步顛覆生活。數據顯示,這些生長于互聯網時代的年輕消費者,更傾向于個性化、多元化的購物體驗。在互聯網時代,網民特別是年輕網民善于接受和嘗試新事物,嘗試網上購物和支付等體驗的滿足感。根據天貓官方數據顯示,18萬個品牌參與,全天有237個品牌成交額破億。琳瑯滿目的精美商品,在投資者選擇中,更是一場視覺“盛宴”,而“雙11”打折優惠,年輕消費者們的購買欲望被不斷激起,消費者的熱情被“冬天里的一把火”完全點燃。網上購物節約了時間,提高了效率,避免購物的勞頓,其樂融融。年輕人追捧的黑科技、新鮮、智能、高顏值等特質,“雙11”公關營銷就是要撓中年輕消費者們的“癢癢肉”。馬云說,“我希望在雙11,大家買到的不僅僅是商品,而是驚喜;搶到的不僅僅是便宜,而是創新;等待的不僅僅是包裹,更是快樂。雙11不是一個促銷活動,而是一種文化的交流、快樂的分享,是一個中國人創造的、全世界認同的節日。”
天貓雙11近10年來全天成交額數據的持續走高,反映了我國目前互聯網消費潛藏著巨大爆發力。在2018年天貓雙11收官之際,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對雙11的未來做了新的預言:“雙11的未來,在今天2000億的臺階上,再往前走,一定會變得越來越不一樣。只有越來越不一樣,才能走向3000億、走向5000億、走向1萬億。”產業數字化、電商服務的體驗優化是未來互聯網消費的趨勢,“雙11”公關營銷依然是一個由年輕消費者們主打的“致青春”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