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冬冬
【摘 要】在市場經濟環境下,關聯交易的存在,導致上市公司利用關聯交易操縱利潤的行為越發普遍且情況越來越嚴重,由此引發的嚴重后果給社會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損失和負面影響,從而引起股東、債權人、其他利益相關者和證券監管部門的高度關注。文章從關聯交易和利潤操縱的定義入手,解析了上市公司關聯交易利潤操縱的主要特征、手法、后果及影響,并針對一些經濟后果提出相應的防止關聯方交易操縱利潤的措施和建議。
【關鍵詞】上市公司;利潤操縱;關聯方交易
【中圖分類號】F830.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688(2018)04-0246-02
隨著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關聯交易日益增多,并且越來越普遍。從2010年的相關數據可以看出,在上海和深圳證券發生的相關交易共991家上市公司,占總數的48.55%,關聯交易的次數高達2 614次。關聯關系及關聯方交易越來越普遍,且有不斷擴大的趨勢,利用關聯方交易利潤操縱的問題不容忽視。
1 關聯方交易和利潤操縱的定義
1.1 關聯方交易的定義
20世紀90年代,財政部制定了新的企業會計準則,公開關聯交易,并將關聯方關系和關聯交易改為關聯交易,即資源或義務的轉移。財政部將關聯方界定為一方受另一方或兩方、一方或兩方共同控制的兩方或兩方的情況。它們都被稱為關聯交易。
1.2 利潤操縱的定義
每件事情都有兩面性,企業對利潤的操縱也是如此。從法律的角度來認識企業操縱利潤的方法,可分為不合法操作和合法操作。所謂不合法操作就是企業通過違反國家相關法規來獲取一定利益,也就是利潤操縱。所謂合法操作,是指企業在國家法律、法規允許的范圍內從事的有關活動。
2 關聯方交易利潤操縱的主要特點和原因
2.1 關聯方交易利潤操縱的主要特點
利潤操縱方式的靈活性、利潤操縱形式的不易發現性、關聯方交易利潤操縱的中立性。
2.2 關聯方交易利潤操縱的原因
在我國,通過關聯交易操縱利潤的原因主要有以下5種:第一,企業的經濟利益驅動。上市公司和分公司為了獲取更多經濟利益,通過采用出讓價格的方法躲避稅收,或者通過上市公司和分公司各個時期的不同稅率差異獲取利益。第二,企業規模發展的驅動。為了提高銀行等信貸機構的信用度,達到發行新股、配股和增發新股的標準,企業會在大股東的支持下,進行利潤操縱、凈資產調整關聯交易及使用財務報告、虛報會計信息等。第三,企業躲避責任的驅動。如果上市公司發生特殊事件,將可能受到損失中止或者停止上市的處罰。因此,上市公司往往通過關聯交易的方式進行利潤操縱,并獲得一定的收益。第四,股東利益最大化的驅動。上市公司根據股票價格的變化情況來評價公司業績和管理人員的業績,在這種情況下,公司管理人員常常采用關聯交易方式降低評價標準,制造虛假盈利,從而增加公司的業績,獲取更大利益。第五,關聯方交易需要籌集資金或儲備。部分分公司可以讓其子公司為其擔?;蜣D移資金,進行利潤操縱,達到無償或低于正常水平占用上市公司的最終目的。
3 關聯方交易利潤操縱的經濟后果
根據我國的基本國情,上市公司絕大多數屬于國有企業,這形成了一種無形的風險,上市公司之間的關聯交易,有可能造成上市公司的利潤急劇下降。上市公司通過關聯方來擔保貸款,造成財務數據表面上有良好業績的假象,但事實上,上市公司的財務風險已經大大增加。現金流的周轉不利,會給上市公司帶來一系列問題,導致企業整體的經營管理能力下降。會計信息披露不真實,不僅損害了廣大中小股東的利益,也導致上市公司債權人的利益難以保障。由于關聯方交易形式變得越來越多樣且內容越來越復雜,所以不僅提高了會計事務所的工作難度,還無形中增加了注冊會計師的執業風險。上市公司與其關聯方之間利用法律法規政策的空白點來實施利潤操縱,增加了監管機構的監管難度。
4 上市公司預防關聯方交易利潤操縱的措施
4.1 嚴格遵守關聯方交易的法律法規
為了有效控制關聯方交易活動,財政部頒布了《對相關會計問題資產出售相關各方之間的暫行規定》。如果沒有充分的證據,價格是公平的。按規定,上市公司之間的關聯交易,不公平的部分不被確認,應當作資本儲備,單獨設置“關聯交易差價”明細科目。從保守主義的觀點,把它作為剛性限制交易的收入來確認問題。
4.2 加強企業的自我控制能力
現階段,我國市場環境中上市公司存在的關聯交易利潤操縱現象,事實上這是一種短視行為,并不利于企業長遠發展。想要改變現狀,不僅需要法律法規來規范,還需要企業消除利益驅動,從而實現企業的自我控制、自我完善。設置關聯方交易的審計委員會是一個有效的辦法。然而,關聯交易委員會想要從根本上防止關聯方交易利潤操縱從而提高監管績效并不容易,因為國內上市公司需要學習和完善的地方還有很多。
4.3 完善關聯交易信息披露制度
根據《獨立審計具體準則第十六號——關聯方及其交易》的相關規定,避免利潤操縱的現象,注冊會計師應當在會計報表中履行相關信息披露,提高會計信息的真實性,找出上市公司利潤操縱。根據《企業會計準則第三十六號——關聯方披露》的有關規定,企業與關聯方進行交易時,應當明確會計報告中公開關聯方關系的內容、類型和性質。上市公司通過關聯交易逃避相關稅費,完全依靠法制和紀律。
4.4 逐步完善我國企業會計準則
在不斷更新關聯方交易方式的環境下,上市公司將面臨許多新問題。根據實際市場情況,我國應及時調整相關政策,實現會計實踐和會計政策的一致性,從而能準確地監督和控制利潤操縱行為。
4.5 完善法律法規和加強監督管理
完善法律法規,加強遏制利潤操縱行為的監管,兩者不可分割。首先,我國的法律法規應加強對關聯方交易的監管力度,完善公開關聯交易信息制度,控制關聯方交易利潤操縱行為;其次,完善政府監管制度和政府公開信息制度。從政府角度考慮,加強企業的監管力度和監管效率,不斷完善硬件設施,提高員工福利;加強行業自律,用法律法規制約企業的行為。從社會的角度看,我們要積極聽取廣大群眾和團體的意見與建議,從善如流。從企業內部控制的角度看,企業內部要營造良好的企業文化和環境,加強企業制度規范宣傳,進一步完善企業內部管理和監督制度。
4.6 推動公司整體上市
上市公司及其子公司整體上市,不僅可以有效地降低控股股東通過關聯交易損害公司利益的行為,而且可以有效地提高企業的防范能力,加強企業資源管理,提高資產評估體系,完善管理制度,提升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同時,通過各個分公司的資源共享,擴大市場占有率,提高企業利潤,增加融資途徑。
4.7 完善公司內部控制制度
公司內部控制制度包括6個方面:第一,關聯方和關聯交易的定義;第二,制定關聯交易制度和公開信息;第三,關聯交易前的獨立董事審查制度;第四,關聯交易的審慎和回避制度;第五,據關聯方交易的金額和程度來進行分類,分級審批,權限審批,不越權審批;第六,建立責任追究制度,對沒有按照關聯方交易進行信息披露的,或未按規定審批關聯交易程序的,應追究其法律責任。
5 總結
綜上所述,根據研究上市公司之間關聯交易的相關問題,可以得出以下結論:關聯交易是企業發展過程中的必備環節,它的存在具有兩面性,既有利又有弊,需要辯證地看待。只有這樣,才能加強對上市企業的監管,防止利用關聯交易造成不良影響。也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完善經濟市場的監管體系,從而保證大部分投資者的合法權益,推動中國證券市場的健康發展。
參 考 文 獻
[1]鄧欣.上市公司利潤操縱行為及其治理[J].財會通訊,2010(20):31-33.
[2]高新華.整體上市后上市公司關聯交易影響因素分析[D].成都:西南交通大學,2010.
[3]管強.關聯交易內幕[M].北京:中華工商聯合出版社,2002.
[4]胡詩陽.企業關聯交易的監管難點及應對措施[J].財政監督,2011(4):28-29.
[責任編輯:高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