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秀華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的居住條件和環境得到了翻天覆地的改善和提高,但是隨之人們對生活品質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傳統建筑的結構和模式以不能滿足人們的居住要求,而裝配式建筑作為一種新興的建筑施工方法卻顯得尤為關注,真煥發著勃勃生機。本文就裝配式建筑的發展談幾點個人的認識。
關鍵詞:裝配式建筑;傳統建筑;發展
引言
幾十年前或許誰也不曾預料到,也不敢想象我們居住的房子有一天像工廠生產產品一樣“制造”出來,很難相信房子像兒童搭積木一樣“壘起來”,這些詞語“制造”、“壘起來”和“建造”雖然僅有一字之差,但兩者卻有著本質的不同。這已經和傳統的建筑建造有著巨大的差別。
與傳統的建筑施工相區別,新興裝配式建筑具有質量好、效率高、施工快等優點,克服了傳統建筑生產效率低、施工速度慢、建設周期長、勞動強度大、材料消耗多等缺點。因此,裝配式建筑作為一種新興的建筑施工方法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將成為現代建筑業發展的主流方向。
1 對裝配式建筑的理解
所謂裝配式建筑就是把預制的建筑組件在工廠里預先做好,然后運送到施工現場組裝而成的。一般采用最新的冷壓輕鋼結構以及各類輕型材料組合房屋的各個部分,使其具有先進必備的適合人們居住的各種功能。目前,按照結構形式和施工方法的不同,裝配式建筑可以分為砌塊建筑、板材建筑、盒式建筑、升板和升層建筑和骨架板材建筑五大類。
2 裝配式建筑的特點
2.1、功能齊全、多樣。通過現場大量的裝配作業,使得現場現澆作業大大減少,可以顯著提高勞動生產率。從功能上來看,首先,裝配式建筑外墻設計有保溫的功能,能夠讓住戶在冬天的時候感覺到溫暖,在夏天的時候感覺到清涼,節約了空調的使用次數,減少廣對空氣的污染;其次,裝配式建筑的墻體和門窗的密封功能較好,隔聲效果好;第三,防火、抗震性能好,裝配式建筑的特殊材料可以給人們提供安全舒適的居住環境,不容易在干燥的天氣下自燃,長期使用不會出現裂縫、變黃等問題,裝配式建筑抗震性能較好。
2.2、施工更加方便、快捷。裝配式建筑的主要構件都是在工廠里預先制作好的,然后運送到施工現場,采用機械化的吊裝方式進行組裝而成的。它的施工可以與其他專業的施工同時進行,避免了傳統建筑在施工過程中由于混凝土澆筑、混凝土養護等工序和雨雪等天氣因素的影響,導致施工周期的延誤。因此,裝配式建筑具有建設周期短、施工速度快、冬季可施工等特點。
2.3、質量、效益顯著提升。傳統建筑的內外表面都會根據外觀需求進行裝飾裝修,但是建筑物外表面由于常年遭受風、雨、雪等自然災害的侵蝕,內表面由于常常遭受人為等因素的破壞,其粉刷的涂料和鋪貼的裝飾瓷磚都會出現嚴重的褪色和色差。裝配式建筑都是采用定型模板平面施工作業等進行預制構件大框架化的制作,對于門窗、裝飾等具有特殊要求的構件,常常采用模具加工、機械噴涂和烘烤等工藝一次成型,既提高了生產的效率和產品的質量,又降低了生產的成本,并能夠有效的降低材料的耗損。
2.4、更加安全環保。由于裝配式建筑的自重要比傳統建筑的自重輕,因此,裝配式建筑對于地基承載力的要求也降低了。工廠預制好的建筑構件運送來后,在施工現場的工人們便可以按照施工圖紙的設計要求進行現場組裝,工地上再也不會出現過去那種大規模的濕作用情況了。因此,裝配式建筑具有施工精確、勞動力降低、安全環保等特點。
2.5、結構更加合理。目前,我國傳統的建筑設計常常具有承重墻多,開間小,房間內部的空間無法靈活分隔等弊端,而裝配式建筑就克服了這些弊端,其可以根據居民的需要,利用輕質隔墻,靈活劃分房間的開間尺寸,方便居民的生活和工作需求。除此之外,裝配式建筑還具有節能、隔聲、抗震等特點。
3 存在的問題
雖然裝配式建筑有許多優點,但是,裝配式建筑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
3.1、技術體系仍不完備。目前行業發展熱點主要集中在裝配式混凝土剪力墻住宅,框架結構及其他房屋類型的裝配式結構發展并不均衡,無法支撐整個預制混凝土行業的健康發展。目前國內裝配式剪力墻住宅大多采用底部豎向鋼筋套筒灌漿或漿錨搭接連接,邊緣構件現澆的技術處理,其他技術體系研究尚少,應進一步加強研究。
3.2、裝配式結構基礎性研究不足。國內裝配式剪力墻,鋼筋豎向連接、夾心墻板連接件兩個核心應用技術仍不完善。作為主流的裝配剪力墻豎向鋼筋連接方式,套筒灌漿連接相當長一段時間內作為一種機械連接形式應用,但在接頭受力機理與性能指標要求、施工控制、質量驗收等方面對三種材料(鋼筋、灌漿套筒、灌漿料)共同作用考慮不周全。夾心墻板連接件是保證“三明治”夾心保溫墻板內外層共同受力的關鍵配件。連接件產品設計不僅要考慮單向抗拉力,還要承受夾心墻板在重力、風力、地震力、溫度等作用下傳來的復雜受力,且長期老化、熱漲收縮等性能要求很高,還應進一步加強研究。
3.3、標準規范支撐不夠。標準規范在建筑工業化發展的初期階段其重要性已被全行業所認同。由于建筑工業化技術標準缺乏基礎性研究與足夠的工程實踐,使得很多技術標準仍處于空白,亟需補充完善。
3.4、應用具有一定局限性。在我國,目前的設計驗收等相關規范明顯滯后于施工技術的發展,裝配式建筑的應用領域還相當有限,在建筑總高度和層高上限制很大。
參考文獻
[1] 馬軍慶.裝配式建筑綜述.黑龍江科技信息[J].2009,8.
[2] 張馳,李曉林.淺談裝配式建筑的推廣與發展.遼寧建筑[J].2011,5.
[3] 李湘洲.裝配式建筑一覽.建筑工人[J].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