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雪 李思
【摘 要】財務管理是企業生產經營和內部管理必不可少的重要組成部分,財務分析是財務管理的核心內容之一,從某種程度上決定了財務管理水平。新形勢下,企業生存和發展過程中,必須重視財務管理工作,尤其是財務分析工作。基于此,文章在闡述財務分析工作內容、財務分析與財務管理關系的基礎上,研究和探析財務分析在財務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及財務分析優化策略。
【關鍵詞】財務分析;財務管理;重要作用
【中圖分類號】F2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688(2018)04-0291-02
21世紀以來,隨著我國經濟持續增長,社會快速發展,企業面臨國內外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為了全面提升自身市場核心競爭實力,企業不斷強化財務管理。隨著企業業務范圍的進一步擴大,財務管理難度日益加大。因此,需要全面審視財務分析在財務管理中的重要性,通過科學、全面的財務分析,為企業財務管理和整體運營水平的提升奠定基礎。
1 財務分析的主要內容
1.1 內部分析
財務內部分析過程中,企業需要結合自身實際發展所需,對相關業務開展過程中的財務指標進行科學分析,從而為相關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決策依據。同時,內部分析還需要注重對企業所處行業發展趨勢、行業特征進行全面分析。研究發現,企業資金來源并非單一渠道,而是與其他經濟主體之間有一定的財務關聯,所以需要對相關聯經濟主體的財務狀況進行深入、全面分析,從而確保企業自身投資的可靠性,實現投資收益最大化目標,并將企業所面臨的財務風險降到最低。
1.2 外部分析
外部分析的主要對象是企業的投資者、債權人,為了吸引更多的投資者,企業需要不斷改進和優化內部財務結構。唯有如此,才能最大限度地滿足投資者的基礎需求,為投資者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企業同時面對的投資主體較多,不同的投資者對企業投資環境、財務狀況等的要求不同[1]。因此,企業需要根據投資者的差別化需求,提供多元化的投資環境。通過財務外部分析,不斷提升財務管理水平,為投資者、債權人提供更大的投資機會和更高水平的投資環境。
2 財務分析與財務管理的關系
企業運營發展過程中離不開財務管理,而財務管理離不開財務分析。從某種意義上來講,財務分析與財務管理之間的關聯十分密切,同時服務于企業,為企業財務運行提供可靠參考依據。企業內部資金運轉、資金分配等均需要通過財務管理來實現,而通過財務分析可以為財務管理提供操作依據。
首先,財務管理依賴于財務分析。資金是任何一個企業生存和發展過程中必不可少的基礎資源,資金的分配、運轉、利用關系到企業的發展水平。企業在資金支配過程中,需要通過財務分析來實現,通過對各種需求信息進行分析處理,得出最終財務管理數據[2]。因此,財務分析為財務管理提供了強有力的決策依據,財務管理完全依賴于財務分析。
其次,財務分析促使財務管理不斷完善。所有企業的正常運營和發展均離不開日常的經濟活動,財務管理需要依靠財務分析。比如:企業的某些大額資金投資過程中,必須做好對資金投資回報率的計算和分析,通過財務分析能夠合理分配和規劃資金,并且及時發現財務決策問題,糾正財務管理方面的不足,進而為財務管理提供決策和完善建議。
3 財務分析在企業財務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3.1 為企業財務管理提供決策依據
企業財務人員在財務分析過程中,主要使用到的資料是各類會計報表,通過制作企業資產負債表、損益表、收益表等財務報表,能夠及時了解和掌握企業財務動態,在客觀、全面的財務分析基礎上,為財務管理提供科學、可行依據。同時,財務分析能夠為財務活動提供決策依據,客觀、全面的財務分析能夠幫助企業規避各類市場風險。比如:在財務分析的基礎上,制作出資產負債表,對企業資產、負債、現金流等有一個全面掌握,并根據財務分析結果,進行投資、債務決策。根據財務分析得到的收益表,全面了解和掌握企業經營現狀,并從中發現問題,為下一步財務管理工作提供標準依據。根據財務分析所得現金流數據,對企業流動資金使用情況有一個準確的認識,為企業融資、投資、貸款等提供數據支撐[3]。
3.2 客觀反映企業經濟實力
經濟實力決定了企業可持續發展的能力和水平,是企業綜合實力的核心組成部分。通過對企業財務數據進行準確分析,能夠得到企業的盈利能力和社會貢獻價值。在財務分析過程中,通過對企業市場經營收入進行分析,能夠得到企業的市場盈利水平;通過對企業的各類開支進行分析,能夠得到企業財務管理和成本控制的能力及水平,進而實現利潤和效益最大化;通過對企業所得利潤進行財務分析,能夠得到企業的整體盈利水平,為企業決策管理者提供財務決策依據,為企業實現高盈利、高利潤提供重要保障。因此,財務分析能夠客觀地反映出企業的經濟實力。
3.3 提高風險預防和控制能力
企業市場運營過程中,面臨來自不同方面的壓力和挑戰,特別是隨著業務規模的不斷擴大,企業的資金風險相對集聚,而預防和規避資金風險的主要方法是財務分析。通過科學、全面的財務分析,歸納、總結出企業近期各類財務數據,從而對企業的經營狀況、發展趨勢有所了解,及時發現和解決企業面臨的財務問題,以此來達到防范財務風險的目的,為企業長期、可持續發展和健康運營提供重要保障。
3.4 實現管理的標準規范化
企業業務種類的不斷增多,業務范圍的進一步擴大,經濟活動范圍更廣、內容更為豐富,加大了財務管理工作難度。通過科學、全面的財務分析,能夠更加合理地分配資金,更加科學地利用資金。企業生產運營過程中,與財務相關的活動非常多,如原材料購買、產品研發加工、產品市場銷售、存貨管理、售后服務等,都需要產生成本費用。通過對每一個業務流程環節發生的經濟活動進行財務分析,能夠及時掌握資金運行情況,做到對每一個環節的動態化監管,有利于資金有效利用率的提高和財務管理的標準規范化[4]。
4 企業財務分析優化策略
4.1 重視財務分析工作
企業決策管理者作為企業的直接領導者和管理者,必須高度重視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為企業財務分析工作人員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并提供充分的人力、物力、財力保障,積極協調和組織各職能部門按照分工合作的原則,配合財務部門做好財務分析工作,充分發揮財務分析工作的支撐和保障作用。筆者認為,企業要建立財務分析長效工作機制,定期組織相關部門召開財務分析工作大會,并分析各階段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不斷汲取教訓、總結經驗,針對問題提出行之有效的改進措施。同時,要落實責任,明確各部門責任分工,將財務分析工作與部門及工作人員績效考核相掛鉤,切實保障財務分析工作上水平、增質量。
4.2 構建完善的財務指標體系
隨著市場外部環境的不斷變化,企業要結合自身發展實際和財務管理現狀,不斷優化內部業務結構,提高財務管理和運營水平。針對財務分析成果中存在的問題,認真剖析問題成因,提出改進和完善策略。同時,進一步健全企業財務指標體系,建立與企業實際相符的財務指標體系,將非財務指標與財務指標有機關聯起來,制定科學、可行的財務管理方法,不斷豐富財務指標體系內容,改變傳統單一的財務指標體系,注重財務指標成果的轉化和應用[5]。
4.3 提高財務分析工作人員綜合素養
企業財務管理離不開財務分析人員,隨著企業的持續發展,需要引進和培養更多的專業化、綜合型人才。同時,要對企業內部財務分析人員進行定期專業、系統化培訓,創造外出學習機會,通過實施“走出去、引進來”人才培養方案,不斷提高財務分析人員的專業技能和綜合素養。同時,定期邀請行業專家、學者蒞臨企業現場指導,針對企業財務分析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改進和完善建議,并對財務分析工作人員進行專業指導和系統培訓。從某種層面上來講,企業財務分析人員的技能和素養,直接決定了企業財務管理水平。因此,企業必須高度重視專業化、技能型、高素質財務分析人員的引進和培養。
5 結語
通過研究財務分析在財務管理中的重要作用,能夠清楚地認識到財務分析對財務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企業管理者要高度重視財務分析工作,將財務分析納入企業常規化工作,給予政策、資金、人才等支持和保障。唯有如此,才能從根本上提升企業運營管理、財務管理水平,為企業長期、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參 考 文 獻
[1]高永紅.財務分析在企業財務管理中的作用[J].科技資訊,2016,14(33):79-80.
[2]韋秀華.財務分析在企業財務管理中的作用研究[J].時代金融,2016(29):162,166.
[3]張帆.財務分析在企業財務管理中的作用研究[J].當代經濟,2016(12):110-111.
[4]馬海燕.論財務分析在企業財務管理中的作用[J].中國總會計師,2015(4):140-141.
[5]朱華建.中國企業財務管理能力體系構建與認證研究[D].大連:東北財經大學,2013.
[責任編輯:高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