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瑞
茍日新,日日新——新時代需要新動力。“發展是第一要務,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中國人民的創造精神正在前所未有地迸發出來”“只要13億多中國人民始終發揚這種偉大創造精神,我們就一定能夠創造出一個又一個人間奇跡”……2018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創新之重要。
乘風破浪潮頭立,揚帆起航正當時。全國人民正以實際行動發揚創造精神,推動我國日新月異向前發展,用共同奮斗迎接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
創新驅動的核心來自知識產權的助推。當前,知識產權競爭已成為比技術競爭、產品競爭、品牌競爭等層次更深、技術水平更高的競爭。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到2035年,將實現科技實力大幅躍升,躋身創新型國家前列。”
國家使命,河南擔當。近年來,河南省隨著知識產權強省試點省建設的不斷推進,增加創新要素供給以培育產業生態、增加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管理全鏈條融入產業內核的深度,為河南省底線創新驅動轉型升級、奮力實現知識產權強省戰略目標,以及區域科技創新中心的創建提供有力支撐。
截至2017年底,河南省專利申請量達119 243件、授權量達55 407件,同比分別增長26%和12.7%,增幅均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其中,鄭洛新自創區三市擁有有效發明專利18 552件,占河南省總量28 615件的65%,每萬人口擁有發明專利8.4件,遠高于河南省3.0件的平均水平;專利創新能力有效支撐了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和河南省知識產權強省建設的推進實施。
發明專利企業主體地位優勢明顯。發明專利申請在全部專利申請中的比例近30%,企業申請發明專利占發明專利申請總量的80.7%;企業獲權發明專利占全省發專利授權總量的近50%;企業擁有有效發明專利占全省有效發明專利總量的60%。2017年,河南省有3 273家企業申請發明專利,1 418家企業獲權發明專利,3 509家企業擁有發明專利,分別比2016年增長538家、78家、591家。
高校知識產權綜合能力提升專項行動成效顯著。2017年,全省189所高校申請專利16 528件,同比增長14.5%;全省143所高校獲權專利8 732件,同比增長7.7%;全省96所高校擁有發明專利6 279件,同比增長31%;分別比2016年增加40家、15家、13家,繼續保持了良好的增長勢頭。
河南省申請人向國外申請專利增勢強勁。在知識產權“走出去”戰略實施過程中,涌現了一批依靠知識產權參與國際競爭的知識產權優勢企業,帶動全省PCT國際專利申請量快速增長。截至2017年底,全省PCT國際專利申請達到232件,同比增長116.8%,受到社會廣泛關注。
高端布局知識產權強省試點省建設邁出堅實步伐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科技創新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科技本身有自己的規律。我們為什么要抓科技?一要向科技要規律,二要向科技要力量。”
2017年,河南省知識產權工作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五中”“六中”全會精神和黨的十九大報告精神,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新形勢下加快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的若干意見》(國發〔2015〕71號)和河南省人民政府《關于新形勢下加快知識產權強省建設的若干意見》(豫政〔2017〕17號)、《河南省建設支撐型知識產權強省試點省實施方案》(豫政〔2016〕66號)文件精神和決策部署,按照“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要求,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以提高知識產權質量和效益為中心,以深化知識產權領域各項改革為主線,著力發揮知識產權制度優勢,打好“四張牌”,加快推進“三區一群”建設,知識產權強省試點省建設高端布局邁出了堅實步伐。
布局之一:大力實施知識產權戰略,強省建設穩步扎實推進。2017年,河南省知識產權局不斷完善河南省知識產權局河南省知識產權戰略實施工作聯席會議制度,研究并代省委省政府起草《關于新形勢下加快知識產權強省建設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若干意見》),全面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的指示精神,著眼提升河南省創新驅動發展能力和產業核心競爭力,圍繞建設知識產權強省的大局,經全面系統的研究后提出了新形勢下,全省知識產權事業發展的總體要求、發展目標、主要任務以及保障措施,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省政府常務會議研究通過《若干意見》,并強調,要發揮知識產權制度供給和技術供給的雙重作用,加快塑造更多依靠創新驅動、更多發揮先發優勢的引領型發展。全省知識產權工作,從推進知識產權體制機制改革、促進知識產權創造運用、實行嚴格的知識產權保護、推動知識產權協調發展4個重點方面以及關鍵環節,全面構建了新形勢下知識產權強省建設的“四梁八柱”。印發《2017年河南省知識產權強省試點省建設推進計劃》,明確4個方面30項具體任務;聯合省直有關部門,研究制定《河南省知識產權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提出“知識產權+先進制造業”工程、“知識產權+現代農業”工程等7項知識產權重大專項工程和27項具體措施;突出創新驅動發展主線,出臺《河南省專利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提出7項重點任務與4項措施,為強省建設目標任務順利實現提供了有力保障。重點支持鄭洛新國家自創區和中國河南自貿區建設,研究制定《加強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專利創造運用保護暫行辦法》《加強中國(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知識產權工作的若干意見》,為加快推進自創區和自貿區建設提供配套政策保障。
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和高度重視知識產權工作,為深化全省知識產權重點領域改革,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能力,促進知識產權和經濟社會深度融合,全面提升河南省創新驅動發展能力和產業核心競爭力,奠定了面向未來加快發展的堅實基礎,開創了目標更明確、思路更清晰、措施更具體、全省一盤棋的知識產權強省建設新格局。
布局之二:全面實施專利質量提升工程,要求專利創造量質齊升。按照國家知識產權局“質量取勝、數量布局”的指導思想,圍繞專利的創造、申請、代理、保護以及運用等重要環節,出臺了一系列有針對性的措施,重點體現對發明專利授權的支持導向,由以往更多地促進專利數量增長向主要促進專利質量提升轉變。在繼續保持專利數量穩定增長的同時,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提高專利的質量上,穩增長、調結構、促轉型,努力實現專利領域的高水平創造、高質量申請。完善知識產權創造激勵政策。2017年6月21日,河南省人民政府第127次常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了《河南省專利獎勵辦法》。專利獎對高質量的專利創造具有較強的激勵和示范作用,省專利獎的設立是河南省知識產權強省建設的一項重大突破,形成了激勵發明創造、推動創新創業的良好氛圍。
積極落實高端布局,完善知識產權運用體系
河南落實知識產權的舉措密集出臺,建設知識產權試點省的征途快馬加鞭。
——積極完善知識產權運用體系,運營效益持續提高。
為充分發揮知識產權價值,全省知識產權系統進行了一系列新的實踐和探索,從搭建知識產權交易運營平臺、創新知識產權金融服務等方面著手,暢通知識產權價值實現渠道,培育知識產權運營新業態新模式,盤活用好知識產權資產,加速知識產權價值實現,提高知識產權運用綜合效益。
重點發展專利導航。加快發展國家專利導航(超硬材料)產業發展實驗區。該實驗區已累計簽約項目50余個,合同總投資350億元,引進域外境內資金超百億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11.7億元,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9.3億元,園區萬人口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達8.11件,有效引領了相關產業快速發展;省級專利導航實驗區快速發展,按照“知識產權優勢企業牽頭、全產業技術創新鏈條設計和一體化部署專利導航服務”的策略,瞄準金屬材料、軌道交通裝備、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生物醫藥等優勢主導產業和戰略性先導產業,布局建設省級專利導航實驗區18家,培育對象5家,累計支持資金1 800萬元,導航產業總產值超千億元。
——深入推進專利質押融資工作。獲批國家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重點推廣省,河南省知識產權局與省財政廳聯合出臺《河南省專利質押融資獎補項目管理辦法》,研究制定《關于推廣專利質押融資促進實體經濟發展的意見》;積極開展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巡講,組織銀企對接活動,全年巡講企業超300家,對接項目90項,累計征集企業專利質押融資需求756項,年度質押融資額15.5億元,比2016年翻了一番,涉及專利740件,平均每件專利質押金額達209.5萬元;近5年累計質押融資額達37.3億元,涉及專利2 027件,平均每件專利質押金額達184萬元。
——加快推進知識產權運營服務體系建設。設立河南省首支重點產業知識產權運營基金,以直接投資或設立子基金的方式投資支持河南省境內以超硬材料為主的新材料、電子信息、裝備制造等產業領域未上市知識產權企業和知識產權運營機構。目前,基金初期總規模已達3億元,有力地提升了河南省重點產業專利轉化運用能力;鄭州市獲批全國知識產權運營服務試點城市(全國僅8個),中央財政將給予2億元資金支持;依托河南省技術產權交易所,建設國家知識產權運營公共服務平臺金融創新(鄭州)試點平臺,探索開展知識產權交易市場試點工作;組織推薦141家單位成功入駐國家知識產權運營公共服務平臺。
——不斷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嚴保護”“同保護”局面逐漸形成。一年來,河南努力建立健全嚴格保護知識產權的政策體系和工作環境,著力解決知識產權維權過程中存在的舉證難、周期長、成本高、賠償低、效果差等問題,推動知識產權保護從不斷加強向全面從嚴轉變,依法保護權利人的合法權益,更好地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截至2017年底,全省共受理專利侵權假冒案件2 981件;其中,糾紛案件1 208件,假冒專利案件1 773件。初步形成了協調、順暢、高效的知識產權大保護工作格局,為知識產權強省、強市建設提供了有力的法制保障,知識產權保護社會滿意度持續提升。
大力提升全省知識產權服務能力
為了進一步做大做強知識產權服務業,推動知識產權服務與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和管理全面融合,積極推進各知識產權服務平臺建設。以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審查協作河南中心、國家知識產權服務業集聚發展示范區、國家知識產權創意產業園及國家專利導航產業發展實驗區建設為抓手,加大全省知識產權服務平臺及載體建設力度,不斷增強知識產權服務業發展后勁。
一是促進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專利審查協作河南中心(簡稱“審協河南中心”)全面建成入駐。2017年,審協河南中心正式入駐新址。目前,中心有正式職工達1 022人,其中,碩士以上學歷占95%,“211”和“985”院校占82%,成為河南省高層次人才的集聚地;年審發明專利8.4萬件、實用新型專利9.7萬件,有效緩解了國家專利審查壓力。
二是不斷提升國家知識產權創意產業園建設成效。目前入駐企業175家,從業人員達805人,為省內產業集聚區1 000余家制造企業提供服務,特別是中國鄭州(創意產業)知識產權快速維權中心、知識產權維權援助工作站、國家專利復審委第九巡回審理庭、鄭州中級人民法院知識產權巡回法庭、省知識產權社會法庭等公共服務載體的入駐,進一步完善了園區知識產權服務鏈條。
三是全面啟動鄭州國家知識產權服務業集聚發展示范區建設。服務集聚區正式獲批為示范區,制定上報了服務業集聚發展示范區建設方案,示范區建設全面鋪開。目前,集聚發展區固定資產總投資達200億元,集聚知識產權服務機構400余家,涵蓋知識產權代理、法律、信息等各種服務類型,有力帶動了知識產權服務業快速發展。
四是加快專利代理行業迅速發展。借助國家專利代理行業改革發展試點省建設的機遇,認真開展專利代理行業發展促進計劃及知識產權服務品牌機構培育工作,專利代理行業規模進一步壯大,年度新增專利代理機構15家、分支機構9家,全省累計擁有執業專利代理人259人,專利代理機構71家,其中,國家級知識產權服務機構60家,全國知識產權服務品牌機構5家。
五是全社會知識產權意識顯著增強,事業發展基礎不斷鞏固。加強知識產權宣傳,成功舉辦了“4·26”世界知識產權日、全國知識產權宣傳周及中國專利周等大型活動。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年度全省共組織召開各類培訓班近百期,培訓各類人員近萬人次,有效提升了社會的知識產權保護意識;特別是聯合省委組織部、中國知識產權培訓中心舉辦了第10次縣處級領導干部知識產權戰略研究班,反響強烈,10年來累計有700余名縣處級領導干部參加培訓。強化中小學生的知識產權普及教育,舉辦了首屆中小學知識產權創意大賽,開展了第一批省中小學知識產權普及教育示范基地建設,評定省級知識產權教育試點學校32所。繼續開展知識產權遠程教育培訓,2017年度平臺共新增學員7 517人,總在線學習新老學員34 653人,選課44 291人次。此外,借助電視、網絡、報刊等媒體,加強日常宣傳,通過網絡進行知識產權公益講座直播,推動形成“人人尊重知識產權、人人保護知識產權、人人從知識產權保護中受益”的良好社會氛圍。
當前知識產權工作存在的薄弱環節和深層次問題
知識產權政策體系的不斷完善和工作措施的不斷加強,較好地增強了全省自主創新能力,破解了長期困擾全省知識產權“運用和保護”被動薄弱的局面,并在經濟轉型升級中發揮了引領和支撐作用。對照各級領導對河南知識產權工作的新期待和知識產權事業發展的新要求,當前河南省知識產權工作仍存在不少薄弱環節和深層次問題。
一是知識產權保護不嚴,執法和處罰力度不大。知識產權保護不夠嚴格,侵權成本低,維權成本高,審理周期長,賠償額度低,難以起到威懾作用;專利行政執法力量薄弱,執法人員隊伍力量薄弱和執法條件嚴重缺乏與面廣量大且急劇上升的專利案件不相適應;執法手段軟弱,縣級專利執法主體空白脫節,整體處罰力度小,調解容易執行難;跨區域開展行政執法較難,跨區域、跨省市聯合執法機制有待進一步加強。
二是知識產權運用仍存在缺機制缺平臺問題。如近年來隨著河南省高校專利意識的提升,專利產出量大幅增長,如何解決專利轉移轉化收益分配的問題成為制約河南省高校專利運用的瓶頸;專利是專門的商業活動,而不是一般意義的科研管理,需要設立專門的機構進行管理,大部分高校、企業及科研單位缺少專門的知識產權管理部門;知識產權轉移轉化渠道不暢,擁有專利技術的一方與使用專利技術的一方溝通起來很不順暢,缺少溝通平臺,專利運營工作仍須加強。
三是知識產權供給水平偏低。河南省專利產出數量、質量與先進省(市)相比還有較大差距,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較低。據統計,河南省2017年專利申請量僅為全國第一名廣東省的19%,是江蘇省的23%,比中部第一名安徽省少了5.6萬件;河南省發明專利申請量占比為30%,低于全國平均水平5個百分點;截至2017年底,河南每萬人口擁有有效發明專利3.0件,在中部六省僅高于江西省,遠低于全國9.8件/萬人的平均水平。
上述問題的存在,既有工作理念上不適應深化改革要求的問題,也有體制機制上不適合發展需要的問題,還有工作方法上拘泥于慣常手段的問題,需要我們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逐個加以破解,推動知識產權事業更好發展。
河南知識產權乘時代東風,浩蕩前行
“科技創新本質上是人才驅動。”誰擁有一流的創新人才,誰就擁有了創新的優勢和主導權。
面對發展的新階段、新任務,面對科技創新領域的激烈競爭,河南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需要廣開進賢之路、廣納天下英才,以充分用好人才這個第一資源。
“在當前科學、技術、應用三者緊密融合、快速轉化的大趨勢下,企業不僅是科技成果轉化的承接者,更是原創性、基礎性、前沿性科學技術創新的主體。”建設知識產權強省、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亟待發揮企業在科學、技術、應用上的“直通車”優勢,加速培養更多領軍型、復合型、創新型青年科技人才。
“勇于創新,善于創新”——創新浪潮正在河南掀起,敢為天下先的勇氣和底氣越來越足。
2018年是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改革開放四十周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施“十三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全省知識產權工作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報告精神,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知識產權工作的重要指示和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加快知識產權強省建設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穩步推進知識產權戰略實施和知識產權強省建設,積極推動知識產權領域改革,深入實施專利質量提升工程,不斷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積極完善知識產權運用體系,提升知識產權服務能力,深化知識產權國際合作,強化事業發展基礎保障,為打造中西部地區知識產權高地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加快知識產權強省建設,強化統籌協調。充分發揮知識產權戰略實施工作聯席會的作用,推進落實關于新形勢下加快知識產權強省建設的若干意見、“十三五”河南省知識產權事業發展規劃等重大戰略部署。制定實施河南省知識產權戰略實施推進計劃和專利事業發展戰略推進計劃。完善強省建設配套政策,制定相應的實施方案和配套政策,完善落實機制,確保知識產權強省建設各項部署有效落實。構建知識產權驅動型創新生態體系,不斷完善以知識產權制度為核心的市場化配置創新資源的制度,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深化改革,提升知識產權綜合管理水平,借助國家知識產權局在河南布局的“三區一中心”載體平臺,積極探索推動在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進行開展綜合管理體制改革試點。
實施專利質量提升工程,提高知識產權供給能力。提升專利申請質量,優化專利考核評價指標體系,指導各省轄市設置合理的專利考核指標,積極推動將衡量專利質量的發明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及無費視撤率納入對縣區政府考核的重要指標。制定河南省專利實力評價指標體系,開展區域創新發展質量分析。加強對專利申請質量的監控,強化對非正常專利申請行為的監管。優化專利支撐政策,強化質量放管導向,促進專利質量穩步提升,突出專利獎的激勵和示范作用,大力培育高價值核心專利。
提升專利代理質量,加快專利代理服務標準化建設,強化執業培訓和專利代理機構績效考核,加快專利代理能力和服務水平提升,培育一批國內一流的專利代理服務機構。加強專利代理行業事中、事后監管,嚴厲打擊“掛證”、無資質代理和不正當競爭行為,重點整治代理提交非正常專利申請行為,對涉事機構進行約談懲戒。
嚴格知識產權行政執法,營造知識產權發展良好環境。深化執法協作機制,加強執法隊伍建設,建設執法強局,提升知識產權保護能力。繼續開展執法維權“護航”、打擊侵犯知識產權與制售假冒偽劣商品、電子商務領域、省市縣聯合專利執法維權等專項行動,加大重點領域、重點區域、重點行業、重點環節知識產權保護。推動建立知識產權失信主體聯合懲戒機制。在鄭洛新自主創新示范區建立知識產權侵權查處快速反應機制,在全省范圍內加大知識產權行政保護力度,依法快速處理專利糾紛,加快知識產權信用體系建設,強化對侵犯知識產權等失信行為的懲戒,營造知識產權支撐創新發展良好環境。構建體系完備的知識產權維權援助服務網絡。加快推動中國鄭州(創意產業)知識產權快速維權中心建設與運行,構建引領鄭州、面向河南、輻射中部的創意產業快速授權、確權、維權工作機制,助力國家中心城市建設。加快推進產業集聚區維權援助工作站建設,對重大及涉外知識產權案件加大維權援助力度,提升企業重大及涉外知識產權糾紛應對處置能力。
加強知識產權運營體系建設,提升知識產權轉化運用效能。推進中部知識產權運營中心建設,加速創新成果向現實生產力的轉化運用。創新知識產權金融服務,完善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政策,支持商業銀行和證券、保險等機構廣泛參與知識產權金融服務,探索開展專利保險和知識產權證券化工作,開展知識產權證券化試點。深入實施專利導航工程,依托電子信息、裝備制造、生物制藥、新材料等重點發展產業集聚區,推進省級專利導航產業發展實驗區建設,推動形成若干基于專利競爭優勢的產業集群。鼓勵企業開展海外專利布局,拓展國際市場。加強重點產業知識產權運營基金的監管,引導基金合理布局。深入推進知識產權評議工作,制定出臺知識產權評議政策,規范評議范圍和程序,加強知識產權評議工作的管理。圍繞河南裝備制造、食品、新材料、生物制藥等重點產業,開展知識產權評議試點工作。
加快培育發展知識產權服務業,促進知識產權與經濟社會發展深度融合。加大品牌服務機構培育力度,在代理服務、法律服務、信息服務等服務領域分級分類選取一批機構進行重點培育,引導知識產權服務機構開展特色化、高端化、國際化服務,培育一批省級知識產權服務品牌機構。推進國家知識產權服務業集聚發展示范區建設,按照示范區建設方案要求,完善集聚區服務業發展有關政策,吸引國內外知識產權高端服務機構進駐;組織開展供需對接,鼓勵和引導知識產權服務機構為鄭洛新自主創新示范區、省內產業集聚區企業和產業發展提供專業服務;整合各種類型知識產權服務資源,完善知識產權服務鏈,繁榮知識產權服務市場;探索開展省級知識產權服務業集聚發展試驗區建設。
以往全省知識產權工作實現了又好又快發展,也為河南省建設知識產權強省試點省奠定了堅實的基礎。2018年,全省將以十九大精神為指引,以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和知識產權強省試點省建設為抓手,努力開創知識產權事業發展新局面。
唯改革者進,唯創新者強,唯改革創新者勝。乘著新時代的浩蕩東風,匯聚各方力量,讓創新真正成為第一動力,我們一定能跑出河南知識產權“加速度”,推動中原知識產權事業日新月異向前發展,為中原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促進中原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大踏步走向世界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