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鑫



服裝設計的相關理論概述
服裝設計的概念。肖瓊瓊教授認為服裝設計是以服裝為對象,使用恰當的設計語言、設計方法和原理完成整個著裝狀態的創造過程。也有學者將服裝設計定位為:“以線條、色彩或者其他方式構成的有審美意義的平面或立體的藝術作品”。前者把服裝設計視為一種實踐活動,后者則是根據《著作權法》與《著作權法實施條例》中有關著作權客體規定而下的定義。本文的論述對象既包括作為作品的服裝設計,又包括實踐活動中的服裝設計。
服裝設計的基本元素。服裝的材質、色彩、款式、結構和制作工藝等多方面的綜合協調才能構成服裝整體的視覺美感,任何一個要素的缺失都可能搭配不出一個較為完整的服裝設計。而在這些要素中,款式、色彩、面料在設計中占據主導地位,所以被稱為服裝設計中的三大要素。
一是服裝款式設計。服裝的廓形、細節樣式和細節設計是服裝款式設計的組成部分。服裝廓形是服裝造型的第一視覺要素,消費者對服裝的第一印象往往都來源于服裝廓形。常見的服裝廓形有A型、H型、X型、T型,服裝廓形的主要設計視點為肩、腰、臀、擺。通過不同的廓形設計可以把握服裝設計的基本造型,這也是服裝外部設計最基本的特征。細節樣式也即服裝分部設計又被稱為服裝的內部結構設計,包括服裝的領子、門襟、衣袖、口袋和腰部等部位的造型設計。分部是對廓形設計的細化,除了具有一定的實用性功能,還具有很強的裝飾性。出神入化的分部設計不僅可以契合服裝所要表達的思想和主題甚至可以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廓形設計是對服裝的整體結構設計,分部設計是細化的內部結構設計,而細節設計就是局部造型設計。細節設計的主要對象是廓形內的零部件及邊緣形狀和內部結構的形狀,包括服裝的裁剪細節;增加裝飾性東西;特殊處理邊角的裝飾等。服裝細節設計不僅可以增強整體的美感,提升視覺效果,還可以提高服裝的功能性和實用性。
二是服裝色彩設計。服裝設計師在設計服裝時對顏色的選擇和消費者在挑選衣服時對顏色選擇的著眼點不同,仿制服裝的商家與他們則更是不同。服裝設計師所要考慮的是不同的色彩傳達的信息不同,體現出的感情也不同,最終挑選的顏色是最能表達作者靈感的。消費者在看上某一款式的服裝后,在挑選顏色時大多思考的是哪種顏色更適合自己。商家為迎合消費者則根據每年的流行趨向不同,仿制最受歡迎的顏色的衣服,為其帶來豐厚的經濟利益,不同角色對顏色的選擇大為不同,充分地傳達著人類的思想感情。
三是服裝材質設計。服裝的功能從遠古時期的御寒和保暖,發展到現代的展示個性,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而制作服裝所用的材料也從動物的皮毛發展到現代的棉麻、絲織品及各種化學纖維品。服裝材料是服裝設計師靈感和思想的載體,其既可以用于局部設計也可以用于整體設計。設計師通過對服裝材料的二次設計可以賦予整個服裝設計新的面貌,激活其靈魂。
四是服裝設計的方法與步驟。服裝設計雖然是服裝設計師靈感迸發的產物,但其從思考到設計完成都要遵循一定的設計方法和流程才能達到比較理想的效果。一般服裝設計流程包括分析、準備、構思、實施和整合等五個階段。在分析階段和構思階段設計師都要先確立思想層面的因素,如服裝的創意點、主題風格等。其后才是造型與色彩、面料輔料、配件等。即思想在前而表達在后。
傳統版權中相似性界定的理論解讀
西班牙學者Delia Lypzic(德利婭·利普??耍┰f:“在版權領域中,獨創性存在于創意或個人特征的表達或表達形式,哪怕這種獨創性和創意的分量十分微小?!豹殑撔院蛣撛煨允且粋€著作權作品的核心思想,是其靈魂。但著作權法不能保護抽象的思想、觀念、技術、制度、操作方法,而只能保護以文本、音樂、藝術等有形的方式對思想的表達。王遷教授認為:著作權法只保護其中符合獨創性要求的特定的智力成果。此處的智力成果當然是指以有形的方式對思想進行的表達?!杜c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定》(簡稱《TRIPS協議》)第九條第二款明確規定:版權保護應延及表達而不是思想、技術、過程或數學概念等。明確著作權應保護表達而不是思想,即“思想—表達二分法”原則。“思想—表達二分法”原則也是目前各國都能接受的版權法的基本原則。既然著作權不保護思想,而只保護對思想的表達,那么,思想和表達的分界線在哪里?法律法規沒有統一的規定,學者們也沒有統一的定論。
美國著名的漢德法官在1930年判決的Nichols V. Universal Pictures Corporation(尼克斯訴環球影業公司)案中提出了用抽象概括的方法來尋找“思想與表達”之間的界限。王遷教授用這種方法對小說及戲劇類作品抽象出一個從具體細節到主題思想的由下至上的“金字塔”形結構。在金字塔底端的具體細節到頂層的主題思想的漸進過程中,越來越多的具體因素被一層層剝離。每剝離一層都會有一條分界線,在諸多分界線中總會有一條分界線可以劃開思想與表達。那么,我們可否用這種“抽象概括”的原理和“金字塔”式的分界線來界定服裝的相似性呢?
作品相似性在服裝設計中的重構
第一,服裝是設計靈感的表達。設計師在藝術設計過程中從某些事物上得到瞬間啟發,突然出現情緒激動、思維迸發、取得頓悟的精神現象是獲得靈感的表現。巴黎高級時裝設計師克里斯蒂昂·迪奧爾說:“凡是我所知道的,我所看到的,我所聽到的,我的存在的一切,都可以歸結到衣裳上去。”服裝設計師把自己瞬間領悟的啟發或腦海中的思想通過服裝的風格、款式、面料及材質表現出來,就是思想向表達轉向的過程,衣服上的一粒紐扣不能表現出這款服裝的整體風格,基本款式不能完整體現作者思想,只有將服裝上的所有要素有機地綜合起來,才是設計靈感的完美表達。
第二,服裝相似性對比的“金字塔”。事實上,對于一款服裝而言,能劃入到“思想”范圍內的絕不只是這款服裝的靈感。從細枝末節的裁剪處到完整的服裝成品,可以抽象為一個由下至上的“金字塔”形的結構(參見圖1)。服裝設計師設計服裝是從思想到表達逐漸具體化的一個過程,而進行相似性分析則是從表達到思想的逐漸抽象過程。從金字塔底端的服裝第一視覺要素(廓形)到金字塔頂端的完整成衣,可以有一個不斷填充對比的過程??梢允紫葘Α敖鹱炙弊畹锥说目钍嚼芜M行相似性比較,接著對內部結構設計進行比較,然后對局部造型設計進行對比,按照這種方法和順序最終對整體服裝進行對比,也即達到了金字塔的頂點——成衣。在這一從“金字塔”底端到頂層的漸進過程中,隨著對比因素的增多和對比程度的提高,越來越多服裝元素被容納進來,服裝的相似性也越來越強。而在由下至上的遞進關系中,被比較的服裝元素相對于前一層次相似性弱,相對于后一層次卻可能相似性強。在“金字塔”底層和“頂端”之間,總會存在一片思想和表達的界限比較模糊的地帶,在這一片區域內思想與表達難以區分。在這片區域之下,相似性較弱,可歸于不受《著作權法》保護的“思想”。而在這片區域之上,相似性強可歸于受保護的“表達”。如果仿版服裝只與這片區域之上或這片區域之下的服裝元素相似,并不會造成兩款服裝相似性極強的現象,也不會構成對著作權的侵犯;但如果仿版服裝同時與這片區域之上和這片區域之下的元素相似,則兩款服裝在視覺上就具有極強的相似性,極有可能造成侵權。在此值得注意的兩個問題是:第一,在進行相似性對比時,應當以一般人對服裝的著眼點為依據,將服裝元素逐個地加入對比行列進行相似性對比。這樣有助于清晰地比較出相似性的強弱,切不可盲目隨意地打亂順序。第二,“金字塔”由下至上既是對服裝要素不斷填充的過程,也是對服裝思想不斷抽象的過程,在比較過程中不宜混淆。
第三,以“金字塔”理論分析棒球服的相似性。棒球服(參見圖2)起源于美國,是棒球文化的衍生品。原始的運動裝Baseball uniform(棒球服)是完整的一套,包括棒球帽、衫、褲,鞋、襪和手套。隨著棒球服流行的擴散和受眾群體的增多,棒球上衣也即棒球服最受青睞,逐漸成為經典。
棒球服與夾克的基本版型十分相似,都是主體線條以寬松類廓形為主,尺寸、長度一般不過臀圍線,是一種衣長較短、胸圍寬松、袖口緊、下擺緊式樣的夾克式上衣。
圖3和圖4中的兩款棒球服的款式基本相似,但棒球服的歷史可追溯至19世紀,這種夾克式款式也早已流入公眾領域,所以這是表達而不是思想。圖2和圖3中兩件棒球服分部設計中的口袋都屬于斜插縫內袋設計,但口袋的傾斜程度不同。圖3口袋的位置更與傳統的棒球服一致,而圖4口袋的傾斜度接近90度,與服裝的整體花紋相協調。這一微小的變化已經進入了思想與表達的模糊地帶了。在細節方面,圖3的“A字母補丁貼”與圖4的“AML GIRL”完全不同,這與服裝整體色彩搭配息息相關,而圖3和圖4的色彩完全不同。受棒球制度風格的影響(棒球上衣和內襯的顏色不同),上身主體顏色和傳統棒球服的袖管顏色一般是不一致的,而且主要以涇渭分明的撞色為主,圖3就是黑白撞色,彰顯出輕便、時尚的特點。但圖4并沒有完全遵循傳統的設計思路,主體顏色與袖管的顏色并沒有形成強烈對比的視覺效果,反而灰色與彩色搭配出協調之感,而亂中有序的彩條讓人眼前一亮感到青春活潑,富有朝氣。在這兩件棒球服中,色彩應當完全納入思想行列。因此,個人認為圖3和圖4中的棒球服相似度較低,所表達的思想也不相同,圖3屬于較為經典的棒球服而圖4則是對傳統棒球服的創新。
針對版權視角下服裝設計相似性認定的建議
法律是社會發展的產物,法律的滯后性也決定了法律只能規定已有的社會問題。目前我國的法律法規還沒有對服裝設計侵權問題做出明確規定。但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服裝設計侵權案件會越來越多。當這些案件鋪天蓋地般的席卷而來時,司法界只依據《著作權法》現有規定難以做出公平的判決。而根據筆者以上提出的理論,對服裝的相似性強弱做出判斷,并以此作為判案依據有利于保障當事人的利益,促進社會經濟發展,鼓勵創新。
(作者單位:河南科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