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
摘要:國民體質發展是我國歷來重視的一項社會工程,國民體質關系到未來人的要素體現價值,事關以人為本的可持續性事業的全面開展,因此值得重視。國民體質發展經歷了諸多變化,呈現出從基礎化設施建設為主的硬件實施到軟文化與硬件結合的發展變化規律。本文就此展開論述。
關鍵詞:國民體質;發展;健康
保障國民體質發展事業健康發展是國家做出的一項重大戰略部署,也是各級政府、各有關部門的重要工作。國民體質發展事業關系到人民體質的增強、健康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質量的改善,責任重大,任務艱巨。我們一定會緊緊抓住難得的歷史機遇,堅定信心,扎實工作,進一步推動其科學、全面、健康發展。
一、我國國民體質現狀概述
我國從1992年開始正式將國民體質納入國家規劃之中,通過政府牽頭建設、民營企業帶頭運作,對國民體質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國民體質是一個廣泛的概念,泛指國民身體素質、心理素質、生理素質等一系列指標的總和。國民體質通常和體育運動相提并論。本文認為國民體質和體育運動有著很大的區別,它更多的具有人文意味,而體育運動現在逐漸的轉向商業化和市場化。準確的說,國民體質事業包涵了體育事業,不能相提并論。
二、我國國民體質發展的變化規律分析
國民體質發展經歷了兩個階段,一是傳統的以硬件為主的國民體質建設。這個階段大致是從上世紀六十年代至九十年代,主要通過建設民用體育館、公共活動室、操場、體育場等項目來促進人們的體育健身運動。這時期大體由政府主導,具有很強的國營色彩。
第二階段大致是從九十年代至今,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多的私營企業開始對此項目產生興趣,再加上國家政策文件的支持,城鎮化水平的不斷提高,國民體質發展開始轉向了硬件設施和軟實力結合的發展道路。主要內容分為兩部分,一是住宅小區的國民體質建設,二是公共場所的建設,這兩者是互有聯系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達到公共資源共享。
三、我國國民體質發展的變化趨勢
(一)加強實踐層面的研究和推廣
從現有相關應用性研究看,中國對構建國家、地區和省域層面“國民體質建設體系”的成果不多,數量十分有限,而在具體的細節處理方面大多無法銜接,尤其在軟件方面更是有很多缺陷。在硬件設施方面,已經邁出了堅實的步伐,但是在有效的使用率上面卻存在著很大的問題。同時,研究成果多圍繞“國民體質建設體系”框架的構建展開,而關于“國民體質建設體系”建設的研究成果則較少,針對青少年群體體質發展建設的研究則更缺少。本文認為要想加強國民體質的建設和未來發展,必須做好長期戰略計劃和中期推廣計劃以及短期目標分解計劃,結合各地資源優勢和文化背景,有針對性的開展國民體質培養計劃,做好長期的有耐心的準備工作,注重實踐成果,并將這種實踐成果轉化成有效的樣本,讓其具有可復制性和推廣性。國民體質不是一朝一夕養成的,而是一項長期的戰略計劃,對于未來國家發展和經濟建設具有重要的意義。
(二)解決國民體質資源公平發展缺失問題
筆者認為,要對公平進行等級劃分,依據有限制性的條件指標去劃分,然后按照等級去管理,將公平定量和定性。筆者偏重于定量劃分,因為國民體質資源公平發展等級的定量指標,可以體現為具體的數據,這樣具有可靠性和可操作性,而定性指標雖然更接近實際,但是容易陷入主觀性的判斷當中,而且確立一個統一的定性指標標準,也是難度頗大。因此筆者認為,進行國民體質資源公平發展指數劃分、建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指標等等舉措,可以一定程度上對國民體質資源公平發展缺失問題,起到制約。
(三)進一步做到市場的開放
國民體質發展資源分配公平是和諧社會的基本要求,國民體質發展資源分為體育重要戰略物質和一般體質建設資源,后者屬于全名共有,如果喪失了公平性,就很難讓其他人享有社會發展的積極成果,這就違反了和諧社會的宗旨,不利于社會經濟的良性發展。國民體質發展資源的分配公平事關社會公正,十九大召開后,進一步強調了國民體質資源公平發展正義的根本原則,將國民體質資源公平發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納入了日后的社會管理機制建設當中,最終目的是為了保障所有人都能享受改革開放的成果,享有各類國民體質資源的公平分配權利,這才是構建和諧社會的治本之道。所以說,對國民體質發展資源這樣的傳統壟斷性行業必須要進行改革,加快市場化的引入機制,對壟斷收益進合理分配,對相關行業產生的利潤要進行再分配,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這類棘手的問題。
四、結語
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建國以來一直堅持用馬克思主義理論指導國家、社會的建設,加強國民體質建設、加強國民體質體系發展最適合中國的國情環境。在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隨著我國國民素質的不斷增強,文化事業的蓬勃發展,電腦科技技術的快速應用,未知因素和變量因素不斷增加,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帶來了諸多挑戰。在倡導和諧社會和小康社會的今天,如何加強國民體質發展,對于未來人的培養和全面發展具有積極的意義和作用。
參考文獻:
[1]唐東陽,等.專業體育院校體育教育專業就業面臨的挑戰與機遇[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11,30 (2).
[2]蔡琳,等.冬季特色體育課程資源開發渠道與優化策略——以黑龍江省為例[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0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