貢興滿 韶關學院體育學院
韶關學院開展拓展訓練課程已經有了多年的歷史,并且拓展訓練課程已經在提升高校學生身體能力、培養高校學生心理健康等方面發揮了其他課程無法達到的教育教學效果。然而,雖然韶關學院拓展訓練課程取得了較好的教育教學效果,但是在其發展過程中也存在著一些問題,比如,教師的綜合素質不高;拓展訓練項目設置有待優化;為此,必須要創新拓展訓練的教學方法,以此來解決拓展訓練中存在的問題[1]。將“體驗、分享、交流、應用—拓展訓練課程新探索”作為拓展訓練課程改革方向,將經驗分享式教學方法巧妙的融入其中,以此來更好的提升拓展訓練課程水平,使高校學生在拓展訓練中更好的學習和分享知識。本文主要深入研究和分析了經驗分享對拓展訓練課程水平提升的指導意義。
當前,高校在開展拓展訓練課程時要樹立科學的教育教學目標,以此來培養出綜合性的高素質人才。在培訓高校學生理論知識的同時還要提高他們的身體素質,提高高校學生的綜合素養。因此高校要充分利用拓展訓練課程,從而為高校學生提供一個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提升他們的綜合素養。經驗分形式教學充分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教育教學原則,在具體的拓展訓練教學活動當中,首先要為學生創造實踐機會,讓學生深入實踐去探索和發現知識,在這個過程中不斷的讓學生進行反思和交流,團結協作,從而共同進步[2]。
高校拓展訓練課程的主體是學生,而教師主要是學生的引導者和服務者,引導學生更好的參與拓展訓練活動,從而在活動中不斷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經驗分享式教學充分體現出了我國新課程改革“以人為本”的教育教學原則,在拓展訓練活動中,它始終秉承著以學生為教育教學活動中心,尊重每一位學生,依靠每一位學生,從而有效的調動起學生的參與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參與意識,進而在活動中不斷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挖掘學生的學習潛力[3]。除此以外,經驗分享式教學方法還能夠有效的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提升學生的表達水平,從而使他們更好的將自己的學習經驗表達出來,與其余學生共同分享,進而使他們相互交流和溝通,共同分享經驗和教訓,以此為基礎充分吸收和借鑒他人成功的優秀經驗,為我所用。
將經驗分享式教育教學方法巧妙的應用到高校拓展訓練課程當中,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我國高校拓展訓練課程的教學內容以及授課方式。在具體高校拓展訓練教育教學活動當中,理論課一般都是采用多媒體教學,利用多媒體可以進行集中授課,這樣既節省了拓展訓練教學開支,同時還能夠有效的提高拓展訓練課程教育教學質量。其實踐課主要采取的是分班制,運用體驗、分享、交流、應用的教育教學流程,轉變了傳統的拓展訓練授課方式,從而給高校學生營造出了一個生動、活潑的學習氛圍,進而有效的增加了高校師生之間的互動性[4]。其中體驗就是指學生參與到拓展訓練活動當中,在活動中進行觀察和體驗;分享就是指讓參與者也就是高校學生或者拓展訓練活動的組織者分享他們的參加活動的感覺或者自身的觀察結果;交流就是指讓活動成員進行交流和探討;整合也就是總結出活動的原則或者是歸納提出精華,以此來幫助活動成員進一步定義和認清體驗中得來的結果;最后是應用,所謂應用就是指幫助學生把活動中學習和收獲的知識應用到具體的生活學習當中,以此來幫助自己更好的學習和成長[5]。通過這一些列的教育教學流程,能夠有效的幫助教學開展教育教學活動,從而提高教師拓展訓練課程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
拓展訓練課程改革項具有一定基礎的,甚至可以說是有一定優勢的。從主觀角度講,拓展訓練課程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著學生的參與學習.將經驗分享式教育教學方法融入到拓展訓練課程當中,既能夠有效的提升拓展訓練的教育教學質量,又能夠提高教育教學效率,培養高校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發散性思維,提升他們的創造性思維,從而使師生雙方更好的利用各自經驗的來學習和掌握知識,提升自身的綜合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