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帆 上海海洋大學
游泳是人類憑借自身肢體動作,在水中活動或前進的一種技能。與其它體育運動不同的是,游泳活動是在與人類生存環境完全不同的水環境中進行的,這也使得游泳不僅是一種體育運動,更是一種生存技能,因此世界上許多國家和地區都將游泳作為青少年學生和大學生必修的運動項目。除此之外,游泳同時也能夠鍛煉和培養學生的意志品質。初學游泳時,必須要克服恐水、害怕的心理障礙;而長期從事游泳活動,就必須要做到不怕苦、不怕累、不怕冷;在公開水域中進行游泳活動,沒有勇敢頑強的拼搏精神和堅強的意志力,是無法堅持到底的。因此,長期參與游泳活動,可以鍛煉學生的意志品質,培養學生勇敢頑強、吃苦耐勞、不怕困難的精神,而這些剛好與高校思政育人工作的目標相吻合。本研究旨在將我校游泳運動與學生思政工作相結合,試圖了解體育活動對學生思想政治的影響。
我校自建校辦學之日起,一直把體育育人作為重要的教育理念并一直貫徹至今。建校伊始,學校周圍的護校小浜、隨塘河、黃浦江等,是學生們學習和鍛煉游泳技能常去的地方。作為全國最早的水產類高等院校,我校相關專業對學生的游泳技能有著硬性的要求,如早期的漁撈科規定學生在入學時需要進行游泳技能測試,未通過測試者不能就讀該專業;現今,我校海洋漁業、海洋科學、海洋環境等專業將游泳作為學生的必修課程。上世紀50年代,為響應國家體委《關于積極開展暑假學生體育活動的通知》,在校領導和老師們的努力下,我校成立了游泳隊。從組建至今,我校游泳隊在市、全國比賽的賽場上多次奪冠,取得了許許多多優秀的成績和名次,游泳也因此成為了我校海洋特色體育發展的重點項目。
游泳不僅滿足了我校學生的專業需要,還強健了學生的身體,更為重要的是,它對我校培養更優秀的海洋人才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學生們通過參與游泳學習和訓練,通過在水中的拼搏和奮斗,塑造了良好的人格品質,而這種品質,是成為精英人才必不可少的素質。
從我校游泳發展至今的歷史來看,每一位參與的學生都不曾因游泳而拖累學業,相反的,正是因為他們參與了游泳的學習和訓練活動,反而使他們變得更為優秀。作為涉海類院校,我校相關專業的學生通過學習掌握游泳技術,使他們在專業領域的學習和研究期間的生命安全有了保障,進而能夠全身心的投入到學業當中去,使他們的專業能力得到充分的發揮,從為他們在該領域獲得成功打下基礎。而在學習游泳的過程中,學生也能夠體會到“從無到有”、“從恐懼到征服”的奮斗精神和成就感,對于學生而言,這份源于自身努力而來的滿足感,會為他們帶來自信和勇氣,而這自信和勇氣無形之中也會影響他們在專業學習中的表現,能夠促使他們在學業中不怕難題、勇于攻克難關,從而樹立“勇于面對困難”的正確的思想認識。
正是由于我校師生的不懼艱難和堅持不懈,游泳運動才得以傳承。有條件時堅持游泳,沒條件時就創造條件繼續堅持游泳。在我校發展的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學生參與游泳活動的場所都是借用外單位的,尤其是參加游泳訓練的學生,不僅要保證完成自己的學業,還要在學習之余堅持到外單位參加游泳訓練,在高強度的體能練習要求之上,更有著對學生意志的要求。因此,堅持參加游泳訓練對這些學生來說不僅是身體上的磨練,更是精神上的歷練,他們通過參加游泳訓練,增強了自己的意志力,使自己能夠頑強的面對身體和精神上的雙重挑戰,而這種頑強的意志品質,是塑造優秀健全人格必不可少的一種素質,也是一種極為優秀的思想品質。
學生通過參與各種游泳活動,能夠了解和實踐“團結協作意識”和“集體主義精神”。尤其是我校游泳隊的學生,正是他們團結奮進的凝聚力,才取得了一個又一個的優秀成績。他們在泳池碧波中建立起來的、超越一般同學情誼的隊友之情更加尤為珍貴。學生通過游泳訓練和組隊參賽,懂得如何處理好學習、訓練、比賽之間的人、事關系,也懂得了無論在何時,個人的力量終究不如集體的力量強大,從而使學生的集體主義精神得到培養,也促進了自身健全的人格品質。
近年來,我校積極發展體育教育本質的育人功能,確立了海洋特色體育教育的發展方向,建設了海洋特色運動育人平臺,將游泳教學、游泳隊訓練列為重點試點項目,為我校游泳項目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契機,也為培養更多的優秀人才奠定了基礎。學生通過參與游泳活動,繼承和發揚了我校“勤樸忠實”的校訓精神,展現出他們堅忍不拔、頑強拼搏、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和奮發圖強、為校爭光的無私奉獻精神,以及團結協作、顧全大局的團隊協作意識和集體主義精神;同時,也使他們養成了勇敢自信、認真做事、吃苦耐勞、銳意進取、不怕困難的優秀作風,對他們形成優秀的思想品質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因此,我們應更好的利用體育活動,對學生進行引導,從而促使他們形成更加優秀的思想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