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彪(湖北省十堰市人民小學,湖北 十堰 442000)
改革開放以來,伴隨著我國國民經濟水平的快速提升與國家多項基礎事業的建設,教育工作開始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為打造出適應現代社會發展需求的綜合性人才,各級政府及教育部門開始提出素質教育改革。德智體美勞成為評判現代復合型人才的五項指標。美術教育不僅能夠培養學生的發現美、感受美和體悟美的“眼睛”,增強學生的審美能力,更可以通過一系列的美術欣賞和創作活動提升學生的創新性和想象力,形成積極正向的價值觀、人生觀等。基于此,美術教育開始納入我國正式的學校教育系統之中。小學美術教育是小學生認識世界的一扇窗子,也是教師了解小學生內心想法的一道門。小學美術教師應加強對于美術教育活動的重視程度,緊跟時代變化,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變革并創新小學美術教育。
與國際發達國家相比,現代化的小學美術教育在我國起步較晚,發展時間較短,現狀也并不成熟,仍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不足。現代社會變化速度極快,以往的小學美術教育模式往往難以與社會發展保持一致,因此,學校及其美術教師必須緊跟時代發展,系統性分析新課程標準,并在相關理念的指導下,充分發現現階段我國小學美術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具體來說,即學校及其美術教師對小學美術教育的認識并不充分,小學美術教育的主體工功能并未有效發揮,美術教育工具及其相關資源短缺,學校與家長盲目追求成績和美術技能。與此同時,美術教育作為一項需要諸多輔助工具和資源的科目,其在不同地區或城鄉之間存在著一定的失衡問題。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我國整體的小學美術教育水平。
由于小學生年齡較少,心智并不成熟,理解能力也往往存在著一定的限制,因此,小學美術教師在進行講授時務必選用恰當的方式。新課程改革強調了小學美術教育應培養小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動手能力。因此,小學美術教育必須創新教學方式,具體可通過以下三種方式達到。首先,積極引入或借用現代化的教學工具,如多媒體、標本等。這使得學生能夠更加直接的觀看課件或美術作品,從而直觀的感受到藝術之美。現代化的教學工具也有益于為教學過程營造出良好的教學氛圍,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其次,恰當采用游戲教學法。小學生的年齡較小,好動性較強,這既是小學生學習的弱點,但也可以通過妥善利用而轉變為優勢。教師可將教學活動設計為一定的游戲形式,從而在最大程度上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增進學生對于美術教育的深入理解。最后,開設校園主題美術節。美術節是發生在整個校園內的重大活動,教師可動員小學生積極參與,從而促進小學生充分調動自身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進行繪畫。同時,校園美術節的開辦必將經歷較長的一段時間,教師與學生可加強彼此間的溝通聯系,從而拉近師生間的關系。
素質教育強調了學生的德育與美育,二者并不是獨立的兩個個體,而是彼此關聯的。小學美術教師可通過在美術教育活動中加入德育的要素,而促進學生對于美術的深入理解,從而對小學生審美、創新和價值觀的形成造成更加深遠的影響。與此同時,小學美術教師還應從小學生的具體生活環境出發,從實際的生活環境中選材,將美術知識學習、技能培養以及美好思想的形成同步融入到小學教學之中,增強小學生對于對于藝術創造的理解,欣賞真、善、美,成為高素質的現代化人才。
教學評價是對學生對于教學內容的理解程度和掌握程度的綜合性評價,可在較大程度上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態度,因此,小學美術教師應積極運用鼓勵性的評價方式。對學生的美術作品進行鼓勵性評價是尊重學生的勞動成果,促進學生審美的可持續發展,促進美術課程改革與創新的重要環節。不論是在學生觀察作品的初始階段,還是已完成美術作品,教師都應當給予指導,適當給予學生激勵和鼓舞,讓學生獲得成就感。
綜上,在新課程理念下進行小學美術教育改革和創新,應充分利用有限的校內校外資源,最大限度地加強小學生藝術氣質的培養,豐富其精神世界,提升其自我價值和幸福感,讓其成為集才干、內涵、修養于一身的新時代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