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澎
摘要: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深入,國際經濟與貿易合作的日益頻繁,國際經濟與貿易對我國環境的影響日益凸顯出來。基于此,本文將針對國際經濟貿易對我國環境的有利以及不利影響進行分析,進而提出提高高新技術產業對外貿易的比例、擴展貿易空間推進市場多元化、加強國際貿易法律的保護以及發展綠色經濟貿易等四項應對策略。希望對我國經濟與貿易的可持續發展有所幫助。
關鍵詞:國際經濟與貿易;經濟環境;整合資本;綠色經濟;貿易空間
國際經濟與貿易為我國的經濟帶來了蓬勃的發展。現階段,國際經濟與貿易對我國的資本整合、生產率的提高、貿易的多元化以及企業管理方面有著積極的意義,同時也引起了我國在外資引入、積極波動、貿易整體、市場融合等方面的困難。但是,現階段,我國的經濟發展在參與國際經濟與貿易的過程中還存在著很多問題,所以本文針對國際經濟與貿易對我國環境的影響和對策的研究是很有現實意義的。
一、國際經濟與貿易對我國環境的影響
(一)有利影晌
1.整合現有資本
國際經濟與貿易促進了我國現有資本的整合。國際經濟與貿易對我國的經濟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而為了適應國經濟與貿易的發展,形成健康的、可持續的發展,我國就必須加強進行生產力量的整合,在國際貿易的過程中,進行國內外產品、經營模式等的比較,在發展過程中尋找不足,并及時改進。如此一來,我國的資本整合能力有了明顯的提高,生產模式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優化,保證了我國產品的質量,減少了資本的浪費,促進了我國經濟與貿易的發展。例如,我國東南沿海地區的貿易發展狀況。我國的東南沿海地區以勞動密集型產業為主,為了適應國際經濟與貿易的發展,進行了資本的優化與整合,提升了其核心的競爭力,從而促進了其經濟的有效發展。
2.提高產品生產率
國際經濟與貿易的發展有效地提高了我國產品的生產效率。一方面,國際經濟與貿易為我國的企業提供了更為廣闊的市場。沒有國際貿易合作的企業,往往只局限于國內的市場,其產品的生產只是為了滿足國內的需求,產品生產量相對穩定,經濟利益的趨于平穩,但是在國際經濟與貿易的背景下,我國的產業開辟了更為遼闊的市場,產品的需求大大增加,之前的產量已經滿足不了當前的需求,從而促使了產量的大幅度增加。另一個方面,國際經濟與貿易為我國的企業帶來了更為先進的技術。傳統的生產技術生產效率偏低,生產成本較大。而國際經濟與貿易過程中貿易區外企的建設、先進技術的引入,為我國企業的生產技術改進帶來的條件,促進了生產技術的改進,從而提高了我國產品的生產率。
3.多元化參與
我國的國際經濟與貿易參與愈發多元化。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各個國家都積極地開展著國際貿易工作,單一的貿易形式已經無法滿足當下國際貿易的需求,我國的國際貿易的形式也從單一走向多元。國際經濟與貿易過程中,各個國家與我國的貿易往來愈發頻繁,貿易程度不斷加深,貿易產業不斷擴大,也為我國貿易的多元化提供了基礎條件。從另一個角度來看,貿易的多元化參與也為我國的企業打通了更多的參與渠道,在最大限度上減少了貿易保護引發限制因素。此外,國際貨易的網絡化發展,也增強了我國貿易的便捷性與快速性,有效地促進了我國經濟貿易的發展[1]。
4.強化企業管理
國際經濟與貿易程度的加深促進了我國企業管理的強化。我國的企業要想提高市場競爭力,做好企業管理尤為重要,而國際貿易的發展為強化我國企業管理提供了重要契機。企業中。傳統的企業往往利用價格進行市場競爭,但是現階段,企業人才隊伍與技術支撐才是核心,國際經濟與貿易在我國的發展過程中,為我國帶來了先進的管理技巧以及技術支持,使得我國的企業管理有了更有為先進的管理制度與技術能力,減少了資本的浪費,提高了資源的利用效率,促進了企業的發展。
(二)不利影響
1.吸引外資困難,經濟波動大
國際經濟與貿易對我國的資金周轉、經濟波動方面有著很大的影響。在國際貿易發展的過程中資金的周轉是關鍵,而外資引進是資金周轉的重要形式之一。而國際經濟與貿易的基礎下,國際市場具有復雜性,例如,金融危機的蔓延,促使了國際投資的謹慎、流入資本的縮水,新興國家與地區的大幅度招商,增強了引資壓力等,都為我國的對外引資增加了難題。而且,隨著國家間經濟聯系的密切程度不斷提升,國際性的波動,例如通貨膨脹、通貨緊縮等,再加上我國的市場經濟的不成熟、相關制度的不完善等,國際經濟與貿易對我國的經濟波動的影響更為明顯。
2.市場融合障礙,影響整體發展
國際經濟與貿易的發展減少了國家間投資的障礙以及貿易壁壘的產生。但是,各個國家之間在貿易過程中仍處于競爭關系,而且國家間的文化差異也比較大,使得國際經濟與貿易在某種程度上阻礙了國家間的市場融合,加重了規模化發展的難度。而隨著全球化的經濟發展趨勢逐漸顯露出來,科技對企業的競爭力的影響逐漸增強,現階段,我國仍處于制造業發達,創造力不足的階段,企業發展的技術含量比較低,對我國未來整體貿易的發展產生非常不利的影響。
二、基于國際經濟與貿易下我國環境發展的策略
(一)提高高新技術產業對外貿易的比例
在國際經濟與貿易過程中,高新技術產業的競爭力很強。發展我國的高新技術產業,有利于提高我國經濟貿易的整體實力。提高高新技術產業對外貿易的比例,首先,可以利用比較的優勢,抓住跨國公司全球化的戰略和技術、資本的溢出效應,促進自身的跨越式發展,從而實現產業進出口的有效銜接。其次,在產業發展的基礎上,要積極地進行國際市場的開拓,為我國的高新技術產業所生產的產品尋找國際出口,提升產品的國際競爭力。最后,在產業投資的過程中,可以增強對新的技術和關鍵設備產品的探索以及供應,拓寬高新技術產業的國際經濟與貿易的合作渠道。提高高新技術產業對外貿易的比例是基于國際經濟與貿易下我國環境發展的必要手段[2]。
(二)擴展貿易空間推進市場多元化
要想在國際經濟與貿易背景下謀求更好的發展,就要進行貿易空間的拓展,推進市場的多元化。首先,要落實和完善制度,包括出口退稅、出口信貸、出口信用保險等各項政策措施,以措施的落實來保證出口的穩定。相關部門要進一步擴大出口信用保險的覆蓋范圍,進行貿易融資產品的合理創新,以此推動一系類業務的開展,加強對中小企業進出口信貸的支持。其次,完善服務。包括海關、質檢、外匯等方面,來提高貿易便利化的水平,使得貿易的流通更為人性化。再次,實施市場多元化的戰略。在鞏固傳統市場的同時,進行新市場的開拓,提高貿易的范圍,增強貿易的能力。最后,以質取勝。轉變傳統的低成本、低價格競爭模式,積極轉變企業盈利模式,創新發展力,提高企業綜合競爭力。此外,還要注重開拓市場的力度。
(三)加強國際貿易法律的保護
加強國際貿易法律的保護是提高基于國際經濟與貿易下我國環境發展的有效保障。面對新貿易保護主義,我國要及時地制定應對政策與措施,積極地參與國際貿易法律的制度、修改與完善過程中去,維護我國正當的權利。避免貿易伙伴國利用國際貿易規則的不正當行為。加強國內企業對于國際貿易法律的認識與學習,在法律的基礎上進行貿易合作以及外資的引入,避免不必要的貿易風險以及經濟環境損失。提高解釋權與使用權的運用能力,防止利用民主、人權等意識形態來實施新貿易保護主義的情況的發展。此外,也要積極改善我國在某些領域的不足,進行相關法律法規的完善,提高管理監督制度的落實。
(四)發展綠色經濟貿易
綠色、環保是當今時代的發展主題,發展綠色經濟貿易是實現我國國際經貿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前提。首先,我國要加強貿易對環境污染的認識,逐步改善我國以環境謀發展的不利地位,以綠色經濟帶動整體經濟發展。其次,要加強核心技術的研發,從中國制造轉向中國創造,提高自身的核心競爭實力,減少環境資源的利用。最后,要加強可再生能源的研發使用以及投資力度,提高風能、太陽能、水能等資源的利用效率,實現新能源設備市場價格的平民化,從而提高人們的使用率,促進各個企業的綠色發展轉化,從而實現貿易發展的可持續。例如,某企業利用太陽能電池板制作的路燈、熱水器等設備,就是可再生能源的合理利用[3]。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國際經濟與貿易為我國的經濟發展帶來了機遇與挑戰。而我國要下在國際經濟與貿易基礎上實現自身的可持續發展。就必須加強對自身的認識,進一步了解國際經濟與貿易所帶來的影響,并制定科學可行的措施,才能在國際經濟與貿易的過程中,不斷提高自身的競爭力,增強自身的國際地位。此外,增強綠色經濟貿易的比例,對我國國際經濟與貿易的發展也有著重要的影響。
參考文獻:
[1]張奇尚.國際經濟與貿易對我國環境的影響和對策分析[J].中國國際財經(中英文),2018(03):10.
[2]常曉婷.淺析國際經濟貿易的發展對我國經濟的影響[J].北方經貿2014(03):8-9.
[3]呂正周.試論國際經濟貿易發展對我國經濟的影響[J].現代商業,2017(15):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