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偉達
摘要: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企業想要實現發展就必須參與市場競爭,而企業文化和企業管理作為企業發展的重要內容,將二者進行結合,可以有效增加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為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本文通過對企業文化與企業管理的結合進行研究,并提出實現二者結合的建議,希望對促進企業的發展有所幫助。
關鍵詞:企業文化;企業管理;建議
企業作為一個以獲得經濟收益為目的的機構,不同企業的企業文化和管理方法都存在著較大的差別,企業文化是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沉積下來的底蘊,同時也是企業文化軟實力的體現。而企業管理則是依托于企業文化存在的管理方式,將企業文化和企業管理進行有機結合,可以提高企業管理效果,促使企業員工的個人目標與企業發展目標達成一致,從而推動企業實現更好的發展。
一、企業文化和企業管理結合的意義
企業文化和企業管理之間存在著密切的關系,企業文化可以指導企業管理,而企業管理又能促進企業文化的發展,因此,將企業文化和企業管理進行結合,充分發揮二者的作用,對于實現企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首先,企業管理在企業中的地位較為嚴肅,時常給予企業員工既尊敬又害怕心理感受。而員工在了解企業文化后,會逐漸認同企業管理的作用,因而主動接受企業管理,遵守企業管理下的各項標準和要求,并在基于企業發展目標的前提下,對自身的發展方向進行調整,并在工作過程中積極努力,為推動企業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其次,實現企業文化和企業管理的結合,有利于促使企業員工自覺履行義務。企業在員工工作的過程中會賦予員工一定的權力,而工作就是員工需要履行的義務,如果企業文化和企業管理無法實現有機結合,會致使員工的權力和義務相脫節,從而導致員工工作態度不端正、工作效率低下等問題的出現,因此,企業需要實現企業文化和企業管理的結合,充分發揮企業文化的作用,提高企業管理的效果,促使企業實現高效健康的發展。
二、實現企業文化和企業管理結合的建議
(一)充分發揮企業管理的文化孕育功能
企業想要實現可持續性發展,必須將良好的管理制度作為保障,如果企業缺少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必然會致使企業喪失發展的空間,無法實現長遠的發展。企業文化則可以為企業管理提供指導,因此,企業應在實行企業管理制度的過程中充分發揮文化孕育功能,形成與企業管理制度想配套的企業文化,以此來推動企業管理制度更高效的實行,企業也會因此實現更好的發展。首先,企業管理者應重視企業文化的重要作用,并將企業文化滲透于企業管理的全過程,例如:企業管理人員在管理員工時,要讓員工認清自身的職責,培養員工樹立主人翁意識等。通過這些方式,提高員工的思想覺悟,讓員工的思想和精神得到升華,促使員工的發展目標與企業發展目標趨于一致,只有這樣,企業文化和企業管理才能更高效的結合于一體。
(二)營造穩定和諧的企業發展環境
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其中內外部環境是對企業發展影響最大的因素,尤其是內部環境更為重要,如果企業內部環境混亂不堪,各部門之間各自為戰,而不考慮企業的根本利益,則企業就會喪失發展的動力,無法把握發展的機遇,企業的管理制度和企業文化的建設也會趨于停滯,不利于企業的發展。而在和諧穩定的企業環境下,企業部門和企業員工都會為了同一個目標而團結一致,努力奮斗,合力推動企業實現發展。因此,企業為進一步提升企業文化和企業管理的結合效果,需要構建一個和諧穩定的內部環境,首先,企業應對現有管理制度進行補充和完善,保證企業管理制度具備先進性和科學性,企業管理制度的制定一定要結合企業發展的實際情況,不能流于形式,只注重表面。企業在制定管理制度的過程中,以遵循以人為本的原則,聽取員工的要求和意見,并將員工的意見體現在管理制度中。其次,企業應在考核制度中推行獎懲制度,為員工制定多元化的晉升渠道,激發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充分調動員工參與工作的熱情,鼓勵和支持員工自我價值的實現。
(三)積極建設規章制度,發揮企業文化的熏陶功能
企業完成文化建設工作后,一定要在企業文化的指導下開展各項工作,尤其是企業管理工作。企業應積極建設和完善各項規章制度,通過這種方式,為員工創造更多的發展機會和發展空間,鼓勵員工實現對自我的超越,為企業的發展添磚加瓦。其次,企業還應依托于企業文化建立科學的績效管理機制、評價機制、招聘機制、培訓機制等,讓員工正確理清企業發展與自身發展的關聯性,從而促使員工在今后的工作過程中,能夠為實現個人目標和企業目標更加努力的工作。再次,企業還應加強企業文化的宣傳和培訓力度,讓每一位員工都能對企業文化產生深層次的認識,并通過管理等方法和手段,促使企業員工加深對企業文化的理解。例如:企業可以在下班或是節假日期間,開展企業文化宣講活動,讓員工弘揚和繼承企業文化,并用企業文化來約束自身的行為。同時,企業還可以選擇幾個優秀員工作為企業文化的代表,起到模范帶頭作用,帶領企業員工遵守規章制度,發展企業文化。
(四)強化企業文化的發展指導性
企業文化不僅是對企業員工行為模式與思想意識的教育,同時,也是為企業提供整體發展方向的重要手段。在進行企業文化塑造的過程中,需不斷深化與企業管理內容的一致性條件,并在相互影響與作用下,在文化理念中描摹出企業發展的長遠方向,為每一名員工都注入強而有力的發展動力,進而更好的在崗位工作中發揮出積極的主觀能動性,以此為企業的發展提供更加長遠的動力條件。
企業管理工作的內容,是對每一名員工日常行為與崗位執行辦法的規定、約束,在內容上有一定的強制型效果,從管理的角度出發,這種方法有著最直接、最明顯的效果體現,然而也容易增加員工的心里負擔,并對工作中的情緒造成影響,嚴重時,甚至會產生消極怠工的問題,從而影響企業的生產管理水平。為了有效的緩解這一問題,企業可以通過企業文化的建設與構建,在增加管理向心力的同時,弱化管理規定中的強制性條件,保證員工對于企業向心力的成長,使其發自主觀意愿的為自己的崗位工作進行奉獻。同時,企業文化在塑造員工思想上有著較強的作用,可以通過文化管理的辦法,提高員工的思想意識水平,進而能更加深刻的理解企業管理策略的意義與價值,從而使員工更加自覺的遵守企業管理規定的內容,提高管理規定的執行效果。
(五)豐富企業文化的內容與含義
企業文化內容不僅是簡簡單單的個人素養教育與企業發展思想宣傳,其概念內容的廣泛性,需要在不斷的實踐中進行豐富,從而保證企業文化在企業發展中的重要價值。從企業文化形成的根源上,就是企業在執行管理過程中,通過每一名崗位員工統一認可的價值觀念的梳理,使管理內容更加文化化、柔性化,從而形成了作為企業“軟管理”的核心手段。
例如,某些企業在進行員工管理的過程中,為了激發出員工的工作熱情與積極性條案件,在管理中創設立了“智資股份化”管理模式,使每一名兢兢業業工作的崗位人員都有機會通過自己的奮斗,得到一定時期的企業股份期權。在這一管理辦法的刺激下,每名員工都在朝著這個方向努力,不斷提高自身的崗位能力,并在業績突破的過程中,為公司創造了大量的經濟價值。經過多年的發展,這項管理內容一直在該企業中執行,并從管理制度,上升到了該企業文化內涵的高度,成為了這個企業在行業中的發展特色。這種從管理到文化的升級,準確的說明了企業文化與管理規定中的關聯性水平。由此企業為了更好的發展并豐富自身的企業文化,需要對自身的管理內容進行不斷的優化,并從中提煉出更加深刻的內容,進而以管理內容的全面性,保證企業文化的豐富性。
三、結論
綜上所述,企業想要在當前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中占據一席之地,就必須協調好企業文化和企業管理之間的關系,實現二者的有效融合,充分發揮二者融合的功能,以此來促進企業的發展,達成企業的戰略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