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帥
摘要:財務集中管理可以促進財務內部資源的優化整合,實現集中管控,避免決策風險的發生,進而提升企業財務管理水平。本文主要針對企業財務集中管理模式的構建與完善展開深入的研究,并提出了針對性的措施,具有一定的實踐指導意義。
關鍵詞:企業;財務;集中管理;模式;預算
目前,加強企業財務集中管理模式的構建是企業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占據著極其重要的地位,已經得到了企業管理層的重視與關注。企業在實際管理工作中,以往傳統的財務管理模式很難順應現代企業的發展趨勢。因此,必須要加快構建和完善企業財務集中管理模式,提升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質量和水平,進而實現企業戰略性規劃目標。
一、企業財務集中管理的主要內容
(一)資金集中管理。資金集中管理,就是對企業內部單位問的資金歸結到某一中心進行集中管理。通過大多數實踐管理經驗來看,資金集中管理制度實施以后,可以有效掌握和控制資金,對下屬公司收支行為進行有效監管;通過對資金的集中統一調配,減少資金的沉淀與閑置,不斷提升企業資金利用效率,進而控制企業資金成本。此外,資金結算中心和財務公司等是資金集中管理模式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著不同的運作模式和優勢,企業結合自身發展的實際情況,選擇最為適宜的管理模式。
(二)全面預算管理。全面預算管理是企業財務管理中不可或缺的控制模式,可以使企業資源得到最良好的量化,更好地實現決策管理目標。其中,預算管理基礎要素、預算編制以及預算執行等是全面預算管理體系的重要構成內容。要想保證全面預算管理模式的順利進行,就必須要加快整合企業物流、信息流等環節,相關機構要進行嚴格的監管。
(三)信息集中管理。信息化是財務集中化管理的前提性條件,在財務集中管理工作中,必須要加強信息的集中管理建設。企業可以通過基礎設施的建立,推動信息集中管理朝著更加標準化、體系化的方向發展。建立信息標準化以后,信息管理部門將相關數據上傳到信息系統中去,以便于財務部門根據自身所需來從數據庫中提取重要數據,實現信息的實時性與共享性目標。
二、當前企業財務集中管理模式中存在的問題
(一)缺少完善的管理體制。企業在財務管理體制改革之前,企業對財務管理工作的重視程度不高,企業財務管理的建設積極性和主動性嚴重缺失,各級財務各自為政,只考慮本單位利益,沒有形成良好的聯動機制,導致資源內耗和配置不均衡。
(二)監督力度不夠深入。企業大都實施了財務集中管理,財務核算辦法得到了相對的統一和協調。但財務部門缺少對于經營項目的參與,財務部門很難充分了解各個項目的實際情況。在會計核算中,過于注重審核票據和手續等方面,對項目本身監管不嚴,造成項目的準確性難以保證。
(三)預算較不合理。企業財務集中管理模式的實施后,企業財務部門經常虛報預算以便于將實際費用納入進預算費用中。計劃財務部門在審批過程中,對此行為比較放任,造成了資金供求矛盾的激化,進而使上報與審批之間出現了較多的薄弱點和空白點,不利于企業財務集中管理。
(四)財務信息化水平較低。信息化技術的不斷應用與強化,一些企業并沒有加強信息化建設,以往傳統的財務管理觀念較為根深蒂固,信息化水平并沒有進行及時更新與調整,很難順應企業集中財務管理的發展趨勢,企業財務信息的準確性與合理性無法得到保障。因此,企業必須要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注重引進和開發先進的企業資源管理系統。
三、如何構建科學的企業財務集中管理模式
(一)建立完善的財務集中管理制度。推動企業健康、高效的運轉,必須建立健全科學完善的財務集中管理制度,做好資金集中管理工作。首先,要加強營運資金的管理。財務人員在資金管理中,要從企業發展的實際情況出發,設置流動性資金,加強資金的高效利用與優化配置。其次,要擴大資金融資范圍,在金融市場進趨完善的影響下,企業可以多種形式來擴大融資途徑。
(二)實施全面預算管理,加大信息系統的應用力度。財務管理部門要使用先進科學的現金預算工具,設置與企業發展相匹配的量化考核目標,保持財務政策與市場經營之間的協調性、一致性。與此同時,企業在提升財務管理水平過程中,要不斷創新和優化信息技術,加大信息化技術的應用力度,推廣應用ERP系統對以往財務和業務系統進行及時更新與調整,進而促進企業財務管理的順利運行,避免造成信息失真的現象。
(三)加強資金集中管理,使用預算結合分析方式。1.要想更好地完善企業財務集中管理模式,必須要強化對資金的集中管理,對企業資金進行優化整合和控制,有效盤活資金的存量,確保資金良好的使用效率,避免企業財務成本與資金風險的發生。在資金實行集中的管理模式中,要進一步強化對結算中心、財務公司、內部銀行等模式的應用程度。2.正確使用預算結合分析方式,不斷降低企業的運行成本。可以進行月度的滾動預算,對成本費用進行動態化管理與控制。不斷強化對各個專業線的成本管控,充分掌握資源投入產出情況,增強成本費用合理性與規范性,對各個成本費用進行橫向與縱向進行分析。
(四)加強企業內部審計與內控檢查。通過內部審計與檢查,有效提升會計信息的真實性與有效性,加大內控制度的執行力度。在檢查過程中,要做到及時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并且及時提出相應的改善措施。同時,要綜合考量業務流程的風險發生程度,避免風險的蔓延,要將內控風險控制在合理范圍內,促進企業財務集中管理的順利實施。
(五)提升財務人員的綜合素養。財務管理人員的合理配置,可以保證財務管理部門取得良好的管理效果,企業財務部門要不斷提升財務人員的專業水平和綜合素養,充分掌握企業財務管理的工作流程,具備良好的工作適應能力。對財務人員開展一系列的業務培訓與指導工作,運用輪崗和定期培訓等方式,培養出大量的綜合型、應用型財務人才,為財務集中管理模式的建設提供源源不斷的生機與活力。
四、結束語
企業財務集中管理,可增強企業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持續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企業要樹立高度的財務集中管理理念,實施財務集中管控,加大企業資金的管理力度,提升資金的使用效率避免企業經營風險的發生,推動企業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