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兆揚 徐黎
摘要:隨著時代的發展,世界各國經濟貿易也在不斷的加深。作為制造業大國,中國有著很多的優勢,比如廉價的勞動力、豐富的原材料等等,中國生產商品的成本普遍低于其他發達國家,但中國低廉的生產成本也是中國出口業遭到如反傾銷等不公平待遇的誘因之一。本文主要探討反傾銷對中國出口的抑制效應,通過研究分析,探尋應對反傾銷的方法。
關鍵詞:反傾銷;出口商品;中國制造;出口抑制
社會在發展,經濟也在不斷的進步,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積極發展對外貿易,加強同世界各國的聯系,尤其是在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更是加速發展出口貿易,向其他國家輸出商品,從商品進口轉變為商品輸出,中國制造走向世界,但這也使得其他發達國家如美國等對中國產生不滿,多次對中國實施反傾銷,讓中國出口企業蒙受巨大的損失。
一、中國出口企業出口商品的優勢
首先,中國人口基數大,勞動力充足,勞動力成本低,故而生產商品花費在勞動力報酬的成本相對其他國家來說較低。如在中國工人在工廠從事生產活動的薪酬每小時是八元,而在外國,工人在工廠從事生產活動的薪酬每小時可以達到六十元,所以說,中國勞動力價格十分低廉。
第二點,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對世界經濟有著很大的影響[1];中國在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經濟快速的發展,逐步發展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和世界多個國家經濟交往日益密切,同世界多個國家進行多邊貿易,發展本國經濟的同時,推動世界經濟的發展。
第三點是出口產業地理位置優越;中國出口產業大多分布在沿海地帶,經濟發達,勞動力密集廉價,水陸交通便利,便于對外輸出商品。如中國京津唐地區和長江三角洲地區,經濟發展迅速,水陸交通尤其是海上交通便利,運輸成本低。
第四點是國家政策的支持;國家鼓勵出口,政府對出口企業有著稅收補貼,對企業征收的稅款比其他國內企業是需要征收的稅款要少。
第五點是中國商品的品質相對外國商品的品質要好;中國制造能夠走向世界,憑借的不僅僅是商品低廉的價格,更重要的是商品的質量。試問,如果商品只是價格低廉,商品的品質卻很差,誰又會去買這件商品呢?
二、外國對中國的反傾銷以及中國出口面臨的主要問題
(一)外國針對中國實施的反傾銷調查
多數國家,主要以美國為主,對中國發起過多次的反傾銷,在1998年到2015年,美國對中國的化工產品發起了十七次反傾銷調查,對塑料橡膠制品發起了八次反傾銷調查,木質產品發起兩次反傾銷等等[2];日本對中國的化工產品發起了二十五次反傾銷調查,對塑料橡膠制品發起了五次反傾銷調查,木質產品發起三次反傾銷調查,對金屬制品發起了三次反傾銷調查等等;韓國對中國的化工產品發起了十九次反傾銷調查,對塑料橡膠制品發起了四次反傾銷調查,木質產品發起兩次反傾銷等等;以美國、日本、韓國為主的發達國家對中國實施反傾銷調查大約占所有對中國實施的反傾銷調查的百分之七十,而美國、日本、韓國在世界經濟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從表中顯然能夠看出,美國、日本、韓國存在抵制中國制造的趨勢。
(二)中國出口面臨的主要問題
首先是來自其他國家的抵制;以美日韓為主的國家抵制中國出口的產品,多次針對中國產品進行反傾銷調查。將商品扣押在海關,進行最多長達六個月的調查,對一些出口如水果海鮮等時鮮類商品的企業而言,將產品扣押在海關進行調查會使產品的價值極大的貶值。比如,中國某企業出口水果,在進入美國海關時,美國針對該商品進行反傾銷調查,我們都知道,水果越新鮮,其價值越高,水果在放置幾天后開始腐爛,最后,成噸的水果爛在海關,讓企業白白蒙受巨大的損失。
第二點是激烈的國際競爭,如中國企業加工出口大米,在國際競爭中,泰國的大米出口更具優勢;中國出口香蕉、橡膠等,在國際競爭中,馬來西亞、菲律賓等國家在出口香蕉、橡膠上更具優勢;中國出口海產品,在國際競爭中,日本、韓國在海產品出口上更具優勢等等。激烈的國際競爭也使得很多中國企業面臨很大的問題。
第三點就是貿易保護壁壘,雖然世界貿易組織提倡自由貿易,但處于對本國企業的保護,一些國家還是會在貿易中對本國企業實行貿易保護,也即少量進口或拒絕進口本國發展處在雛形階段的企業生產的商品。
三、對中國應對反傾銷調查的建議
首先,發展科技,發展技術,大力發展出口產品的附加產品,延長產業鏈,增加產品的附加價值;比如,出口牛奶,就能發展奶酪、酸奶等牛奶延伸產業;鋼鐵出口企業能夠加工鋼鐵、出口精鐵,如果一塊鐵能賣五元錢,那么對這塊鐵進行粗略的加工,將其加工成馬蹄釘,那就能賣出一百元,如果再將其進行深加工,將其加工成針,那么可以賣到一千元,而如果將這塊鐵進行精加工,將其加工成手表指針,那么這塊鐵的價值將會變為二十五萬元。提升技術,提高產品質量,增加產品附加價值能夠有效的應對其他國家的反傾銷。
其二點是產品生產出口多樣化,避免產品過于單一。從前表中我們可以看出,其他國家對我國化工產品進行反傾銷調查的次數是最多的,那么中國對相關出口化工產品的企業就要進行改革,變革企業生產模式[3],由產品單一化生產變為化工產品多樣化生產,同時,加強技術革新,減少化工產品中有害物質如鉛、苯等的含量;大力開拓國際市場,向多個國家出口,避免因只向一個國家或地區出口產品遭到反傾銷調查而收到巨大的損失。
四、結語
隨著國際化的加深,世界各國經濟貿易的也在不斷發展。作為制造業大國,中國有著很多的優勢,比如廉價的勞動力、豐富的原材料等等,中國生產商品的成本普遍低于其他發達國家。但是,中國出口也面臨這許多的問題,其中,各國對中國實施反傾銷調查讓中國在出口貿易中損失巨大。而通過革新技術,延長產業鏈,增加產品附加價值,提升產品質量,多樣化生產產品等等方法都能很好的因對反傾銷。同時,中國也要積極同其他國家協商,降低貿易保護壁壘,讓中國出口走出去,為世界經濟一體化做出一個大國應做出的貢獻。
參考文獻:
[1]劉重力,邵敏.印度對華反傾銷的貿易轉移效應——基于產品角度的經驗分析[J].國際經貿探索,2016,第9期.
[2]王孝松,謝申祥.中國究竟為何遭遇反傾銷—基于跨國跨行業數據的經驗分析[J].管理世界,2016,第12期.
[3]楊仕輝,鄧瑩璧,謝雨祂.美國反傾銷貿易效應的實證分析[J].財貿研究,2017,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