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照
摘要:近幾年,我國經濟發展迅速,各個領域的事業都趨于完善,但是一談及金融危機,全球談虎色變,如何順應與發展,貿易金融在當前金融形勢下備受關注。但是新的經濟發展要求貿易金融要順其萬變,創新機制被提上日程。目前綜合全球經濟貿易發展趨勢來看,我國貿易金融依然存在一些問題,如何提高國家經濟實力,實現貿易金融的發展與創新的同時,使我國經濟快速發展以及降低貿易金融可能出現的風險指數,尋求更好的發展,這是我們必須要著重考慮的因素,針對這些現狀,下文將詳細闡述金融形勢下的貿易金融發展與創新,以供參考。
關鍵詞:貿易金融;金融創新;貿易發展;經濟發展;分析與研究;時代發展;分析
任何國家的經濟市場都不可能離開金融貿易,作為調控市場經濟的無形之手,貿易金融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它是社會發展到一定程度的產物,經濟越發達,貿易金融的影響力就越大。貿易金融不僅僅指的是一種交易,它由一個有序的鏈條構成,這就是所謂的貿易鏈條,即投資、生產、交易,它不僅僅突破了時間的約束,也突破了空間的限制。貿易金融包括國家的金融發展,也包括國際間的金融往來,這些都需要一個安全、有序、穩定的金融貿易機制來支撐。在當前金融形勢下,貿易金融要求以一種動態的發展為趨勢,來服務我們的金融體系,相適應的創新機制必須能為金融貿易發展保駕護航,貿易市場能抵抗經濟危機所帶來的沖擊,促進國際之間金融貿易的正常往來。
一、當前金融形勢下的貿易金融發展背景
金融市場的貿易經濟包括多種影響因素。幾年之前,我們遭受了金融危機的侵襲,其讓貿易金融出現了萎靡的現象,使其發展受到了重創,我國的金融貿易也受到了極大的影響。由于貿易金融貫穿了貿易鏈的始終,所以隨著貿易金融的萎靡,貿易鏈當中的相關產業都受到了消極的影響。金融危機導致海外眾多企業倒閉或者破產,這樣對于國內生產企業來說,資金鏈條就出現了斷裂與缺口,導致業務的中斷造成較大的風險。正常的金融貿易是海外進口商需要批量進口商品,出口商借助進口商的資金投入進行生產,資金賬目往來正常,供貨渠道正常,實現了經濟貿易。但金融危機導致進口商不能及時交付資金,市場需求大幅度縮水,出口商的產品生產受影響。隨著經濟危機的消退,近年來經濟增長逐漸呈上升趨勢。金融鏈條需要重新修復,資金往來形成所謂的融資,在金融貿易中就顯得越發重要。隨著進口商與出口商之間的交易日益頻繁,商品需求量逐年增大,如何滿足市場需求,保證經濟快速增長是亟待解決的問題。加強并發展貿易方之間的融資可以促進市場繁榮,實現交易市場的擴大化,有助于國內企業將業務拓展到國際市場。因此,我們必須尋找與國際融資企業的合作契機,學習并嘗試外資企業的融資方式,這個是目前發展貿易金融市場的重中之重。
二、當前金融形勢下的貿易金融發展存在的問題
目前來看,我國金融貿易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表現在銀行審批、融資觀念與融資方式等方面,現總結如下:
(一)銀行審批貸款效率低
企業的融資來源大多數是各個銀行或者中介,而銀行因為涉及財務查賬、信用考察等過程所以審批流程通常持續時間較長,手續繁瑣,要求嚴格。這便造成了審批效能低下,融資速率低,進而在某種程度上影響了金融貿易的發展和規模。企業因為缺乏資金,必須要向銀行或者中介進行貸款申請,當企業遞交完各種材料后,銀行要對材料進行詳細核準與訂對,發現問題,立即批回。銀行要根據企業的規模,不動產、有無不良記錄等資料對企業的產權進行評級,無論大小企業,審批手續一致,各種企業審批壓案,審批過程耗時,這也是金融放貸效率低的一個主要原因。很多中介也借助金融經濟的復蘇,進行資金放貸,但是與銀行相比,安全系數低,還貸利率高,目前很多民間借貸機構與企業出現糾紛也是因為監管體系不完善,中介銀行的高額利率所導致。要想快速借貸,就必須付出高額利率,而按照銀行審批程序借貸,耗時缺陷又影響了融資效率。
(二)人們對貿易金融的概念理解過于狹隘
傳統思想認為,貿易金融就是進出口商之間的資金往來,存在交易過程。但是在新的金融形勢下,這種狹隘的思想認識已經限制了金融貿易的正常往來。上一觀點所提到,融資需要銀行的支持,但是銀行審批放貸,必然涉及到企業的信用問題。如果到期不還貸,相信很多銀行都會倒閉,出現雷諾兄弟銀行的破產局面,引發世界級的經濟危機。因此,應充分了解金融交易在經濟市場上的業務范圍和交易方式?,F如今,金融交易不僅僅是指資金的接待,更擴展至貿易融資、信貸交易、貿易風險及貿易管理等等。交易的方式也突破了時空的限制,從本國擴展到全世界的范圍。商品的流通需要很多交易因素的支持與參與,因此想要促進貿易金融正常發展,規避信貸危機或者經濟危機給市場帶來的不良影響,強化金融服務在市場上的作用,我們需要加強對貿易金融的概念和理解,與時俱進,將風險與機遇囊括在預想之中。
(三)國內銀行融資種類少,不予支持金融貿易市場
目前國內銀行普遍存在融資方式如出一轍,依照一個模板進行審批放貸。形式過于單一,缺乏個性化服務,這種模式化的融資限制了貿易金融的良性發展和多樣化發展,缺乏創新能力。與境外融資機構的產品相比,這一問題限制了國內金融市場的繁榮發展。放眼世界,很多貿易融資追求利益、快捷,實行的是形式簡單的打包放款,省略了很多繁雜的審批手續與抵押產權、融資保證金等程序。可能在國內銀行企業看來,這是充滿風險性的嘗試,但是風險與機遇并存,實施低風險策略的國內銀行在某種程度上其實已經在限制了國內融資交易,導致很多企業紛紛尋求海外融資,以多、快、好、省的方式進行融資交易。國內的金融貿易市場自然也因此受到負面影響,出現經營萎靡狀況。
三、新的金融形勢下貿易金融發展的創新舉措
針對金融貿易發展過程中所出現的問題,政府與金融界人士也在不斷探索與研究,希望能找到適合我國金融市場發展的創新機制,以幫助金融貿易實現很好的過渡,脫離經濟危機的束縛,幫助國家振興經濟,促進社會的進步。針對此問題,作者提出以下有效的創新舉措:
(一)利用多種手段提高銀行辦事效率
隨著現代社會的高速發展,很多高科技手段逐漸被各個行業所采用。建議銀行通過互聯網建立金融貿易網絡管理機制,融資審批過程應該精細劃分,精確到崗,專人專崗,一級工作完成即可輸入網絡,下一級接受之后就可以馬上開始進行下一步工作。這樣就實現了時效性與自動性。金融貿易在互聯網上呈現最精準的數值與進度,在貸款審批程序中,精簡了人員與工序的繁瑣,以流水方式運行,快捷、高效、便利等特性正好適應了金融市場的快速發展。
(二)改變觀念,順應新形勢下金融貿易市場的發展
在新的金融形勢下,金融貿易必須得以發展與創新才能適應現代社會的市場需求。傳統的觀念勢必會牽制金融貿易發展的步伐,因此我們要突破觀念,建立新的金融貿易理念。融資關系不僅發生在企業與銀行之間,現代社會在業務過程中還出現了第三方支持機構,例如保險公司的介入。這樣的機構更有助于公平交易,確保了金融貿易交易的安全性。金融貿易本身體現了一種服務精神,以服務為宗旨,我們以廣義的貿易金融理念為指導,認真設計適合金融貿易發生的每一項方案。通過第三方的介入,資金信貸、融資流向、成本分配、交易市場等因素都有第三方的監管,更能發揮出安全性能,銀行在審批中也可以借此得以進入快速通道,使融資鏈條更具穩定性。
(三)國家銀行與國際銀行積極配合,引進新的融資方式
我國應大力發展國家特色銀行,同時政府應頒布法律保障與維護銀行與人民幣的地位,支持國家銀行與金融貿易積極互動,推動國家金融市場的繁榮與發展。同時也注意引入國際銀行的便捷融資方式,積極與外資銀行建立友好合作關系,借鑒外資銀行的創新機制與融資舉措,保證貨幣流通的最大利益。拓寬融資市場,充分發揮貨幣信貸的作用,在融資合作項目中,與外資企業相互聯手,共同經營,促進中國金融貿易市場的不斷發展。
四、結束語
根據上文分析與研究可知,當前金融形勢下貿易金融的發展面臨著巨大的挑戰,也面臨著更多的機遇。隨著貿易金融發展環境的變化,目前貿易金融的發展中存在著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金融市場發展瞬息萬變,必須在當前的金融形勢下積極地尋求促進貿易金融發展和創新的途徑,才能降低風險,實現貿易金融的快速發展。必須要突破現有的限制,找尋到更好的融資方式。因此國家必須積極與外資企業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拓寬金融貿易范圍,為企業發展注入新的融資理念,順應時代發展的步伐,這樣才能促進我國金融貿易市場的繁榮發展。
參考文獻:
[1]劉玫均.當前金融形勢下的貿易金融發展與創新[J].國際經貿,2014(30).
[2]于中琴.后金融危機時代貿易金融的發展與創新[J].湖北社會科學,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