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婭
【摘? ? 要】時代在變化與社會在發展下,我們不可否認英語在各方面都凸顯出尤為重要的作用,英語的重要性被越來越多的人所認識。在高中英語教程中培養合作學習意識,是中國現代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適應學生主體地位的要求。高中英語教學以培養學生能力為重點,旨在提升學生英語技能,發展學生多方位思維,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本文從實際出發,針對高中英語教學現狀,基于該領域內的權威著作、研究,介紹幾種有關英語學習合作的有效措施,從而為培養一批高素質的優秀英語人才打好堅實基礎。
【關鍵詞】高中英語? 合作學習? 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8.057
英語作為新世紀基礎教育的關鍵學科,承擔著相當重要的任務。但是它和其他學科一樣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具有不可避免的局限性。受“應試教育”影響頗深,高中英語教學方式傳統,目標單一,無法發揮更大優越性。合作學習即指多人學習的一種集體行為,是通過明確的分工協作和團隊精神來完成學習任務的一種重要教學實踐形式。實踐證明,培養高中生英語學習合作意識,有利于營造積極向上的課堂氛圍,提升高中生的實踐和創新能力,從而提高教學質量。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打破傳統英語教學模式,提升教學效益,使英語教學更好地適應新時代教育發展。
一、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
自主學習是合作學習的基礎。要想培養高中生英語合作學習的意識,必須要提高學生獨立思考的良好習慣。受傳統教學的影響,學生在英語課堂上往往處于被動的地位,大部分學生能夠做到“高分考試”,卻很難做到“能力開拓”。學生的自主學習可以開拓思維,提高創新能力,提升自控能力,促進學生的良好發展。通過獨立思考、自主探究、自覺評價,學生領悟學習過程和方法,從而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師在實踐過程中,要充分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學習能力。
例如,必修一的單元主題是:Friendship。在教學這一單元的過程中,教師首先要合理運用教學策略,善于讓學生發現問題,如:大家心目中的友誼是什么樣的?鼓勵學生對新世界的探索,使學生在發現的過程中得到樂趣。其次,教師要提高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打破傳統教學模式的刻板,吸收新的教學理念,讓學生在思考中得到提升,找到自己在學習過程中的誤區,進而自我糾正。最后,教師應當引導學生重視實踐活動。教師可以開展各種各樣的課堂實踐活動如幾人一組進行角色扮演,讓學生在活動中開拓創新思維,幫助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更高的提升,從而提升教學效果,提高教學質量。
二、培養學生合作交流的理念
合作交流以師生合作和生生合作為主要形式,是新時期課改背景下大眾所提倡的重要教學方式。教師一方面要培養學生分工學習的良好習慣和團隊合作精神,另一方面要培養學生正確交流的意識。教師應當讓學生各司其職,在不同的合作學習過程中予以不同的任務分工,在班級內營造民主的氣氛,從而達到教學高效化。此外,教師要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見解,同時引導學生認真傾聽他人發言,取長補短,這樣有利于學生深入探究問題,培養學生的良好習慣,提升教學效益。
例如,教師在教學必修二《Music》這一單元時,可以進行分組學習探究。由于每個人對課文的理解和需要不同,每個學生所分工的任務也不同。教師可以首先讓學生自行思考,形成自己的獨到見解,然后按照一定的標準進行分組,充分考慮到小組內的能力差異,各司其職,由小組代表總結發言。教師還可以在課堂的最后部分選擇表現較好的幾個小組進行良性競爭,由他們發表最后的看法,促使學生在競爭中合作,在合作中競爭。在這之后,可以通過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交流和探討來進行反思和調整。這樣不僅加強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而且有助于課堂氣氛的改善,從而增強課堂活躍度。
三、確立學生課堂主體的地位
長期以來我國高中生英語教學一直未能完全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導致學生實際運用英語的能力較差。學生是課堂的主人,教師教學的主體是學生,要想提高教學質量,就必須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教師不是高高在上的指揮者,而是課堂教學的參與者,以教師為主體的教學模式無法適應新時代。教師在實踐過程中,要掌握新型師生觀的理念,把學生放在教學的核心地位。整個學習過程中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教師在其中起到輔助的作用。這就要求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不僅要為學生提供學習方法和策略,而且要在學生有學業困難的情況下指導他們解決問題。教師應當從學生的角度出發,理解學生的薄弱環節和學習誤區,為下一步的教學步驟打好堅實基礎。
例如,教師在探究必修三《Healthy eating》這一單元時,應當首先設計能讓全體學生參與進來的教學方案,正確處理課本與學生之間的關系,鼓勵學生超越書本、超越教師、標新立異,使學生的思維得到開拓。
另外,教師要切忌唱“獨角戲”,要構建良好的問題情境,使學生都能融入課堂。如通過“大家平時的飲食習慣是什么樣的以及大家認為什么樣的飲食習慣才是健康的”這類問題來引起學生思考,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教師還可以深入到學生的學習過程中,針對學生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供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法。這樣不僅讓學生的英語實際運用能力得到提高,也有利于教師構建高效的英語課堂。
實踐證明,傳統英語教學模式無法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英語素質,高中英語教學要以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為前提,以發展學生思維為重點,以促進學生良好發展為目標,真正讓學生獲得有效提升。在新課改背景下,培養高中生英語學習合作意識契合高中生的認知特點,符合國家教育改革的需要,具有相當的優越性。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要充分意識到學生的需求,服務學生,發展學生,成就學生,從而推動高中英語教學發展。
參考文獻
[1]鐘啟泉.課程與教學論[M].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2]王道俊.教學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