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殿龍
摘要:依照素質教育改革的深化,創新已變成學術領域發展的主要要求,對于中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是每一名教育工作者的職責,在中學美術教育中,鍛煉學生的創新力是完善教育體制的重要組成部分。
關鍵詞:中學美術;教育;創新
一、中學美術教育中提高學生創新能力的措施
(一)加大學生在藝術領域培養學生創造力的投入力度
激勵受教育者潛在才能。一切的智慧和成就的開始,都是源于興趣,對藝術創作有興趣的學生,都具有吸收藝術創作知識的自覺性。面對著中學藝術美術的鑒賞教學,學生會感受到無趣乏味,這就主張授課者在教學的過程當中喚起學生心中藝術細胞,全面闡述每一個美術作品的來龍去脈,并詳細描述清楚當時的故事。使學生們在體會美術作品的同時,清楚了解到藝術作品的歷史時代背景,進而引起對作品的興趣。
(二)充分利用多種形式的教學方式
使用游戲的教學方法和場景指導,將創新設計的思想貫通于藝術美術講授中。在教學的模范上采用富有色彩的講授手段來強化學生的創新設計意識,挖掘學生的創新能力,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激發創新設計的潛力。如在描述上下文中使用的三個部分一整體關系時,美術老師不妨利用情景課程內容開導學生的創新意識。在這一指導的過程當中,不妨通過感受、欣賞、延深三個步驟慢慢帶領學生理解”三大結構”,讓他們積極的訓練自身的頭腦,綻開自己的心扉,詳列現實生活中的示例,舉例說明學習的內容,這不但能夠增強學生對待藝術的教學內容的印象,同時還能培養學生的學習態度,發揮中學美術創新教育的效果。
(三)借助美術教學實現與學生的零距離接觸
美術創作與生活的息息相關,決定了美術教學要圍繞學生日常生活進行開展。用真實的世界讓學生去體驗美學的意境真的正含義,進而在學習中深入對美的理解,在生活中感悟美的真諦。戶外課程擁有傳統課堂不具備的優越性,它能夠讓學生充分發揮聯想,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而這要比課堂中生硬的引導有實際效果,注重學生發散思維的培養是具有時代發展價值的,未來社會需要的是全面型技術人才而不單純只是學習能力突出的人才,根據社會發展趨勢來看,學生創造力的培養將會成為永不過時的課題。與此同時,教師應當對每一位學生都十分了解,了解他們的性格特點和優勢特長,充分鼓勵其發揮自身的才干,開發其潛力,結合特點實現個人特色的形成。在實際的教學鉆研中,應逐漸挖掘學生的潛力和美術造詣,從而完成對審美學習的認識,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延伸。這似乎看起來既單調又平淡,那我們不妨利用探究式學習和小組合作等方式,使學生富有能力的積極地聯想學習,這也正搭配新教學大綱的主張。此外,老師還可以借用地方性的森林和人文的資源,例如游歷藝術博物館、國家博物館等,在活動中專門培訓創造性與實踐能力。
(四)充分利用多媒體平臺
隨著信息技術領域的不斷進步和發展,多媒體時代已經代替了常規教學,并且被我們廣泛應用在教學之中。針對教育教學計劃和指導思想的貫徹落實,多媒體平臺具有積極地促進作用。根據現代社會的發展現狀來看,在美術教學中,多媒體平臺的拓展應用彌補了傳統教學模式的缺陷,豐富了教學體制的內容,提高了美術教學的實際效果,讓美術教學的課堂內容更加多樣性,進而激發了學生對美術學科的積極性和熱情。從多媒體教學的自身優越性上來說,它能夠鍛煉學生的發散思維,保持腦力思考的自主性,激發學生在學科上的創新意識,加深其對美術的理解和認知。因此,針對在美術學科中如何提升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需要美術老師在課程中借助多媒體平臺實現教學內容的生動立體。
(五)激發學生自主學習意識
藝術的創造源自于靈感的進發,學生在藝術學習的過程中不能生硬的模仿藝術家們的經典作品,同時對于藝術精髓的深層次理解也不能是被動的,學生要從心靈深處去接受它,能夠產生主動學習的欲望,有能力在藝術領域中運用自身的優勢特長,也就是學生本質上對于藝術知識的接受是主動的。
課程設置內容應當以學生為中心,充分發揮藝術價值與魅力,讓學生從中不斷挖掘自身的潛能,教學內容要盡量能夠做到因材施教,根據學生的自身特點,設置不同時期學生要面對的合理內容,不超出接受范圍,也不能過于簡單,重視教材內容的選擇,科學的設置循序漸進的過程,使教學目標能夠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下完成,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藝術創造力,提高學習效率,培養綜合能力。
(六)讓學生在藝術創造中培養情操與能力
在日常的美術教學中,教師應當把加強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作為首要目標,鍛煉學生初期從表象開始思維模式的醞釀,循序漸進的通過描述事物的自身特征和突出表象,加深學生更深層次的思維拓展,進而全面的掌握塑造形象的訣竅。教師應當利用特定形象作為教學輔助工具,引導學生透過表象找特點,針對一項或多個特征進行思維的延伸,結合自身的藝術理解,創造出與眾不同的藝術品,讓學生在藝術創造的過程感悟人生哲理,對生活的真諦有更深層次的認識,情感色彩的融入也能夠培養學生如何合理的利用自己的情緒和心里變化,進行情感的渲染和表達,實現藝術創作的真正價值。
在對繪畫內容進行表達時,無論是繪畫結構素描,還是全要素素描,首要目的都是要宣泄自己的情感,無論你采取何種繪畫手法,無論你運用何種藝術性的創造思維,只要能夠將情感融入其中,都會創造出較好的作品。為此,在美術教學中,教師要多鼓勵,少批評,給予學生每一次大膽創作的肯定,提倡學生運用不同的素材去表達,借助不同的工具去表現,激發學生主動創作的欲望,在藝術創作中彰顯青春活力,張揚個性,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
二、結束語
通過以上闡述我們可以獲知,隨著社會的進步,教學改革持續不斷加快,如何提高中學生的美術創新能力,已經成為現代中學美術教育的當務之急,為此,教師應在日常的教學工作中,努力結合美術藝術教學的特點,全面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進而實現在中學美術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全面培養。
參考文獻:
[1]李碧鋒.中學美術教育中的創新研究[J].美術教育研究,2016(10).
[2]王國良,韓相理.淺談中學美術教育教學現狀和對策研究[J].學園,2016(05).
[3]梅金梁.中學美術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創新能力[J].新課程學習(下),201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