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帥 王浩琦 林洪福
摘要:沈陽市恒大悅龍臺一期工程項目的主體結構施工中采用了預制裝配式樓板及樓梯部件,本文對施工過程中的施1512藝進行了介紹并給出了相應的分析。
關鍵詞:裝配式建筑;疊合板
當前我國正處于快速城市化進程中,推進建筑工業化,住宅建筑產業化,實現建設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大深遠的意義。
從2013年開始,國務院發改委和住建部明確提出將“推廣建筑工業化,發展綠色建筑”列為重大任務。2016年,國務院發布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NT作的若干意見》中,提出大力推廣裝配式建筑,用10年左右時間,使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達到30%。
一、裝配式建筑特點
裝配式建筑是用工業流水線的生產方式,將建筑物的部分或全部構件在工廠內進行預制,再運輸到施工現場,將構件通過可靠的連接方式組裝而成的建筑。
裝配式建筑的優點包括:(1)節能減排,可持續發展,(2)提高勞動生產率(3)提高建筑品質,(4)促進建筑業的工業化,標準化。
二、裝配式建筑應用實例
沈陽市恒大悅龍臺一期工程項目施工由中建四局承建,本項目響應沈陽市當地政策要求,主體結構中樓板及樓梯部分采用了預制裝配式的施工工藝。
本項目的5-6層洋房和17層高層住宅主體結構采用了現澆剪力墻和預制裝配式疊合板和預制裝配式樓梯結構。數量共約8萬平米樓面。
現場施工方案重點在支撐體系和預制板構件安裝。
(一)預制板構件施工組織設計
1.施工準備
(1)材料進場型號核對無誤,疊合板產品驗收合格;
(2)吊裝工具檢驗合格;
(3)對人員進行施工前教育。
2.施工工藝流程
(見圖1)
3.模板支撐體系
(1)本工程高層樓層高度為2.95m,樓板總厚度為130mm,樓層凈高為2.82m。支撐體系采用承插型輪扣式腳手架,立桿間距為.1.2m,橫桿步距1.8m。立桿上部放置可調節支撐。(2)安裝位置標高校正:項目部質量、技術核查標高控制線,按照疊合板的安裝的標高允許誤差為5mm來進行控制,標.高高出安裝標高的地方要對剪力墻及連梁頂部的模板標高進行切割。(3)本工程計劃連梁和剪力墻混凝土和樓板統一澆筑,所以預制板與墻和梁的銜接點在側模頂部,所以要保證梁側面模板和剪力墻側面模板和豎向的木方的標高與板底標高相符,在允許誤差范圍內進行控制。即板底平整度,側模高度要保證。預制構件在安裝后在接茬處設置海綿條,防止漏漿。(4)支撐體系共配置三層的用量,以便周轉使用。(5)本工程的支撐體系在疊合板安裝前開始搭設,支撐立桿間距1.2m。(6)起始支撐設置根據疊合樓板與邊支座的搭設長度來決定,本工程疊合板與邊支座(墻、梁)的擱置長度為15mm,需在樓板邊支座附近400~600mm范圍內設置一道支撐體系;(7)樓板的支撐體系必須有足夠的強度和剛度,樓板支撐體系的水平高度必須達到精準的要求,以保證得樓板澆筑成型后底面平整。(8)樓板支撐體系的拆除,必須在現澆混凝土達到規范規定強度后方可拆除。
4.構件安裝
(1)按圖紙要求確定好構件位置,準確吊裝,確保疊合板方向以及線盒位置的準確。(2)各邊預制構件均落在剪力墻上,混凝土板的控制點位置允許安裝在誤差±5mm范圍內,完成預制構件的初步安裝就位。(3)預制構件安裝初步就位后,用支撐上的頂托對構件進行水平微調,確保調整后預制樓板與支架的木方結合緊密。如果預制板有誤差范圍內的翹曲,要根據剪力墻上1000mm控制線校進行調整校正,保證板頂標高一致。(4)應按設計圖紙或疊合板安裝布置圖對號入座,用撬棍按圖紙要求的支座處擱置長度輕輕地調整對線,必要時借助塔吊繃緊吊繩(但板不離支座),鋪以人工用撬棍共同調整長度,保證疊合板之間及板與梁、墻之間的間距符合設計圖紙的要求,且保證疊合板與墻、梁的凈間距大于鋼筋保護層。(5)疊合板安裝就位后,應及時整理兩端甩出的錨固鋼筋,錨固鋼筋應伸入墻內或梁內,錨固鋼筋可適當打彎,打彎角度不得大于45°,亦不得將其壓于板下。且要保證與梁或墻有足夠的錨固長度。(6)樓板鋪設完畢后,板的下邊緣不應該出現高低不平的情況,也不應出現空隙,局部無法調整避免的支座處出現的空隙應做封堵處理;頂撐可以作適當調整,使板的底面保持平整,無縫隙。(7)梁與疊合板處連接:預制板吊裝校正后,預制板的預制鋼筋伸入梁內,疊合板深入梁的長度到達梁中線,板內負筋不得在支座搭接,負筋在梁內應該滿足受拉鋼筋的錨固長度。疊合板板厚為60mm,后澆疊合層為70mm。疊合板擱置在現澆梁(板)上,砼同時澆澆筑,疊合板在梁(墻)上擱置長度為15mm。現澆梁(板)側模上口貼海綿條,以防止漏漿。(如圖2)
(二)預制板構件施工質量保證
1.構件吊裝定位要求
預制構件吊裝前,應根據預制構件的單件質量、形狀、安裝高度、吊裝現場條件來確定機械型號與配套吊具。預制構件吊裝,可采用起吊一就位一初步校正的作業順序,實行先粗放、后精調方法。
2.管線提前定位預留
對房間預制板上線盒提前進行定位預留,提升了平頂內管敷設的施工效率,減少了對預埋件的后期破壞。
3.加強預制構件進場質量驗收
預制構件進場驗收應按規范進行,驗收內容:(見表1)
除外形尺寸偏差按批量抽檢外,其他內容均要求全數檢驗,以確保安裝構件的質量符合要求。
4.制定有效的運輸與堆放方案
預制構件出廠運輸及施工場內運轉應根據預制構件的受力特點,采取有針對性的運輸措施和方案,保證運輸過程中預制構件不被損壞。施工現場堆放的構件,宜按安裝順序分類堆放,堆垛宜布置在塔吊工作范圍內,且不受其他施工作業影響的區域。
(三)安全注意事項
1.塔吊司機及指揮須嚴格遵守操作規程,操作人員間溝通須保持暢通。
2.每塊樓板起吊用6個吊點,平均分擔受力,多點均衡起吊,單個索鏈長度為4m。
3.吊裝時應對準平彈線緩慢下降,避免沖擊。
4.吊裝處采用大眼網進行防護(防止人員跌落、物品掉落),手扶疊合板預制構件擺正位置后用遛繩控制預制板高度和位置(如圖3)。
(四)疊合板施工管控經驗總結
1.疊合板制造廠選擇慎重,要選擇能夠具備供貨能力的廠商;
2.嚴格控制板面標高,優化電氣管線布設走向,否則易造成因電氣管線布置不合理
造成樓板鋼筋超過設計高度,致使樓板厚度超厚。
3.要求放線準確,標高控制精確。在現場施工時,現澆剪力墻模板的標高須嚴格控制,否則會出現剪力墻與疊合板間拼縫過大引起的返工。
4.對預留孔洞位置精度要求較高。裝配式建筑由于為混凝土結構,要求在預留預埋時,尺寸、位置盡量精確,否則要重新開槽、開洞,增加施工難度,甚至影響結構。
5.預制構件雖然是工廠化生產,但也存在一定的尺寸偏差,同時由于現場施工時的人為誤差,造成拼裝時產生縫隙過大或不均勻的現象。
(五)疊合板經濟性分析
根據本項目現階段施工實際,采用疊合板的裝配式建筑的工程造價與傳統式建筑工程造價相比要高。主要原因包括:(1)傳統建筑的樓板厚度大約就是100厚,而裝配式建筑的樓板厚度為60厚疊合板加70厚現澆板,總體厚度達到了130,材料用量增加。(2)缺少造價管理部門編制的定額,生產廠家因規模,技術實力,供需條件等因素形成價格壁壘,導致總包單位的采購價格偏高。(3)由于生產廠商和總包之間訂貨偏差影響影響工期的情況帶來整體施工成本的增加。
考慮到未來隨著裝配式疊合板應用的市場規模逐漸擴大,以及更多的供貨廠商加入,可以預見經濟性將逐漸提升,但形成明顯經濟性的時間點現階段尚無法準確預見。
三、裝配式建筑的發展前景展望
從目前看,裝配式發展的制約因素包括:建筑構件的標準化程度的提升,成熟的施工工法的總結與推廣,關鍵節點構件的研究與研發等。因此,推行建筑裝配式應循序漸進,從容易形成成熟體系的部分構件開始逐步推廣,逐漸擴大應用范圍,而非強行大規模推進,以免帶來不必要的技術風險及經濟損失。
盡管存在各類有待解決的問題,但從國家的宏觀經濟政策和當前經濟和社會發展趨勢上預測,未來5至10年,裝配式建筑占比將逐步提升,裝配式建筑技術體系將逐漸成熟,形成一批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關鍵核心技術和成套技術,培育一批龍頭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