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蘇英
摘要:環境監測站的實驗室主要以地表水和工業廢水檢測、生物檢測和環境空氣和工業廢氣檢測等實驗內容為主。樣品分析過程中產生的廢水是實驗室主要污染源,對于一些非經常性監測項目中標準溶液、標準樣品、貯備試劑易出現過期、失效情況,在處理過程中也會對水產生污染,并且實驗室廢水成分種類復雜。基于此,本文對實驗室檢測的廢水排污現狀及其防治策略進行了探討分析。
關鍵詞:實驗室檢測;廢水;排污現狀;危害性;防治策略
隨著環境保護日益受到重視,實驗室建設數量和規模都有所增長,由此產生的實驗室污染問題日益凸顯。在環境監測分析過程中,實驗室每天都有未經處理的實驗廢水排入城市下水道管網中,這些實驗廢水排放總量較少但隨時間變化較大,水質復雜,瞬時排放濃度較高,加劇水環境污染,因此為了加強環境保護,以下就實驗室檢測的廢水排污現狀及其防治策略進行探討。
一、實驗室檢測的廢水排污現狀分析
隨著工業化程度的不斷提高,使得環境污染日益嚴重,同時也增加了環境監測工作。通常環境監測站都會配備功能齊全的分析實驗室,同時也是一種不可忽視的污染源,分析實驗室在為環境監測做出重要貢獻的同時,也因缺乏有效管理及技術能力所限而成為環境污染區。監測站區域分散,工作頻次不均勻,而且缺乏專業監管和社會監督,往往易于被各方面所忽視。檢測實驗室尤其是在城區和居民區的檢測實驗室大多數未專門設立廢水處理系統,對環境的危害特別大,因為很多實驗室的下水道與居民的下水道相通,污染物通過下水道形成交叉污染,最后流入河中或者滲入地下,其危害不可低估。在檢測分析過程中產生的實驗廢水相對增多,廢水的水質相當復雜。此類廢水的排放周期不定,排放水量也無規律性,且所含污染物成分較為復雜,除含有洗滌劑及常用溶劑等有機物外,還有較多的酸堿,有毒有害的有機物以及重金屬等。隨著國家對環境的要求越來越高,實驗室和環境樣品分析量也越來越多,污染物排放量大幅增大,對實驗室的污染預防與治理非常重要。
二、實驗室檢測的廢水危害性分析
常見的有機物、重金屬離子、廢酸廢堿和有害微生物在實驗室廢液中經常出現,如不加處理,直接排放入城市污水管網,會對環境造成二次污染。分析重金屬項目時,均存在著分析殘液、剩余樣品(有些屬于濃度極高的原水、直排水)帶來的重金屬污染問題,重金屬離子(汞、鎘、鉛等)可以通過富集作用在人體內積聚,達到一定濃度后對人體造成傷害。分析過程中強酸強堿具有較強的腐蝕性,未經處理直接排放會對地下管道造成腐蝕性危害。各種有機物毒性較大對人體造成傷害,有機物進入水體后促進微生物繁殖,造成病原微生物超標;氮、磷含量過高則會使水體發生富營養化。另外開展生物監測的實驗室會產生大量高濃度含有害微生物(如大腸桿菌、糞大腸桿菌)的培養液、培養基,如未經適當的滅菌處理而直接外排,同樣會造成嚴重后果。實驗室檢測的環境污染長期以來未得到足夠的重視,其污染治理基本上還未有效開展。盡管按化學實驗室規范要求,實驗室應分類配備多種殘液缸,但實際操作時多數形同虛設,往往還是往下水道一倒了之,較少有實驗室污染管理方面的規范要求,又缺乏必要的監督體系和技術規范,致使監測實驗室的環境管理方面薄弱,造成監測實驗室環境污染。
三、實驗室檢測的廢水污染防治策略分析
(一)加強實驗室廢水污染源頭的控制
實驗室檢測需要建立完備的實驗室環境管理體系。并且需要結合實驗室工作的特點加強實驗室管理,在源頭控制和治理上狠下功夫,防止實驗室的水污染擴散,從而減少實驗室污染。推行綠色化學實驗是減少實驗室污染的一個主要策略。要選擇污染少的分析方法,在保證實驗效果的前提下,用無毒害、無污染或低毒害、低污染的試劑替代毒性較強的試劑。過期、失效的化學試劑,各實驗室可以合作成立區域性的試劑調度網,選擇一部分危害大,用量少,易失效試劑進入網絡,實行實驗室間資源共享,盡量避免大批化學試劑失效,從而節約實驗成本。應發揮地區中心實驗室的作用,集中部分項目,對社會開發,從而達到資源共享,相對降低實驗室污染物的排放,也有利于實驗室污染物的集中治理。
(二)科學處置實驗室廢水
基于實驗室從事的實驗不相同,其排放的廢水性質差異也比較大,而且污染物的組成也不盡相同。對實驗室廢液應該分類收集,廢液應根據其化學特性選擇合適的容器和存放地點,通過密閉容器存放,不可混合貯存,容器標簽必須標明廢物種類、貯存時間,定期處理。一般廢液可通過單位污染處理裝置進行酸堿中和、混凝沉淀、次氯酸鈉氧化處理后排放,有機溶劑廢液應根據性質進行回收后統一運送到特殊廢品處理廠等部門處理。經過處理后產生的廢液統一經污水管網送到污水處理工廠進行進一步處理達標排放,處理后得到的廢渣可送到固廢處理中心進行焚燒處理。
(三)合理減少實驗室廢水排放
在實驗室檢測過程中,要采取相應的措施來減少實驗室廢水排放。在分析過程中盡可能選擇環境污染少的標準分析方法,使用可降解的無磷洗滌劑,在酸堿中和時盡量選用廢酸、堿調節廢液的pH,做到廢物利用。在滿足分析要求的情況下,適當降低采樣量,盡可能使用儀器分析從而減少試劑用量和采樣量。對于環境質量控制標準樣品管理中,控制購買暫時用不上的試劑,不要大量存放標準樣品,并盡量先使用要到期的試劑。對于能回收利用的試劑盡量回收利用,盡量利用可回收的試劑。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實驗室不同廢水中的污染物組成也不同,其處理方法也不相同。并且實驗室廢水具有量少、間斷性強、高危害以及成分復雜多變的特征,所以處理廢水往往要把多種方法結合起來,或是針對性的分類處理,才能達到較好的治理效果。
參考文獻:
[1]羅偉宏.化學實驗室廢水處理及管控初探[J].遼寧化工,2017(06).
[2]程穎.探討環境監測實驗室廢水的污染與防治[J].低碳世界,2017(08).
[3]沈曉瑩.環境監測實驗室廢水處理與污染防治[J].河南科技,201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