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正卿 薛德浛 張健
摘要:隨著國內的電網工程的迅速發展,針對配電自動化系統的整體性能,行業內也提出更嚴格的標準。但是在我國部分地區的電網工程中,依然有很多不合理的規劃的情況存在,例如架設密集光纖通道以及配置遙測與遙信終端,沒有與主站能力相互配合系統化規劃設計,阻礙了配電自動化性能的性能,本文基于供電可靠性的標準,對供電區域劃分、規劃技術要點的應用與差異化原則做了進一步分析探析,以供參考借鑒。
關鍵詞:供電;可靠性;配電自動化系統;規劃
目前,配電自動化系統作為國內的電力系統工程必不可少的關鍵部分,在對其進行整體規劃設計的過程中,須引入差異化的原則作為基礎,也就是按照供電區域的差異,從而應用對應的可靠性規劃設計方案。在目前的具體工程實施中,如何把這種差異化原則科學有效的運用,對于配電自動化系統工程可靠性規劃來說難度較大。因此本文對于此類問題的研究就有著重要的意義了。
一、針對供電可靠性的配電區域的劃分分析
由目前電網工程供電可靠性標準能夠得出,供電區域可劃分為以下六級,詳細劃分:(1)在高于30MW/km2負荷密集的供電地區,供電可靠性標準須維持在99.99%,被稱作為A+區域。以技術產業開發區和城市中心地區進行說明,二者均處于A+區域范圍之內。(2)荷密度處于15-30MW/km2的范圍內,和A+供電區一樣,其供電可靠性的要求也是較高的,這個區域就被稱作A供電區域。(3)負荷密度處于6-15MW/km2的范圍內,所在供電區在供電可靠標準要求維持在99.965%,譬如一些重點城市的市區、地級市的市區等,被稱作B供電區。(4)負荷密度處于1-6MW/km2的范圍內,其供電可靠性標準須維持在99.897%,類似發達的城區、地級市的城區,這些區域可以歸屬于C類區域。(5)當負荷較為分散,負荷處于0.1—1MW/km2的范圍內,大多數的農村、城鎮供電區,被稱作D類供電區。(6)負荷密度低于0.1MW/km2,所在地區的供電可靠性標準較低,偏遠農牧區等地區均是這一類供電區域,歸屬于E類區域。
二、針對供電可靠性的配電自動化系統規劃的技術要點分析
(一)主站規劃設計技術要點
在配電自動化系統工程的搭建過程中,一定要進行好主站規劃的工作,并對其進行細分,包括前置延伸模式以及小、中、大模式。注意,前置延伸模式重點是主站所在的監控區域范圍內達到前置延伸,從而充分采集區域內相關的數據信息,實現就地監控目標。對于大中、小、模式而言,通常將可擴容平臺當作中心內容,保證它與EMS等關聯系統,運用信息交互總線完成互聯。由此就可以實現配電網信息的共同利用和優化整合,在這個水平層次上從而搭建對應的配電網圖模,以此達到配電網系統的故障檢測與維護。對于各個類型的主站規劃搭建而言,須以信息流入量的大小作為對應的參考。比如說,小型的主站信息流入量低于10萬點內,而中型的主站信息流入量處于50萬以內,但是大型的流入信息量卻高于50萬點。這個時候,需要特別劃分硬件設備以及軟件模塊,大型主站一定要以SCADA軟件的配置為背景,將另外的故障維護模塊、信息交互關聯模塊和相關的應用軟件配置引入,小、中型主站的配置所采用的高級應用軟件則可根據實際進行選擇。
(二)繼電保護技術要點
繼電保護技術應用在很大程度上是將供電的可靠性作為出發點。特別是在農村配電網絡搭建過程中,充分反映了分支多、供電半徑長以及短路供電容量較低等現象,因此為了盡快實現故障得以快速維護,我們實際上在主干線路上能裝配置三段式過流保護與維護的設置,同時裝置對應的斷路器。此外對于城市配電網而言,它的供電半徑較短并且短路供電容量較大,如果產生故障問題,就可能產生整定電流值現象。因此能運用級差保護處理方式,從而確保在故障的情況中主、分線路避免彼此影響。
(三)通信和終端部分規劃技術要點
在對配電自動化系統工程作規劃時,一定科學的對終端進行設計,終端設計通常分為“二遙”以及“三遙”。其中“二遙”一般指的是能夠與故障信息提交性能、電流的遙測性能的需求相契合的終端。在現實的規劃設計中,其中開關部分并不進行另外的電動操作機構規劃設計,只有終端自己具備本地保護性能、可將GPRS以及無線網絡關聯引用從而完成終端聯結功能。針對“三遙”終端,即便是故障須提交信息過程中,也一定要達到與此對應地遙信、遙控、遙測功能,同時進行開關電動操作機構地設置工作,它可充分應用光纖通道進行關聯聯結。
三、配電自動化系統規劃差異化原則應用分析
以某城市說明,此城市的配電可靠性標準很高,大部分地區是B級供電區,其他一部分歸屬A級供電區,針對此類情況,就一定要進行配電自動化系統的差異化規劃、而且一定要提高配電操作部門的投入數目,實施分枝式接線作業,增強配電系統的聯動性能,同時劃分配電線路應用段,在這一系列的操作下,對系統針對性監控。除此之外,運用“三遙”分段技術方式來達到有差異的終端共享同一操作平臺的標準目標。通過不同段時間的檢測與分析,可以確認此類方式能夠和本地供電保護的標準相契合,同時還可以減輕線路的電力負載壓力,可以防止不必要故障的產生,使線路的使用壽命有效延長。由此能夠說明,基于供電可靠性,配電自動化系統供電區域差異化設計原則有極大的實用效能。
配電自動化系統在電網工程的發展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義,它的規劃是否科學有效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供電系統的可靠性。所以必須提高配電自動化系統的規劃技術水平。在現實的規劃設計中,一定要注意根據供電可靠性需求進行對不同供電區域進行劃分,以搞清系統工程中各方面的技術,使各個供電區域內的配電系統均能夠契合供電可靠性的要求,推動電力系統工程的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鄭進嘉.面向供電可靠性的配電系統自動化系統規劃探討[J].科技與創新,2017(12):103.
[2]鄭建.面向供電可靠性的配電系統自動化系統規劃研究[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6(20):211.
[3]黃鶴,王思謹.面向供電可靠性的配電系統自動化系統規劃研究[J].四川水泥,2016(11):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