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大衛
摘要:安全問題一直是煤礦企業在生產過程中需要解決的問題,安全問題關系到煤礦企業職工的切身利益以及全社會的穩定和國家的利益。隨著人們的的安全思想和安全意識逐步加強,如何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新形勢,探索出新的安全管理模式,積極應對煤礦事故,做好煤炭應急管理工作是當前煤炭企業安全工作的重點。
關鍵詞:煤礦企業;應急管理;措施
安全生產應急管理是安全生產工作重要組成部分和有效手段。企業重視加強安全生產應急管理,既是貫徹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安全生產方針的重要任務,更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可持續發展、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為此,企業要把應急管理工作納入安全生產整體規劃和建設之中,貫徹落實“以人文本”、科學發展觀,突出抓好安全生產應急管理基礎工作。
一、煤礦安全生產應急管理建設
(一)完善法律法規標準體系
在法律法規標準體系方面,隨著新《安全生產法》及相關法規的修訂工作啟動,安全生產應急管理相關法律法規體系也將有所完善,法規針對性及標準科學性也會進而改善。需以救援隊組建、緊急救援行動和事故處置、救治遇難者、事故區恢復等為主要目標,遵循法律法規,在當前應急救援技術基礎上,結合實際應急救援工作,并對應急救援技術體系予以完善。
(二)應急救援隊伍體系建設
在應急救援隊伍體系建設方面,需建立救援隊伍優化、結構布局合理、管理規范的目標,結合救援工作需要,建立政府、企業及社會共同建設應急救援隊伍的模式,使應急救援隊系統得以完善;構建社會化應急救援隊伍模式,促進煤礦安全生產的應急救援隊伍全面發展;提升整體應急救援能力,加強安全生產體系建設,開展關鍵技術裝備的研發。
(三)應急預案與演練
在應急預案與演練方面,將新《安全生產應急管理條例》、《安全生產法》的貫徹當作契機,應急管理及能力提升作為目標,以構建體系、基礎設施的指導建設、健全責任制,推進科學應急預案的形成,促進演練與實戰的貼近,注重演練與培訓基于實際應急救援的效果。此外,向常態化應急演練轉變,以事故為導向,組織重點行業科學合理展開應急演練,探索全面開展基于企業自身需求專項層面的應急演練,強化演練過程管理,并科學展開相關于應急演練的研究工作。
(四)煤礦事故應對措施
各種煤礦事故在煤礦事故中發生的現場可以看出,瓦斯爆炸給受害人員造成傷亡只占全部死亡事故的10%左右,很多礦工的死亡主要是因其爆炸而區域性缺乏氧氣而窒息或是吸入了高濃度的有毒或有害氣體,也有在逃逸路線受到各種因素阻止其撤離到安全區而造成。因此,在煤礦事故中,如果無法及時轉移,礦工長期暴露于有毒有害氣體的環境中導致窒息是造成傷亡的最直接原因。煤礦企業積極做好應急管理,預防、準備、響應、回復四個階段的應急管理工作。
(五)科技支撐體系建設
在安全生產應急管理中處于核心地位,大力運用現代科技為支撐點,將其作為應急管理的重要基礎和保障,從職業安全和應急管理基礎條件建設、關鍵技術引進、基礎設施的運用、標準體系建立、人才培養、培訓學習等方面進行強化。企業自身從基礎理論研究、關鍵技術應用、與先進企業聯合科技攻關等方面著手,結合傳統救援裝備的優勢,科學合理選擇適用于煤礦企業事故救援的綜合成套技術與裝備,推進應急產品標準化、模塊化、系列化、特色化發展。
二、志愿者參與應急救援的重要性
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規定,大力宜傳普及應急知識、增強公眾的公共安全和社會責任意識,完善社會應急準備,提高公眾防災避險技能,對保障公眾的生命財產安全至關重要,對及時控制突發事件、有效減少突發事件帶來的危害意義重大。災難發生時,特別是重特大災難救援的早期,有限的救援人員只能做一些簡單的醫療急救處理,發揮分診和轉診的作用,難以展開更有效的醫療救援工作。而應急志愿者大量涌現靈活應對,滿足災區受害者多樣化的需求,其活動是絕對必要的,也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應急工作的有序、有效開展,依靠應急志愿者人數眾多,多元組合,行動迅速,積極主動,反應靈活的特性。
三、應急志愿者建設與管理
(一)建立政府引導下的應急管理體系
1.法制建設
我國也有必要通過國家立法方式,確立志愿服務的領導體制和工作運行機制,明確責任分工,整合社會力量,提高志愿服務的制度化、規范化和科學化水平。
2.機構設立與管理
以企業自身管理為主線的管理要求,以統一的應急管理指揮機構為依托,建立專業志愿者隊伍管理機構,同時設立專門的機構對志愿者進行系統的應急救援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培訓。
(二)加強志愿者隊伍自身建設
可由志愿組織專門編制相關手冊對自發志愿者參與應急救災活動的行動進行指導。因為當重大災害發生時,企業和職工單方面力量都顯得單薄不足,只有將多方力量聯合起來,才能最有效地開展防災減災工作,盡可能地減少災害給人類社會帶來的損失。一方面可聯合政府醫療救援隊,利用其隊員的能力,及時有效地對災難應急反應;另一方面可設定培訓計劃和培訓課程,培訓有意愿的潛在志愿者。同時,志愿者組織建立支持性策略和方法,以滿足應急環境和條件下的志愿者需求。企業積極組件應急救援團隊動力、落實管理團隊的責任領導人員、確保清晰一致的與現場通信方式,通過有效管理使得每一個志愿者的作用得到充分發揮,形成合力,才能更好地為災害救援服務。
四、結束語
煤礦企業應急安全管理工作關系企業生產全局,應急安全管理工作不可走捷徑,只有踏踏實實地堅持安全管理制度,企業負責人切實貫徹落實,全員積極參與,以預防事故為主,從小事做起,強調自主管理、注重日常基礎工作,煤礦企業的安全工作才能更安全
參考文獻:
[1]吳宗之,劉茂.重大事故應急救援系統與預案導論[M].北京:冶金工業出版社,2016.
[2]黃典劍,李文慶.現代事故應急管理[M].北京:冶金工業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