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輝
摘要:人力資本是經濟持續發展的動力、是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我國多數縣域經濟發展受到人力資本的制約。發展培育縣域人力資本對促進縣域經濟發展有著積極地推動作用。本文就這一課題進行了探討,提出了培育縣域人力資本,促進經濟發展的四點對策。與同行切磋。
關鍵詞:人力資本;縣域經濟;發展
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國民經濟實現了空前高速的發展,經濟總量躍居世界第二位。然而就國內各不同區域經濟發展而言,存在相對不平衡,中東部沿海大中型城市經濟發展迅速,而西部和廣大縣域經濟發展相對緩慢。究其原因,除了地區差別外,人力資本成為制約西部和縣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發達國家和我國中東部大中城市經濟發展實踐表明,人力資本是經濟持續發展的動力、是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一個區域人力資本存量越大,質量越高,越有利于推動技術進步、提高要素的邊際生產率水平。因此,研究我國縣域經濟的發展,要從研究縣域人力資本著手。本文擬就這一課題進行討論,與同行切磋。
一、人力資本與縣域經濟增長的關系
(一)人力資本的概念
人力資本是指凝結在勞動者身上的,以體力勞動者和腦力勞動者的數量和質量表示的資本。人力資本是由先天稟賦和后天投資而形成的存在于人體之中,并在人力資本的生命周期中能實現其經濟價值的智能、體能和技能的綜合體。進一步分析,人力資本有三個要素組成。一是智能因素;二是技術因素;三是體力因素。
(二)人力資本對區域經濟增長的關系
人力資本與區域經濟增長是互相依存、互相制約、互相促進的,人力資本作為生產要素,在影響和決定區域經濟增長的諸多因素中占據越來越重要的地位,是其他一切資源能否得到充分利用開發的決定因素。人力資本是區域經濟持續發展的動力,對于區域經濟增長有著直接的影響。人力資本的智能因素,可以更好地采集、加工、處理、利用各種經濟信息和優化配置區域有限的資源;有助于優化企業資本,提高資本使用效率、提高資本收益率;影響區域的思想、技術創新能力和產業結構的變動,促進區域產業結構的升級和優化。人力資本中的技術因素,可以影響區域密集型產業的形成、生存和發展,促進產業由資源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和知識密集型轉變,打造區域的優勢產業,降低產業運行的成本,提高生產效率,從而提升產業的競爭力。以推動區域經濟發展。人力資本中的體能因素,為區域經濟發展提供健康合格優秀的勞動力;減輕醫療衛生的負擔,使本就緊缺的區域財政更多的用于經濟建設和發展。
二、我國縣域人力資本現狀即成因分析
目前我國多數縣域人力資本現狀不容樂觀(個別發達的縣域除外),從構成人力資本的三個要素分析。智能因素極度弱化,嚴重缺乏高精尖人才,缺乏具有創新能力的綜合性人才,行政、技術干部隊伍整體文化水平偏低。缺乏先進管理思想和創新思想成長的基礎。農民和職工隊伍文化結構不適應時代的發展要求。技能因素層級低??h域企業由于經營困難,職工技能得不到提升。個體企業由于受體制和成本的影響,高技能的員工更是鳳毛麟角。農民隊伍的農業技術只限于實用即可,沒有自發的,主動研究與開發。體能因素重點是農業隊伍,從事農業生產的勞動者以老弱病殘者居多。形成這一現狀的原因有多種歷史和現實的原因,總結起來主要原因是:一是縣域人力資本分布配置不合理,使得本就不足的人才資源出現浪費,如多數相對優秀的人才集中在工作、待遇條件好的黨政機關里,企業一線和農業科研單位少。二是縣域人力資本開發利用機制不健全。使得優秀人才流失。用人觀念落后,人才配置使用行政化,缺乏市場調節。三是國家取消大中專畢業生分配制度實行市場化自主擇業后,本可以靠國家分配得到的大學生由于市場化而減少,大學生多選擇外出謀生,而很少返鄉創業。四是農村大批青年外出務工,農村勞動力極度虧乏。五是縣域職業教育資源匱乏,企業員工很難得到系統的職業培訓。
三、加強人力資本開發利用,促進縣域經濟增長的對策
(一)加強對人力資本的認識,樹立人力資本是第一資源的觀念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力資本在經濟中的作用越來越明顯??h域政府部門,尤其是主要領導對此要有充分的認識,真正樹立人力資本是第一資源的觀念,轉變縣域經濟發展形式,在重視引進項目、實現規模發展的同時,大力開發縣域人力資本,優化人力資本結構,充分發揮人力資本對促進縣域經濟增長的作用,高度重視,積極落實人力資本的投資,優化人力資本結構,增加人力資本存量,大力實施人才興縣,人才強縣戰略,實現縣域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
(二)制定人力資本長期發展戰略規劃,實現縣域人力資本的長效發展 人力資本的開發利用和發展是一項長期的工程,所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就是這個道理。因此,培育縣域人力資本,實現縣域人力資本的優化和有效開發利用是一個長期的工程。為此,縣政府和有關部門要制定長期的人力資本發展培育規劃和階段工作目標,把他作為一項戰略工程去做。按照縣域經濟不同階段發展需求,制定相應的政策措施和培育規劃,使人力資本發展培育與縣域經濟發展同步進行。實現人力資本發展培育規劃目標。
(三)健全人力資本開發利用機制,優化優秀人才引進、成長環境
人力資本作用的發揮關鍵要有完善有效的開發利用機制,從制度上保證公平、公正、競爭、擇優的人才選拔和使用原則,構建人盡其才、充滿活力的人才選拔和使用機制,改革不合時宜的組織制度和人事制度,建立充滿活力的市場配置機制,促進人力資本在縣域范圍內的合理流動。制定傾斜政策,鼓勵黨政機關優秀人才向生產一線流動。同時要積極創造有利于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有利于優秀人才成長的經濟、政治環境,營造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文化氛圍。人事管理部門要解放思想,突破傳統禁錮,積極與各大院校聯系,吸引大學生回鄉創業。對于現有特殊人才在政治上關心,經濟上幫助的基礎上,敢于給予特殊待遇,實行高薪和技術股份等政策,最大限度的吸引、留住高精尖人才,提高人力資本水平,發展培育縣域人力資本。
(四)大力開展職業教育,提高縣域人力資本的技能素質
具有一定技能的勞動者的產生主要是依靠當地職業學校的培養和企業工作實踐中的培訓。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是提高人力資本的技能素質的重要途徑。一要制定政策,鼓勵開展職業教育,整合教育資源,發展多種層次、多種形式、多種學制、多種職業類型的教育和培訓。二是要加快教育運行機制的改革,適度引入競爭機制和激勵機制,實現教育運行機制的轉換,提高教育的發展活力。三是進一步完善教育經費的籌措體制,實現教育投資主體多元化,同時還要鼓勵社會團體、企業、學校、集體和個人多元投資的多渠道教育投資組合。共同促進發展職業教育。
參考文獻:
[1]胡德龍,人力資本與經濟發展:理論與實證[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