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麗
稅收是政府為了滿足社會公共需要,憑借政治權利,強制、無償地取得財政收入的一種形式。目前,我國共有18個稅種,分別為:增值稅、消費稅、個人所得稅、企業所得稅,城市維護建設稅、煙葉稅、關稅、船舶噸稅、資源稅、城鎮土地使用稅、耕地占用稅、房產稅、契稅、土地增值稅、車輛購置稅、車船稅、印花稅,以及從2018年1月1日開始征收的環境保護稅。
公立醫院作為非營利性醫療機構,是以為社會公眾利益服務而設立和運營的醫療機構,它不以營利為目的,收入主要用于彌補醫療服務成本,改善醫療條件,引進先進技術,開展新的醫療服務項目等。在我國目前征收的18種稅種中,公立醫院主要涉及個人所得稅、增值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費附加、企業所得稅、、房產稅、契稅、車輛購置稅、車船稅、印花稅等。
一、個人所得稅
個人所得稅是以自然人取得的各類應稅所得為征稅對象而征收的一種所得稅,公立醫院的職工應就其“工資、薪金”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工資、薪金”包括職工因任職取得的工資、薪金、獎金、年終加薪、勞動分紅、津貼、補貼、以及與任職有關的其他所得。除此之外的獨生子女補貼、執行公務員工資制度尚未納入基本工資總額的補貼、津貼差額和家屬成員的副食品補貼、托兒補助費、差旅費津貼、誤餐補助免征個人所得稅。我國目前“工資、薪金”按月征收,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3500元后的余額,采用“七級超額累計稅率”繳納個人所得稅。職工應繳納的個人所得稅應在發放工資時由單位代扣,并于次月15日前向當地地稅部門繳納。
二、增值稅、城市建設維護稅、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費附加
我國從2016年5月1日起,經國務院批準,在全國范圍內全面推開營業稅改增值稅試點工作。公立醫院提供的醫療服務收入免征增值稅,除醫療服務收入外的培訓收入、不動產租賃收入、財產轉讓收入等應按規定繳納增值稅。公立醫院可選擇按照簡易辦法繳納增值稅,但需向當地國稅部門申請、備案。
城市建設維護稅以實際繳納的“增值稅”稅額為計稅依據,根據公立醫院所在地的不同,采用7%、5%、1%的稅率計算。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費附加以繳納的增值稅為計稅依據,分別采用3%、2%的稅率計算,與增值稅同時繳納。
三、企業所得稅
企業所得稅是對我國境內的企業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組織的生產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一種稅。納稅義務人為除個人獨資企業、合伙企業外,在我國境內企業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組織。公立醫院屬于企業所得稅的納稅義務人。公立醫院取得收入包括財政補助收入、醫療收入、其他收入。其中:財政補助收入屬于不征稅收入;其他收入屬于除財政部門各項撥款、財政部門和國家物價部門批準的各項規費收入以外的經營收入,具有了經營特點,應當在扣除相應的支出后,按照25%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
醫療收入是指醫院開展醫療服務及其其他活動依法取得的非償還性資金。財稅[2000]42號文件,關于非營利性醫療機構稅收政策中指出:對非營利性醫療機構按照國家規定的價格取得的醫療服務收入免征各項稅收,目前該文件已失效。《關于非營利性組織免稅資格認定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財稅[2014]13號)規定,經有關部門批準設立或登記的非營利組織,符合一定條件的,可向稅務機構提出免稅資格認定。公立醫院經申報可認定為非營利性組織,經認定后,對于其取得符合《關于非營利性組織企業所得稅免稅收入問題的通知》(財稅[2009]122號)規定的免稅收入范圍的收入,免征企業所得稅。對于未經過免稅資格認定的公立醫院,其取得的全部收人或雖經過免稅資格認定但其取得的收入不符合免稅收入條件的,均應計征企業所得稅。
財稅[2009]122號通知中規定非營利性組織的下列收入為免稅收入
1.接受其他單位或者個人捐贈的收入
2.除《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等第七條規定的財政撥款以外的其他政補補助收入,但不包括因政府購買服務取得的收入。
3.按照省級以上民政、財政部門規定收取的會費。
4.不征稅收入和免稅收入孳生的銀行存款利息收入
5.財政部、國家稅務局規定的其他收入
公立醫院的醫療服務收入,均不屬于以上免稅收入的范疇,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自財稅[2000]42號文件失效后,無下發醫療機構有關稅收政策的通知。筆者認為,公立醫院是以社會公共利益服務而設立和運營的醫療機構,它不以盈利為目的。同時,公立醫院盈利不作分配,按規定提取事業基金、福利基金,用于自身發展,滿足人民群眾醫療需要。公立醫院的醫療服務收入應免征企業所得稅。全國政協委員,廣東省人民醫院副院長王房儀曾調研25個省(直轄市)37個城市的公立醫院中,沒有一家醫院繳納企業所得稅,但部分省、市地方稅務局曾向公立醫院醫療服務收入征收企業所得稅,但最終不了了之。同時呼吁,從國家層面,明確將公立醫院醫療收入定為免稅收入,更有利于醫改和醫療事業的發展。
四、印花稅
印花稅是以經濟活動和經濟交往中書立、領受應稅憑證的行為為征稅對象征收的一種稅。印花稅共有13個稅目,分別為購銷合同、加工承攬合同、建設工程勘察設計合同、建筑安裝工程承包合同、財產租賃合同、貨物運輸合同、倉儲保管合同、借款合同、財產保險合同、技術合同、產權轉移數據、營業賬簿、權利許可證照。公立醫院屬于印花稅納稅義務人,涉及以上稅目,均應按規定繳納印花稅。主要表現在藥品采購、衛生材料采購、資產采購、耗材采購等,如合同中簽訂采購價,按合同中簽訂采購價的萬分之三繳納印花稅;如合同中無采購金額,按照實際采購金額的萬分之三繳納印花稅;建設工程承包合同,按承包金額的萬分之三繳納印花稅;營業賬簿按件5元貼花。權利、許可證照按件5元貼花等。
五、城鎮土地使用稅、房產稅、契稅、車船稅、車輛購置稅
公立醫院屬于非營利性醫療機構,按照規定,對于自用的土地、房產免征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對于將自用房屋用于出租,均應按規定繳納城鎮土地使用稅、房產稅。公立醫院購置的車輛,按照車輛購置價格的10%繳納車輛購置稅,車輛購置稅計人固定資產成本。公立醫院按規定繳納車船使用稅。
公立醫院作為非營利性組織,享受財政補助和稅收優惠政策。但在享受稅收優惠政策的同時,應按照《稅收減免管理辦法》辦理免稅資格申報、認定、備案。并按期進行申報、減免。對于應稅項目必須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繳納稅款、代扣代繳稅款。
參考文獻:
[1]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稅法[M].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17.
[2]衛生部規劃財務司.醫院財務與會計實務[M].企業管理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