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麗
摘要:隨著離退休人員的增加,養老保險已成為我國的社會福利保障中的重中之重。雖然養老金制度不斷的完善,但養老金冒領、重領的現象,越來越多,越來越隱蔽,有增加趨勢。結合實際情況,需要從政策、管理等多方面采取措施和方法,以確保養老金安全。
關鍵詞:冒領;重復領取;養老金;監督
養老金也稱為退休金、退休費,是一種最主要的社會養老保險待遇。領取養老金的條件必須是連續交納養老保險15年且男職工年齡為60周歲,普通崗位女職工50周歲、管理崗位女職工是55周歲才可辦理退休,從事特殊工種的人員累計連續達9年以上的可以提前申請退休。目前企業改制的完成,和企業離退休人員及撫恤人員已移交社會保障部門,我國社會保障事業中對這些老年人的社會化管理進入了新階段,他們領取養老金,認證是一種重要的工作環節。通過建立信息共享和社區的動態管理常態認證系統,來完善我國養老資格認證體系是確保養老金基金安全運轉。
冒領、重復領取養老金表面看是非養老金享有人“不當得利”,實質是侵占了養老基金、即侵占了公共利益毒化了社會道德風氣。養老金管理工作越來越復雜,一直困擾我地社保管理,是一項重大的難道。養老金大量流失,嚴重影響國家利益。又對將來養老支付形成巨大壓力。
一、對于冒領、重復領取養老金問題的嚴重性
在我企業主要存在退休人員死亡后,家屬繼續領取養老金,還有一些重復領取養老金人員,隨著我國養老金制度逐漸完善,但社保機構很難掌握到退休人員身體情況以及生存現狀,退休人員死亡后也很難在第一時間停止發放。從我企業的情況來看,養老金冒領問題時間越長,人數越來越多,問題也越來越嚴重。這些重復領取的人員中,有的是退休后享受兩份養老金。有的是一份養老金一份撫恤金。對于重復領取養老金的人員,一些人在不同地點參加兩份工作,交兩份養老金,因為個人關系,在單位中只掛名字,卻不上班,又在另一個地點享有另外一份工作,而且參加了兩份養老保險,所以在退休時兩個地方都領取了養老金。
就我企業來說在2016年12月我省人社部與國家人口庫比對出來的疑似死亡人員,以及和全國養老數據比對出來的重復領取養老金人員多達200人。特別是確定死亡人員,人社部對死亡材料提出疑義。
2014年社保系統追繳冒領養老金159萬,冒領人員464人,總月數803個月,受理舉報冒領案件達到21件27人。2015年社保系統追繳冒領養老金116萬,冒領人員311人。2016年社保系統追繳冒領養老金67萬,冒領人員224人。以上情況說明了冒領工資情況越來越嚴重。
有效的解決養老金問題對于提高國民的生活水平和質量是非常重要的,制度的不斷完善對我國的養老保障體系的建全也是較為有利的,但是企業養老保險管理中仍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
目前對于冒領養老金主要采取認證方式。對于冒領人員,為了防止社會保險基金流失,保證基金安全,對本企業的離退休人及撫恤人員的生存狀況開展調查。人的生老病死,這是自然規律,我企業只負責為其生存期間發放養老金,死后將停止發放,只能為其辦理喪葬撫恤金。為了防止社會保險基金流失,保證基金安全。養老金支出額度大,存在冒領,面對本企業的離退休人,及撫恤人員龐大人群的生存狀況開展認證調查,企業要向社會保障部門提供真實、有效的離退休及撫恤人員的信息。
認證只能監督一年的生存情況,例如:某人5月通過認證,7月去世那么他這一年的工資如果不是自己來報死亡,社保機構也不會知道他的生存狀況,將會一直為其開資,直到第二年的認證,發現其沒有指紋才會去停工資。所以每年認證也是有缺陷的。
二、如何解決這些冒領、重復領取養老金的問題
(一)科技手段的完善
社保中心建人口生存狀態檔案,通過醫院、社區、火葬場所設立大數據共享,及時跟蹤最新人口死亡狀態,爭取在第一時間掌握最新信息。
(二)提高國民素質教育
我們大多數人在認識上有偏差,不少人認為養老金是國家的,能多領就多領,這似乎已形成一種心態,而知情者知道冒領、重復領取者的存在,也想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怕得罪人,覺得那是一種告狀,不明白冒領人員其實是在損害我們企業人員社保的利益。死亡的時間證明也是非常的模糊,因為相關部門也不去調查真正的死亡時間,做個順水人情,報死亡時間都是當事人報幾月,就開幾月的死亡證明。所以大力宣傳也是非常重要的,讓群眾重視、明白冒領的嚴重性,通過廣泛深入的宣傳教育力度,讓全體公民意識到冒領養老金是可恥、違法行為。樹立起講誠信、守公德養老金冒領和重復領取是很突出的問題。如解決不好,產生的不良影響后果不堪設想。
(三)加強獎罰制度
因現有的獎罰政策的不具體,需要靠政府強制推動,而個人申報基本沒有幾個,而對于舉報者實施獎勵制,為其保密,才能調動起群眾參與監督的熱情使之大大提高。政策管理和大力宣傳獎罰制度是相輔相成的、緊密相連。
(四)法律手段
因大多數人的法律意實淡泊,不重視冒領、重復領取的后果嚴重性。所以一旦發現后,不能不了了之,嚴格查處,還要制定強有力制度,對其采取強有力的措施。非法冒領基金情節嚴重的人員除追繳非法所得外,還要嚴格按照社保法、刑法等進行處罰,防止冒領現象死灰復燃。可以有效防止家屬冒領養老金問題的發生。
工作人員要大力宣傳和打擊冒領和重復領取養老金對社會保障的不利因素。還要對一些高危、高齡人員進行定期的登門訪問式的普查、摸底。繼續采取可行的措施做好摸底監控工作,預防其家屬非法冒領養老金。對于重復領取養老金的方案是:采取從源頭抓起,目前存在社會保險信息不全,數據質量不高,必須把所有退休人員成立個數據庫,在首次辦理退休待遇或撫恤金時先查找下有無重復領取的人員。同一身份的兩人不予辦理兩份養老保險,各個單位嚴格控制不上班掛名字人員。必須做到在崗在職人員的統計。
相信通過以上的幾項措施可以減少養老金的大量流失?,F我社保部門已建立完善退休人員信息數據庫,及時的掌握其人員的現況。經過各個社保部門的嚴格管理,我們的監督層面和范圍擴大,過去被忽視的盲區也縮小了。
三、結尾
綜上所述,只有從法律層面制止非養老金享有人“不當得利”,保障社會養老基金安全,凈化社會道德風氣緊扣社會保障工作的“保障民生”主題,認真落實社會保險法,以維護職工利益,保障退休人員基本生活,促進企業發展,維護社會穩定為目的,結合各種防冒領的手段,形成完善的機制,在全社會的共同努力下,定能堵塞養老金冒領的狀況漏洞,確保養老基金安全完善,不但可以切實維護廣大參保人員及退休人員切身利益,對社會穩定也必帶來顯著的社會效益。
參考文獻:
[1]李德綱.防止養老金冒領對策和建議[J].財經界(學術版),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