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東杰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當前存在于環境監察工作中的兩大主要問題,接著提出了加強環境監察工作以提升環境監察能力的三大主要途徑。
關鍵詞:環境監察;環境污染
所謂環境監察,是指以國家的相關環境保護法規、規章、政策為依據,以國家環保行政機關的相關職責為內容對管理范圍內貫徹執行環保法律法規的情況進行的檢查和監督。從大的方面來講,環境監督就是對個人或組織遵守環保法律法規情況而進行的相關處理和監督。環境監察的主要職能就是檢查和監督轄區內的個人或單位對國家相關環保法律法規的執行情況,并根據不同情節對違反相關法律法規的行為依法給予相關處罰。具體到生活當中,就是要檢查和監督企業中關于污染狀況的防治情況,監督排污的執行情況。與此同時,還要監督農業中的生態環境以及自然生態環境。對破壞環境以及造成環境污染的狀況及時進行檢查和處理,做好由環境污染引發的糾紛的調解工作。此外,還要及時征收排污費,并對排污費進行科學合理地管理和監督。
一、目前環境監察工作中的主要問題
一是環境污染源頭難以遏制的問題。一方面,我國農民還不具備一定程度的環保意識,他們墾荒耕種、圍湖造田、亂挖亂采,濫施農藥、化肥,不僅使農業產品受到嚴重的污染,還逐漸污染了土壤、空氣、水源,對農業生態系統造成極大的威脅。另一方面,由于人多地少,再加上自然災害多發,土地退化、沙化、堿化嚴重,進一步加劇了人地矛盾。工業向農村的轉移,加劇了農村的工業污染。由于其生存環境、基礎條件及管理水平的相對薄弱,造成污染后缺乏治理技術與資金,治理困難,使農村生態環境產生工業化污染問題。同時將大量污染嚴重的城市工業企業搬遷到城郊或農村地區,或者直接將城市垃圾運往農村,造成城市工業污染“上山下鄉”的局面,增加了環境監察工作的難度。
二是環境違法處罰力度不夠的問題。現行環境法律、法規中不論是行政處罰還是刑事處罰,相對于環境違法行為造成的后果而言都太輕,這樣就導致一些人不把環境法律、法規放在眼里,知法犯法。同時,環境違法犯罪是一種新型的犯罪,又涉及到環境科學領域中的許多問題,因而對環境違法犯罪的防治對策研究幾乎是空白,如政策定位上的缺陷、職責定位上的缺陷、缺乏完備的環境權制度等等。
三是隊伍建設與工作作風不適應的問題。目前環境執法隊伍自身問題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一是專業知識不足,一些執法人員對法律法規、生產工藝、產業政策不熟悉,缺乏現場敏銳性及監察經驗,找不到問題、找不準問題。二是執法不到位、不作為,甚至失職、瀆職。有些環境執法人員對群眾反映的環境污染問題熟視無睹、不聞不問,缺少執法者應有的責任感。三是違反環保系統“六項禁令”和環境監察人員“六不準”。有些環境執法人員之所以對環境違法企業查處不到位、關停不力。四是對新形勢下的要求不適應,缺乏應急監察、生態監察知識與經驗。
二、加強環境監察工作,提升環境監察能力
一是明確環境監察的具體職責。當下,國家總局對于環境監察工作的定位是十分明確的,即“三查、二調、一收費”。三查指監督檢查污染治理設施運轉情況,“三同時”和污染源限期治理執行情況,排污許可證執行情況;二調指調查污染糾紛和污染事故并參與處理;一收費,就是依法征收排污費,并對違反環保法規的行為進行處罰。但地方的環境監察職能一直沒有得到很好落實,環境監察部門肩負著現場執法的重任,必須進一步增強嚴格執法的意識。從全局的角度看問題,不能只收費、不管理,更不能站在污染者的立場上,替污染者說話,征收排污費和對環境違法行為進行處罰,是促進企業調整產業產品結構,實現節能、降耗、減污和發展的動力,如果隨意降低標準和不嚴格進行現場執法,就是保護落后.就是失職。增強責任感,監理人員要時刻提醒自己對自已的執法行為負責。
二是轉變工作理念,調整環保工作思路。實際工作中,要搞好環境監察工作必須跳出“就環保而環保”的工作思路,要有“圍繞經濟搞環保,搞好環保促經濟”的辯證思想,通過加強環境保護,嚴把環保準入門檻,嚴格執行環保一票否決制,騰出環境容量和發展空間,推進環境、經濟、社會的和諧發展,在服務于經濟發展大局的過程中,切實把好執法關。對新上項目嚴把環保準入門檻,嚴格執行環保一票否決制,項目環評不過關一律不予落戶;對已進區項目,組織專業人員上門開展全方位多層次專項培訓,以增強企業環境保護意識,引導企業進行清潔生產;同時對企業開展全天候監控和提示,督促企業實施污染物零排放。
三是提高監察人員素質。監察人員必須要做到對環保知識系統了解、對行業法規熟練掌握、對環境監察相關業務廣泛學習、擁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質。環境監察隊伍的人才來源是不同的,大家的文化水平也存在一定的區別,因此需要對他們進行有針對性的知識、技能培訓,只有他們堅持學習,才能夠更好地提升環境監察能力。同時,要以環保法律法規和環境監察業務知識為重點,通過有目的、有步驟、有組織的學習,來提高環境監察人員的政治和業務素質,增強依法監察的能力和水平。環境監察隊伍所展現的執法形象不僅代表了它本身的形象,還代表了整個環保系統的形象,也是重要的對環保工作作出反應的窗口之一,因而環境監察隊伍的建設工作絕對不能夠松懈。但是,目前的環境監察隊伍當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文化水平相對低下的人員,他們不具備專業的環保知識,不熟悉環保法律規范,到企業檢查、收費不是依法行政,也不是以理服人,而是嗓門高、脾氣大,對監察隊伍的形象有惡劣的影響,也無法很好地達到執法的目的。一些基層環保執法人員,自身素質偏低,對于環保法律法規不夠了解,在執法過程中帶有一定的隨意性,常常出現以言代法、以情代法、以罰代法的現象。這些問題不解決,必將影響環境監察工作能力的進一步提升。對于違法亂紀,損害環保形象,不適合監察工作的人員要堅決調整出監察隊伍,要積極吸收有學歷、思想好、懂業務、作風正、會管理的復合型專業人員,充實到監察隊伍中來。
三、結語
提高對環境問題的認識,探索環境保護新道路,認識到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關系是當前做好環境監察工作的必要條件,同時創新環保制度,拓展環保新思路是關鍵。作為環境監察人員,要認真履行環境監察工作職責.同時要加強協作,形成合力,充分發揮環境監察部門作用,全面提升隊伍自身能力建設,不斷提高監察工作水平。
參考文獻:
[1]毛應淮,宋海鷗.論環境監察工作制度修訂的必要性[J].中國環境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5(5).
[2]劉金波,俞巍.關于提升環境監察執法效能有效途徑的探索[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