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勇 程川
摘要:進入信息化時代,企業在市場的成敗瞬息萬變,因此安全管理在企業管理體系顯得愈發重要,關乎企業成敗。同時,在企業安全管理過程中,職業病問題日益突顯,嚴重影響員工的日常生活與生產工作。本文從工業企業常見職業病危害因素展開概述,通過淺析職業病危害檢測評價在企業安全管理中的應用,旨在推動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企業安全管理;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防護設施
職業病是一種嚴重危害勞動者身心健康的疾病。在不同的企業中,由于生產商品的不同、工作環境的不同,其引發的疾病也各不相同。對此各國都嚴格要求對職業病進行防范,并且都出臺了相關的法律政策。最常見的職業病有塵肺、職業中毒、職業性皮膚病等內容。
一、企業安全管理體系
安全管理體系,即為出于安全管理的目的,針對公司的整體運營建立的一整套體系,主要包括軟件方面和硬件方面。軟件方面主要是指公司的整體工作氛圍、組織管理制度、文化建設;硬件方面主要涉及生產設備、運行維護、安全投入等。構建企業安全管理體系旨在為企業建立一個可實時更新的動態的管理體系,以促進企業得到持續改進,實現安全、高效運行,達到既定的安全管理總體目標。
二、工業企業職業病的危害因素
職業病危害因素主要包括:粉塵、化學因素、放射性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和其他因素。在生產經營單位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評價中,最常見的職業病危害因素是粉塵、生產性毒物、噪聲等。
(一)粉塵
能夠產生粉塵的行業與工種很多,如煤礦、金屬礦與非金屬礦的采掘和采石業,基礎建設方面的筑路、開掘隧道和地質勘探作業,玻璃制造業,耐火及建筑材料加工業,鑄造業的破碎、磨粉、包裝、運輸等環節。
(二)化學因素
化學因素一般分為以下幾類:(1)金屬及類金屬毒物;(2)刺激性氣體;(3)窒息性氣體;(4)有機溶劑;(5)高分子化合物生產中的毒物;(6)農藥。
(三)噪聲
按來源分:機械性噪聲、流體動力性噪聲和電磁性噪聲;按聲壓波動范圍分:穩態聲(波動<3dB)和非穩態聲(波動> 3dB);按隨時間的分布情況分:連續聲和間斷聲。
三、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主要依據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2017年I1月4日第三次修正
(二)《工作場所職業衛生監督管理規定》安監總局令[2012]第47號
(三)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化學有害因素GBZ2.1-2007
(四)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物理因素GBZ2.2-2007
(五)工作場所空氣中有害物質監測的采樣規范GBZ159-2004
(六)工作場所物理因素測量第8部分:噪聲GBZ/T189.8-2007
(七)工作場所空氣有毒物質測定GBZ/T160-2004
(八)工作場所空氣中粉塵測定GBZ/T192-2007
四、職業病危害檢測評價結果及應用
(一)防塵
粉塵對人造成的危害,特別是塵肺病尚無特異性治療,因此預防粉塵危害,加強對粉塵作業的勞動防護管理十分重要。對于涉塵工作崗位,特別是檢測評價結果超標或接近限值的崗位,企業的粉塵防護管理應采取三級防護原則。
一級預防主要措施包括:綜合防塵,即改革生產工藝、生產設備,盡量將手工操作變為機械化、自動化和密閉化、遙控化操作;盡可能采用不含或含游離二氧化硅低的材料代替含游離二氧化硅高的材料;在工藝要求許可的條件下,盡可能采用濕法作業;使用個人防塵用品,做好個人防護。
二級預防其措施包括建立專人負責的防塵機構,制定防塵規劃和各項規章制度;對新從事粉塵作業的職工,必須進行健康檢查;對在職的從事粉塵作業的職工,必須定期進行健康檢查,發現不宜從事接塵工作的職工,要及時調離。
三級預防主要措施為:對己確診為塵肺病的職工,應及時調離原工作崗位,安排合理的治療或療養,患者的社會保險待遇應按國家有關規定辦理。
(二)防毒
針對檢測評價中涉及到的化學毒物,技術控制措施在預防化學毒物中毒常起到關鍵作用,如工藝改革、工業通風;當然,個體防護也是控制毒物的重要手段。
1.工藝改革采用革新技術、改革生產工藝,以無毒或低毒的物質代替有毒或劇毒的物質,從而達到從源頭上控制化學毒物。
2.工業通風工業通風的任務旨在利用專門的技術手段,合理地組織氣流,控制或完全消除作業過程中產生的粉塵、有害氣體、高溫和余濕,向車間內送入新鮮的或經專門處理的清潔空氣。
3.個人防護在生產作業過程中,與化學毒物有關的個人防護用品主要包括防護服、呼吸防護器和皮膚防護用品等。
(三)防噪
對于接噪崗位或噪聲超限作業點,企業可從以下幾點做好噪音控制。
1.控制噪聲源。可以選用低噪音的生產設備和改進生產工藝,或者改變噪音源的運動方式,從根源上減少噪聲。
2.阻斷噪聲傳播途徑。如采用吸音、隔音、音屏障、隔振等措施,以及合理規劃設備和建筑布局等。
3.加強個體防護。長期職業性噪音暴露的工人可以戴耳塞、耳罩或頭盔等護耳器。
另外,減少接噪時間和加強職業健康監護也是降低噪聲危害的方法之一。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針對職業病危害因素的預防與控制,工業企業需要綜合考慮各類影響因素。首推技術革新,加強工程控制,配發符合國家標準的個體防護用品并督促正確佩戴和使用。強化職業健康管理,最大程度降低、消除職業病危害,切實保護勞動者的身體健康,以此為推動我國工業企業的長遠發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馮活梁.淺談職業病危害因素現場檢測的質量控制對策[J].交流,2018(06).
[2]王永斌.鋼鐵企業職業危害防治綜合評價指標體系研究[D].華北理工大學,2016.
[3]李剛.石英砂加工企業職業病危害防護措施與管理對策研究[J].工業安全與環保,20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