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淑娟
摘要:企業人力資源招聘工作貫穿于企業發展過程的始終,是每一家企業在運行過程中都會涉及到的環節。而由于一些不可避免的主客觀因素的存在,致使人力資源人才招聘工作過程中常常會出現諸多風險。規避風險,提高效率是企業的永恒話題。通過設置合理的風險管控制度,嚴格把關招聘環節,提高信息搜集效率等手段,在為企業招納優秀人才的同時,也能夠為企業后續發展提供源源不竭的動力。
關鍵詞:企業;人才招聘;法律風險;防范措施
一、企業人力資源招聘風險管理概述
企業人力資源招聘風險管理最早發端于歐美等國,主要通過對職工的工作行為以及工作心理的觀察,來探究如何最大程度的激發員工的工作能力,以提高企業的生產效率。我國的企業人力資源招聘風險管理工作起步較晚,主要在于解決企業員工的輸入問題,當企業人才缺乏時,如何在短時間內迅速的輸入優秀的企業所需人員是其關鍵。人力資源招聘承擔著重要的把關人的作用,通過“去粗取精”,及時將優秀員工吸納進來,從而直接影響企業之后的工作效率。這一把關決定了企業之后的品牌建設和生產效率。因此,運用各種策略有效把控人力資源招聘環節中的風險,對于企業發展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企業招聘的風險類別概述
(一)招聘方式的選擇與人才識別的甄選風險
如今的媒體網絡發展迅速,應聘者可以通過很多種途徑選擇自己想要從事的工作,招聘者也可以通過很多種途徑招來心儀的員工,很多方式例如招聘傳單小廣告、學校或者企業組織的招聘會、58同城等。但是這些方式本身就存在一定風險,對招聘者和應聘者雙方都有一定的不透明性。很多應聘者成功獲得職位后依然保守著固有思想,不愿意主動或是被動的接受人才識別。這樣的情況會導致現代企業的人才測評被擱置,結果效果差強人意,效益低下,最終也會導致真正的人才流失。
(二)人才招聘中的勞動合同等法律風險
企業人才招聘中的勞動合同等法律風險主要由于招聘、應聘雙方的知情權喪失所造成,雙方知情權一旦喪失,就十分容易在就職后出現這樣那樣的爭論和沖突,后果嚴重時還有可能會造成法律風險。而在處理法律風險的過程中,不管是企業自身,還是員工本身,都需要耗費時間和精力去應對,除了增加時間、精力成本,還會對企業自身的形象、信譽、品牌等方面造成不可恢復的負面影響。
(三)人才招聘中面臨的外部市場環境造成的潛在風險
市場環境對人才招聘造成的風險雖然較小,但是也是不可忽視的。比如經濟條件較好的地區,企業的發展機會大,發展前景好,員工需求量較大。但是另一方面,也就潛在的表明其人才流動量較大,人才資源不穩定,雖然企業在招聘用人方面不會有太大的難度,但是也容易造成企業內部的不穩定。外部風險雖然是不可控的,不可規避的,但是只要存在風險就會對企業造成不良影響,對于企業而言,還是需要嚴格按照法律法規來進行企業活動,開展企業業務,按照市場經濟的基本規律來辦事。
三、規避風險的相應措施
(一)在企業內部構建完善的人力資源招聘風險管理體制機制
建立完善的人力資源招聘風險管理體制機制,一般而言,一個完整的管理機制應該有風險識別、預估、檢測以及管控四個部分共同組成,在各個部分設置相應的規章制度,提高工作的有效性,對人才招聘環節存在的風險進行全面的把控。對于識別系統而言,就需要在招聘人才時,對人才資源以及企業所需崗位的適配性進行比較,從而為之后的風險預估奠定基礎。在此基礎上,運用必要的定量定性研究方法,合理估算成本,為管控措施的設定打下基礎。
(二)加強知情權的維護和保障
《勞動合同法》第八條規定,用人單位有權了解勞動者與勞動合同直接相關的基本情況,勞動者應當如實說明。用人單位維護自身的知情權,就要做好入職審查和證據保留工作。
首先,要嚴格審查勞動者的身份信息是否真實。例如廣東省某生產型企業通過互聯網進行招聘時,有勞動者因未達到法定的勞動年齡,而使用他人的身份證參與了應聘與入職,而負責企業招聘的工作人員也沒有及時進行身份審核,直到勞動者在工作中因為發生工傷事故導致傷殘后才被調查發現。當下,盡管以他人身份信息參與應聘和入職是個別現象,但也要引起重視,尤其是具有一定勞動強度和危險性的工作崗位,一旦勞動者在企業勞動過程中發生了工傷事故,即使用人單位繳納了工傷保險,因為勞動者盜用他人信息甚至是達不到法定年齡的,最終也很難進行工傷認定,往往只能由用人單位來承擔巨額的賠償。
其次,可以通過官方查詢渠道如學信網、正規的第三方背景調查公司等途徑嚴格審查勞動者的學歷、經歷、資歷信息。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要審查勞動者是否屬于自由之身,包括應聘人員是否同時與其他用人單位存在有未解除的勞動關系、是否曾經有和其他企業簽訂過競業限制協議等內容尚未解除。《勞動合同法》第九十一條規定,用人單位招用與其他用人單位尚未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勞動者,給其他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連帶賠償責任。一般情況下,用人單位賠償責任不低于70%。所以,用人單位在招聘選拔勞動者時,務必要求勞動者出具已經離職的證明,或簽署沒有與其他單位建立勞動關系的承諾書。對于高層管理者或核心技術人員的招聘,還要求提供沒有與其他用人單位簽訂競業限制協議的證明,并注意保存。
(三)嚴格按照法律辦事
規避法律風險的最佳方法是企業要確保應聘者的知情權,要想營造更加和諧的用工環境,企業需要熟知并且熟練使用法律。一方面,企業在開展招聘活動的時候,要嚴格按照法定程序開展工作,使應聘者能夠明確的熟知招聘的各個環節和流程。另一方面,再確定了合適的人才后,與其簽訂勞動合同時要向被雇傭人員詳細的說明解釋合同內容,對工作的基本情況如工作時間、是否需要加班、加班補助、職業性質等內容進行深入解釋,避免之后出現不必要的勞動合同糾紛。
四、結束語
企業作為一種獨立的盈利性組織,在其組織、運行、發展等各個環節中均存在著各種各樣的風險,而這種風險的存在是造成企業不穩定的主要因素。尤其是在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的今天,如何降低企業風險,實現更高的經濟效益成為了各大企業面臨的主要課題。
參考文獻:
[1]董熙.化解招聘中的法律風險[J].企業管理,2017(08):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