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寶龍
摘要:歷史劇作為舞臺劇的一種,包含眾多的表現形式。近年來,新編歷史話劇、歷史性戲曲和戲說歷史劇的創作得以發展,劇目如雨后春筍般涌出,呈現白花齊放之象。與現代主義劇作不同,新編歷史劇的創作首先需要考慮的問題就是——虛構與真實,對劇作家來說,這也是創作上的一大挑戰。在歷史劇創作中對真實與虛構的把握一直有這樣一句話‘大事不虛,小事不拘’,但如何將“大事不虛,小事不拘”把握在一個準確的度上,也是創作者需考慮的問題。
關鍵詞:新編歷史劇;虛構與真實;創作
歷史劇作家與歷史學家不同,史學家重視的歷史的真實性,是對歷史實際的真實反映,而歷史劇作家則是根據史學家所反映真實的歷史加上藝術想象力,在確保一定的歷史真實度上,創作符合藝術性,具有跌宕起伏故事情節的戲劇。因此,歷史劇作家要對歷史史實進行一定的藝術加工,虛構一些情節,讓故事和人物更鮮明,達到“曲盡人情,越戲越真”的創作效果。本文就如何把握歷史劇創作中的虛構與真實進行分析、闡述,以期為廣大歷史劇作家的創作提供一些有效參考。
一、準確把握“大事”和“小事”的切入點
在歷史劇創作中如何理解大事和小事,是創作的前提條件。縱觀那些創作比較成功的歷史劇,并沒有從頭到尾的遵守史實,為了給劇中人物形象打基礎,在某些關鍵問題上作者會進行虛構,與史實形成很大出入。例如,《商鞅》這部話劇,歷史上商鞅是衛君之后,出身是沒落貴族,但為了劇中所設定的人物基調,作者對商鞅的出身進行了虛構,將其設定為罪奴之子。這樣商鞅向改變自己的命運,向做人上人的欲望,都有了來源。如果是按照歷史設計劇情,人物塑造的個性就是去了鮮明,將整個劇目的力量性降低[1]。那么是否會有人對《商鞅》歷史劇性質產生疑問,其實是沒有必要的。《商鞅》是藝術而不是歷史,它是劇作家根據一定的歷史而進行的藝術虛構和創造,知識向讓觀眾通過觀看劇目體味歷史感,感受偶然事件中存在的必然性。歷史劇作家在虛構創作時需注意的是,能讓觀眾產生認知障礙的歷史史實不能改編,否則歷史劇的創作是失敗的。
二、以“三性統一”為前提,進行歷史虛構
歷史劇創作過程中所謂的“三性”是指歷史劇應具備藝術性、觀賞性和思想性,只有這三性統一后,才能再思考歷史真實與虛構的良好把握。簡單的來說,就是在歷史劇的創作過程中,如果對歷史事件和人物形象的改動會影響其藝術性、觀賞性和思想性,那么這些史實是不可變動的。其他情節的設計和人物塑造方面的虛構只要符合歷史邏輯,有助于藝術性、觀賞性和思想性的升華[2],劇作家都可以進行大膽的嘗試。這就是我們常說的“藝術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歷史劇也是源于歷史,但又不能等同于歷史。例如,《大清相國》這部劇改編于王躍文的同名小說,舞臺劇不同于小說,需要劇作家對其重新構架。在選取這個題材后,劇作家就需要開始考慮虛構與真實之間的問題了。由于小說是長篇累牘,內容豐富、分散,舞臺劇這種短時間的藝術形式是不能完整展現的。是以,劇作家首先需要從小說中選擇一部分內容進行話劇創作,明確話劇《大清相國》所要表達的內容。要想清晰而準確的塑造主人公陳延敬,劇作家需對陳延敬進行深入的了解,從真實史實中尋找其影子,跨越時間的長河與其對話。《清史陳延敬傳》中記述了他一生的輝煌,雖篇幅短小,但字字珠璣。陳延敬歷經順治、康熙兩朝,官至文淵閣大學士,參與了《康熙字典》的編撰,最后老死相位,是少有的“善始善終”只能臣。以此切入,劇作家就可以找到對陳延敬形象塑造的共鳴點,作為知識分子他是如何實現自己在官場上的理想和價值。知識分子大都有一些共同性,以古通今,一個有著高尚理想的知識分子步入復雜的官場上,理想與現實會產生哪些矛盾,劇作對這一方面的展現一定會產生強大的感染力,并且會十分有意義。劇作中涉及到的很多歷史人物形象(如,鄭恒、張沂、高士奇、鰲拜、索尼、康熙等)是否與歷史中的人物相符,劇作家在創作中并不需要保障,其只要確保這部劇作藝術性、觀賞性和思想性的統一即可。
三、語言方面的虛構與真實
歷史劇在創作時所運用到語言劇作家需考慮現代觀眾的接受程度和認可,現代語的使用會減弱歷史劇的歷史感,而用古文的話,我們現代人寫的古文也并不是真正的古文,可能會產生“不倫不類”的現象,還會造成觀眾的理解障礙。所以,劇作家在歷史劇創作時可以將臺詞文學化[3],創作既不屬于古文,也不是現代語的臺詞,讓其獨屬于話劇,更容易讓廣大觀眾接受。例如,話劇《屈原》中,采用了大量的詩歌以及互文的修辭手法,而沒有運用那個時代對于現代人來說生僻、艱澀、估屈聱牙的語言容易被觀眾接受,向觀眾展現了具有文學性的歷史劇語言,實現歷史劇創作的意義。
四、結束語
由此可見,在歷史劇的創作中,把握住虛構與真實史實之間的限度是十分重要的。劇作家可以根據“大事不虛。小事不拘”以及“三性統一”的原則對劇作中的一部分歷史史實進行虛構,虛構的情節和人物形象都是為更好的向觀眾展示歷史劇而服務,從而達到歷史劇創作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洪靖慧.新編歷史劇創作如何把握虛構與真實[J].大舞臺,2016(6):20-21.
[2]殷嬌.借彼異跡,吐我奇氣一郭啟宏新編歷史劇初探[D].中國戲曲學院,2016.
[3]智聯忠.沙丘宮變撼人心魂評京劇新編歷史劇《趙武靈王》[J].中國戲劇,2016(4):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