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軍 王相銘
摘要:將生態規劃理念完全與園林景觀設計相互融合,更好的設計出符合現代化發展和環境的園林景觀項目具有重要意義。在城市的發展中,園林景觀并不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還需注重全方面的融合和發展,以城市的發展方向為前提,進行現代化園林景觀設計,尊重自然規律,做到人與自然地有效融合,更好的改善城市環境狀態,實現生態園林建設,響應國家可持續發展目標,切實做好城市園林景觀的設計,為人們提供更豐富的生活條件,不斷地展示現代化城市的優質生活特色。
關鍵詞:生態規劃理念;園林景觀設計;應用
一、生態規劃理念概念分析
對于生態規劃理念來說,主要就是隨著人們節能環保意識的不斷提升,而逐漸形成一個新的理念思想,而且其對于園林景觀設計來說,也有著非常重要的指導性作用與意義。其主要就是在規劃中,借助生態學原理,結合當地的自然環境、經濟條件以及社會條件等,對區域發展開展長期規劃工作。在根據相關內容提供出相對合理的規劃方案,為后期工作的開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并且運用合理的環境保護措施,不斷提升規劃水平,從而更好地滿足人們生產生活中的需要。
二、生態規劃理念在園林工程中施工的原則
(一)植物選擇的多樣性和適宜性原則
在園林景觀施工中,植物的選擇是非常重要的。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和地域條件合理的分析,對植物做好分類和選擇,利用現代化科技手段通過對土壤和水分的檢測,了解適合本地區生長的植物,綜合考慮園林景觀的整體設計效果,選擇能夠有效提高環境建設的植物種類,并且按照美學設計對植物的生長狀態和顏色等進行合理的搭配,實現既有外在美感,又有整體和諧的園林景觀設計。
(二)節約成本的原則
生態規劃理念,主要的目標在于對環境的建設和過程中成本的節約,施工過程中,既要保證施工質量,還要注重對于生態環境的保護,合理的利用自然資源,節約施工成本,降低過程中的消耗和浪費。在園林景觀的設計初期,設計者應該對成本有較高的認識,運用合理的手段,采用一些新工藝、新方法提高園林景觀建設的質量,加強環保材料的使用,更好的實現對環境的保護和成本的節約,為企業創造更多的經濟效益,實現自然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三)堅持美觀實用性原則
在對園林景觀進行設計的時候不僅要考慮到美觀和漂亮,還要加強對于生態規劃理念的思考,綜合考慮園林景觀建設的意義,在設計過程中以人為本,多設計一些實用性的建設。比如,樹根狀的垃圾桶或休息凳等,在人們進行觀賞的同時還可以享受優質的服務。
三、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生態規劃理念的應用策略
(一)生態種植的運用
對于現今的園林景觀設計,生態種植能夠有效體現生態規劃理念。設計現代園林景觀時,應科學合理地運用本土植物和可以自然再生的植被。如果必須要選擇一些外來植物,也要根據植被的適應性、成活率等情況選擇種植植被,以此更好地促進植物健康生長。而且在種植時,其本土植物和外來植物一定要進行良好的配置,從而更好地發揮其生態作用與優勢,降低管理、養護以及種植等成本投入。實際種植植物時,要結合植物相生相克的生態原理設計園林植物群,不僅能夠體現出園林植物景觀中的多樣性特點,也能體現出園林景觀的統一性特點。園林景觀生態種植會在孤植、叢植以及群植上體現出來,例如,群植,主要就是在一定的區域內種植多種不同的植物,并結合不同的布置形成一套完整的景觀,從而在園林形成一道美麗的景觀,更好地凸顯園林景觀的生態效益,提升園林景觀的欣賞價值。
(二)明確自然標準
園林景觀建設雖然屬于人工建設景觀,始終是以綠色環保為主要思想,以自然化為主要標準,以此更好地改善和優化生態環境,真正有效地提高居民身體健康水平,為廣大居民提供健康的生活環境。對于生態園林建設來說,要營造自然場景,種植較多的花草樹木等,進而增加綠地面積,以此更好地將生態規劃理念運用在園林景觀設計中。例如,在池塘邊可以種植小片竹林或是樟樹林等,由于竹林和樟樹林比較適應于當前的自然環境,可以合理地借助竹林或是樟樹林設計園林景觀。
(三)園林景觀分散建設
園林景觀生態建設主要以公園形式為主,也有一些綠化帶、植被護坡等形式。在城市中集中建設公園或造景,雖然借助綠化的公園能夠為城市進行裝飾,卻無法發揮其生態作用。因此,建設生態園林時,應通過分散建設的形式,而且園林景觀設計一定要處理好園林景觀要素空間關系,包括形狀和大小的關系、密度和容量的關系、連接和隔斷的關系以及區位和層序的關系等。生態景觀的布局也要結合合理的要求進行,且建筑的空間也要保持疏密相間,人工建造的環境也要保持自然狀態,合理增添多樣景觀。例如,運用原有水體建設景觀,讓水產生流動跌落的景象,給人們的視覺帶來不同的享受。而且對于這樣的形式,也能增加空氣濕度,更好地調節自然氣溫,提升環境美感。
(四)堅持生態規劃理念與園林藝術氣息和諧統一
在進行生態規劃理念與園林景觀工作相融合的過程中,不應該一味地加持生態規劃理念,而失去園林景觀藝術性質的體現,更不應該在追求園林藝術的基礎上造成自然環境的破壞,這兩者應該是相互協助、共同發展的關系。園林景觀的設計人員是生態規劃理念引入的關鍵一環,自身要有足夠的生態規劃理念和技術水平,確保兩者之間的和諧統一。比如,在園林景觀的灌溉系統中,通過對于雨水的收集和處理,通過噴灑的形式對植被進行灌溉,實現水資源的循環利用,噴水灌溉也體現了現代化建設的發展和藝術的方向。
四、結束語
隨著當前社會發展中人們對于生態性的關注度越來越高,在很多行業中都得到了較為理性的體現,為了促使這種生態性能夠在城市中得到較好實現,圍繞園林景觀工程項目進行優化布置是比較重要的一個手段,也是未來園林景觀規劃設計的一個重要著眼點。基于這種園林景觀設計中生態規劃理念的運用,需要首先明確其基本原則,進而才能夠采取較為合理的措施予以落實和體現,需要體現出全面性和協調性。
參考文獻:
[1]龐杏麗.生態規劃理念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的應用研究[J].美術教育研究,2017(02):49-50.
[2]劉春艷.生態規劃理念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的應用研究[J].江西建材,2017(16):185.
[3]張崇.生態規劃理念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的應用研究[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7(09):284.
[4]袁宇.基于生態規劃理念下的市政園林景觀設計[J].建材與裝飾,2017(4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