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來雙
摘要:本文簡述了綠色生態城區與海綿城市的概念,對綠色生態城區海綿城建設的背景進行了詳細分析,并探討了綠色生態城區海綿城市建設規劃設計思路,以供參考。
關鍵詞:綠色生態城區;海綿城市建設;規劃
海綿城市的規劃建設是綠色生態城市建設過程中的重要發展目標,建設海綿城市目的是能夠降低開發建設可能對城市水環境方面的破壞,從而積極推進綠色生態城區海綿城市建設規劃。
一、綠色生態城區與海綿城市的概念
(一)綠色生態城區
所謂綠色生態城區,就是基于綠色建筑技術而設計的城區建設規劃目標。在開展具體建設時,應當秉承著節省資源建設思路,在設計環節,應當展開功能區、新城區以及開發區等各個區的合理規劃,使各區能夠科學結合,同時還要在生態城區規劃建設當中引入綠色環保的理念,從而保證在綠色生態城區的建設過程中,各個環節都能做到高效、環保,符合我國可持續發展之路的要求。
(二)海綿城市
所謂海綿城市就是將城市的建設規劃,按照海綿的強蓄水能力、接納能力、靈活能力來進行設計,使城市發展可以有更好的彈性,從而可以在瞬息萬變的社會環境中,從容應對不同的需求和變化,將城市的強大功能發揮出來,并對自然災害情況有一定的把握,制定出相應的預防和應對計劃卜在海綿城市的建設過程中,要結合各種有力手段,合理利用雨水資源,從而維持生態穩定,防止內澇現象。
二、綠色生態城區海綿城建設的背景
(一)城市排水困境
第一,城市在不斷擴張發展的過程中,促使不透水下墊面的范圍過大,雨水流經量也會進一步增加。在峰值流量提升的情況下,峰值出現時間將會進一步縮短,暴雨條件下雨水實際流經量比較容易發生在城區之中,造成城市內澇等問題。
第二,當雨水下落至屋頂以及道路等不透水下墊面的情況,會伴隨附著灰塵、油脂等物質,并造成城市排水方面的阻塞,最終如果未能夠妥善處理,將導致湖泊等水體受到污染,形成徑流面源污染等問題。
第三,連片區域條件下的不透水下墊面由于缺少自然吸收保蓄方面的能力,進而造成城市近地面之中的空氣無法像自然區域之中一樣,這也將會進一步造成土壤以及植被蒸發形成的水分補給不足,進而可能造成干島效應。
(二)傳統城市建設及規劃局限性
傳統城市規劃與設計方面,缺少對排水方面的合理與科學規劃,具有一定的局限性?,F階段,在城市規劃環節,與水資源相關的規劃內容包括自來水取水、城市水處理場所以及雨水排放等幾個方面。在進行方案設計、規模與網管建設方面需要堅持再利用的原則。需要能夠與水資源再利用之間有效融合,才能夠確保綠色生態城區建設的實施。
三、綠色生態城區海綿城市建設規劃設計思路
(一)確定海綿城市建設方向
在對海綿城市規劃建設時,需要對城市中雨水排水等進行分析,注重資源的節約以及水環境的保護。當前相關部門對于海綿城市的建設規劃已經出臺了技術標準,并且遵循良好的原則對海綿城市進行建設,并從生態、安全等方面進行考慮分析。在海綿城市開發建設中引入低影響開發的思路,并且積極強化低影響開發中綠色雨水基礎設施的建設。在當前的城鎮化發展建設中,注重將自然力量引入到排水中,優化海綿城市的建設,從而使相關建設對城市自然環境的影響降低,利用自然水循環等使城市生態獲得更好的發展。
(二)有效規劃綠色生態城區中海綿城市建設程序
在對綠色生態城區海綿城市規劃建設中,應該科學規劃建設程序,因此需要從城市建設的總體規劃入手,并分解細化城市規劃的程序。也就是要對城區場地建設的位置、地理條件、植被環境等進行分析,并且依據嚴格的要求開展相關操作,從而使評估效果能夠更加真實、全面準確。此外還需要結合評估結果對城區雨水排水的分布情況進行規劃,從而找到滿足條件并且能夠進行綠色雨水設施建設的流域,明確不同流域間的不同,結合不同流域的不同結果量進行全面的考慮分析,最終明確綠色雨水基礎設施建設的范圍,并保證其科學完善。此外,還需要科學的檢驗不同規劃指標,并有效處理場地內外的污染物、排放雨水等,從而使綠色生態城區海綿城市建設順利推進,并提高工作人員的能力水平與熱情。
(三)小海綿建設
鄉村區劃小,因此設計可以更加細化、深入和全面,打造各具特色的小海綿。考慮到鄉村只是硬化或用作它途的地面滲水率低,因此可以建設海綿帶,以綠化帶將各處有海綿性質的設施連接起來,避免內部積水。同時,江河等水系應與海綿連成一片,以作調蓄用,江河水系考慮實際情況,不能過度開發。對于難以改造的村落,結合實際考慮能否建設雨水花園,盡量保持原有生態。
(四)做好總體規劃策略
綠色生態城區海綿城市規劃建設中,需要做好總體規劃,并對不同區域的規劃點進行合理分析。海綿城市建設規劃中,水生態敏感的區域建設是最為關鍵的,工作人員不能在河流、濕地等位置進行建設,并且需要兼顧城市建設藍線,進而進行保護,在城市建設中,將重點放在城市水體間的銜接、雨水系統的開發以及徑流排放系統等方面,使水體的純度得到維護,避免水體受到二次污染。城市集約節約開發建設中,工作人員要科學的規劃開發城市生態空間,保證其合理、完整性,從而使生態環境得以保護;同時結合地面硬化情況對透水鋪裝面積、綠地面積進行合理規劃,使城市雨水滲透有序推進;并有效控制地表徑流,科學規劃雨水排水區域,科學設置滲水徑流通道,有效收集地表徑流。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海綿城市建設的最大作用就是在綠色生態城區規劃中起到調節內澇的效果,使水資源得到合理地利用。對于綠色生態城區海綿城市的建設思路,應當考慮到不同區域的不同地質特征以及氣候特征等,并基于各區域的大致特點做出全面評估,在確定好雨水排水流域之后,將各個規劃指標值進行判定在我國可持續發展建設之路上,綠色生態城區海綿城市的建設將會起到良好的推動作用。
參考文獻:
[1]張騰召.綠色建筑生態城區海綿城市建設規劃設計思路探討[J].建材與裝飾,2016(9):40-41.
[2]楊靜.綠色生態城區海綿城市建設規劃設計思路探討[J].建材與裝飾,2016(5):71-72.
[3]任祎.綠色生態理念下海綿城市建設規劃及設計要點分析[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7(12):1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