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醫院綜合改革——
2017年9月,我國全面推開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取消了實行60多年的藥品加成政策。同年7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建立現代醫院管理制度的指導意見》,為持續深化公立醫院綜合改革指明方向。作為醫改最難啃的硬骨頭,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如何進一步推進,代表、委員有哪些建議和意見?
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武漢大學全球健康研究中心主任 毛宗福
“全面取消以藥養醫,健全藥品供應保障制度”被寫入黨的十九大報告,成為全黨的政治承諾。如何進一步夯實取消以藥養醫的改革成果,推動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向更加縱深的方向發展,我建議,深刻認識以藥養醫的危害性,堅定政治承諾。以藥養醫是我國醫藥衛生領域的“頑疾”,一方面,可致使藥品價格虛高或虛低,違背價值規律,甚至滋生假冒偽劣產品,危及人民健康安全;另一方面,會產生醫療腐敗。全面、真正地取消以藥養醫,必須成為完善藥品供應保障體系、優化醫療服務、發展健康產業的先決條件。
此外,應強化“三醫聯動”,健全藥品供應保障制度。全面取消以藥養醫,健全藥品供應保障制度,是一項有“破”有“立”的系統工程,必須同步發揮市場和政府“兩只手”的作用。一方面,必須堅定不移地堅持醫療衛生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方向,從制度設計層面,杜絕一切形式的以藥養醫方式漏洞,包括進一步健全省級藥品采購平臺功能,推進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完善醫保支付方式、建立科學的藥品支付標準等。另一方面,要遵循市場規律,完善藥品分類采購機制,建立與市場聯動的集中采購方式。
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福州市第二醫院副院長 林紹彬
在鞏固公立醫院改革成果方面,我建議,各級政府應繼續加大財政投入,統籌優化醫療衛生資源均衡布局,推動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加強基層醫院的人才、技術投入,建立起以公益性為導向的公立醫院考核評價機制,提升醫療衛生機構服務質量和效率。
建立獨立的醫改委員會,這樣有利于有效管理和監控成本核算,提高效率,科學決策,獨立自主,做到既管人又管事、管財政,做到統一規劃,統籌兼顧,統一管理。
此外,要進一步加強“三醫聯動”,職能部門不僅要宏觀把控,還要接地氣,做到適時、定期研究醫改中存在的問題,實事求是直面醫改中存在的矛盾,不斷調試和完善。在此基礎上,進一步調整、理順合理的醫療服務價格,建立完善合理的醫療服務價格體系,科學合理開展醫療服務價格動態調整,提高體現醫務人員技術勞務價值的醫療服務項目價格,彌補藥品和耗材零差率后的醫院財政收支平衡問題,確保醫療機構良性運行。
公立醫院改革離不開醫務人員的支持,要充分調動醫務人員的醫改積極性。要提高醫務人員的薪酬待遇,建立科學合理的獎金、績效分配體系,從而有效增強醫療衛生行業對人才的吸引力度,提高社會對醫療行業的從業意愿。關心關愛醫務人員身心健康,積極解決醫患糾紛、勞動強度過大等問題,解除醫生后顧之憂,發揮醫務人員在醫改中的作用。此外,要建立健全雙向監管監督機制,醫管局監督醫院,醫院和人民群眾也監督醫管局,確保醫保基金科學管理、合理使用。優化獎懲機制,調動醫管局、醫院、醫藥和醫務人員的積極性,確保醫改順利進行。
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山西醫科大學第一醫院副院長 韓清華
隨著醫改的深入,藥品零加成、藥占比下降、按病種付費等政策逐步實施,在控制醫療費用增長、減輕患者個人負擔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下一步,醫改應更加注重調動醫務人員的積極性。
醫生的培養周期長,需要經歷院校教育、畢業后教育等各個階段。目前,我國醫務人員數量同發達國家還有差距,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2017年,我國每萬人擁有醫務人員31.5人,遠小于美國的117.8。由于醫務人員數量不足,造成他們超負荷加班成了一種常態,超過70%的醫生每日工作8小時到12小時。在收入方面,丁香園論壇發布的一份醫生薪酬相關的報告數據顯示,2015年醫生年均收入為7.7萬元。
我建議,要提高醫務人員的社會地位,應通過媒體對正能量的宣傳,使人們加深對醫學基礎知識的了解,加深對醫務人員的了解,逐漸形成尊醫重衛的社會風氣。在切實提高醫務人員收入方面,應形成符合目前市場環境的定價機制,使醫務人員的收入更加陽光、體面、有尊嚴,能夠體現醫務人員的辛苦付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