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形勢下,如何搭建醫聯體,緩解醫療服務供給不平衡?如何推動分級診療形成長效機制,讓醫改成果惠及基層百姓?這些問題成了擺在各級院長面前的緊要課題。
2018年新年伊始,浙江大學衢州婦幼醫聯體就交出了自己的答卷:醫聯體啟動半年以來,不斷謀變創新,浙西兒童醫學中心、兒童康復醫學中心相繼成立,衢州市婦幼保健院兒外科、新生兒科、兒童康復科聯合門診從無到有,增設盆底門診、宮頸門診等特色門診,省級培訓班移步衢州舉辦,大力推進技術轉化;醫療資源貫通縣域,開化縣婦幼保健院學成出師,獨立開展婦科微創手術……
作為浙江省醫改示范區的5個縱向醫聯體之一,浙江大學衢州婦幼醫聯體這支醫改先鋒隊,為何能在短時間獲得這些可喜的成績,我們不妨從隊伍的“指揮官”、衢州市婦幼保健院院長余曉身上找尋答案。

“要發展就要謀變,要謀變必須創新。”作為院長,余曉一直思考著該如何實現醫院的跨越式發展,而創新是貫穿發展始終的一條主線。
2017年6月,浙江省吹響醫改新號角,浙江大學與衢州市共建高水平醫聯體改革示范區項目,浙大醫學院附屬6家醫院與衢州市、縣兩級醫院組建5個縱向醫聯體。其中,由衢州市婦幼保健院與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婦產科醫院合作創建的浙江大學衢州婦幼醫聯體率先啟動。
啟動后,兩家大醫院派出首批14名專家常駐衢州市婦幼保健院,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還派駐衢州市婦幼保健院執行院長1名,全面參與管理,把省城醫院標準化的診療質量體系帶到地方。目前,已有5批共34位常駐專家下沉衢州。
“我們是浙江省校、市縱向聯體率先探路的第一支縱隊,沒有經驗可尋,有難度有壓力,但這也為創新提供了廣闊空間。”余曉結合醫院自身發展特色,依托浙大兒童醫院與浙大婦產科醫院,以專科聯盟為發展模式,以優化婦幼醫療保健資源為導向,以重點專科建設布局婦幼醫聯體,“首先是從無到有,優先發展兒外科、康復科等薄弱空白科室,讓衢州百姓在短時間內就能享受到醫聯體帶來的便利和實惠。”
在此思路指導下,浙大衢州婦幼醫聯體啟動后,迅速實現了多項“零”的突破。在醫聯體成立之前,衢州乃至浙西的孩子為了做一個小手術、小檢查或是規范的康復治療,都要跑到200多公里外的杭州,預約手術往往要苦等半年。隨著一項項新技術新項目的開展,極大地方便了這些小患者。
從無到有,以點帶面。2017年12月21日,浙西兒童醫學中心、兒童康復醫學中心在衢州市婦幼保健院掛牌成立,這標志著醫院的兒童醫療保健事業在規范管理、醫療質量、技術服務水平等方面都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這是一個城市醫療行業水平的象征,同時也意味著衢州市婦幼保健院醫療技術水平向省級醫院同質化發展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余曉表示。
同時,浙大衢州婦幼醫聯體啟動后,浙大醫學院婦產科醫院的派駐專家,在衢州市婦保院增開了微創婦科門診、盆底門診、宮頸門診等特色門診,將省級培訓班移步衢州舉辦,大力推進技術轉化。省市醫療資源的無縫對接,有效提升了衢州婦保院乃至全市的婦兒醫療保健水平,目前,已吸引省內周邊地市以及江西省的患者慕名前來就診。

浙大衢州婦幼醫聯體取得的初步成效獲得各方點贊。2017年12月,浙江省政協副主席鄭繼偉批示:“浙大衢州婦幼醫聯體試點開端良好,成效顯著。請省政協文衛體委和衢州市政協持續關注,助推試點為全省提供先行經驗。”《人民日報》又以浙大衢州婦幼醫聯體為正面典型,對衢州推進醫聯體建設進行了報道。
余曉坦言,浙大衢州婦幼醫聯體不會只停留在給衢州百姓短期實惠,今后更要給衢州市婦幼保健院帶來全方面的改善,提升衢州市的婦幼健康服務水平,為未來打造浙西婦幼醫學中心奠定良好的基礎,最終讓衢州百姓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與省城大醫院一樣的優質醫療服務。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同時,報告提出要實施健康中國戰略,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全面建立優質高效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
建立優質服務體系,規范分級診療,其最終目的是提高基層醫院的醫療服務水平,提高縣域就診率。“我們時刻牢記醫聯體建設的初衷,浙大衢州婦幼醫聯體在省、市兩級醫院的關系理順后,立即落子縣域,以衢州市婦保院為樞紐,輻射帶動全市婦幼保健事業的建設與發展。”余曉表示。
在布局市、縣兩級婦幼醫療資源上,余曉展示了其超前的戰略眼光。早在浙大衢州婦幼醫聯體啟動的1年前,余曉已經為其埋下了一顆“種子”:2016年 4月,由衢州市婦幼保健院牽頭,攜手衢州市6家縣(市、區)婦幼保健院成立了全市首個醫療聯合體——衢州婦幼醫院集團。這個市級醫聯體發揮了衢州市婦保院區域婦幼醫療保健中心的輻射帶頭作用,通過雙向轉診、技術幫扶、人才培養、資源共享等方式,帶動醫聯體成員單位協同發展,提升成員單位乃至全市的婦幼醫療保健技術水平。
衢州婦幼醫院集團無疑為1年后成立的浙大衢州婦幼醫聯體打下了良好的基礎,為省、市、縣三級醫院進一步聯動搭好了框架。
2017年10月,黨的十九大召開之際,余曉緊扣十九大精神,帶領浙江大學衢州婦幼醫聯體專家,帶著新技術新理念跑遍了衢州市下轄的6家縣(市、區)婦幼保健院。同時,對6家縣級婦保院進行摸底調研,根據各家婦保院的實際情況和特色項目,統籌制訂婦幼醫聯體的幫扶計劃。

隨后,以衢州市婦保院為樞紐,浙大衢州婦幼醫聯體與衢州婦幼醫療集團成功對接并逐步融合,逐漸形成了“兩家下沉一家,一家帶動六家,軸帶式能級傳動輻射全域”的良性循環發展,逐步貫通省、市、縣三級婦幼醫療資源,將醫療資源由點輻射至衢州全部縣域。
“浙大衢州婦幼醫聯體讓醫生跑、技術跑,病人不用跑,衢州市6個縣(市、區)的婦女兒童正享受著這樣的待遇。”余曉表示。
從2017年12月開始,在常山縣婦幼保健院,每周有兩天是“婦幼醫聯體專家團”下沉的日子。浙江大學衢州婦幼醫聯體42位高級職稱專家分6批下沉至常山縣婦幼保健院,開展門診、手術、授課等業務指導和幫扶,平均每周就有14位專家下沉。而在開化縣婦保院,婦產科主任姚桔芳剛在12月開展了第一臺由她主刀的婦科腹腔鏡手術。在浙大婦產科醫院下沉的婦科專家徐萍等的指導下,姚桔芳從助手到主刀,半年不到的時間就獨立開展了婦科腹腔鏡手術。
如今,一波接一波婦幼醫聯體的專家,不斷奔走在柯城、衢江、龍游、江山、常山、開化之間。婦幼醫聯體對縣級婦保院的幫扶合作,以“合作共贏,共同發展”為總目標,“病人不動,醫生移動”為原則,依托省級優質醫療資源,完善幫、教、帶,最終達到精準有序的分級診療,真正讓老百姓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優質高水平服務。半年來,依托醫聯體,省、市兩級專家下沉縣域112人次,教學查房72人次,門診486人次,手術12人次,舉辦講座22場,培訓715人次,在提升縣級婦兒醫療保健水平的同時,實現縣域百姓就近就醫。
“縱向醫聯體發展猶如培植大樹,衢州6個縣(市、區)的婦幼保健院是樹根,為醫聯體發展提供根基;省級醫院是樹冠,通過吸收陽光雨露,壯大衢州市婦保院這根樹干,同時將養分傳遞到基層。”這是余曉的“大樹理論”。在他看來,在省、市、縣縱向婦幼醫聯體中,對醫院方來說,小到一名醫生,大到一支學科團隊,都能獲得更廣闊的平臺支撐;而對患者來說,小到一個專家門診,大到一臺手術,也都能獲得滿意的服務。
余曉就像是醫聯體和醫院發展的創新引擎,源源不斷地輸送創新動力。這位70后院長目前是浙江省新世紀“151”人才、衢州市拔尖人才、浙江中醫藥大學教授、碩士生導師。他主持了20余項省市級課題,主辦3次國家級繼續教育項目,成果獲省、市各類獎項近30個。

“進行醫學生誓言宣誓的時候,我從沒想過自己會在婦產科領域落地生根。”1994年,臨床醫學本科畢業實習的余曉來到衢州市人民醫院,走進的第一個科室就是婦產科。“會看病、會診療、會開刀還不夠,外科醫生不會搞科研,手術臺上再熟練,也僅僅是個‘開刀匠’。”余曉第一次轉型,是2000年浙江大學開始招在職碩士研究生。余曉抓住了這次機會,“當時的市、縣級醫院都致力于培養臨床型醫生,不流行搞科研。”在浙大做研究生的3年里,在時任浙大附屬婦產科醫院院長謝幸教授的悉心指導下,余曉的思維方式發生了改變。“臨床與科研是醫生的兩條腿,只有兩條腿都不斷地向前邁,醫生才能走得更遠。”在浙大濃郁的科研氛圍里,他從一個“開刀匠”,轉型為一個“會寫論文會做科研”的復合型醫生。
碩士畢業后回到衢州市人民醫院,余曉將科研氛圍帶進了婦產科,手術之余,積極地寫論文做課題。由于在臨床和科研上的優異表現,2007年,年僅35歲的余曉被評為“衢州市第三屆學科帶頭人”,此后又相繼被評為“衢州市115人才”“浙江省新世紀151人才”等。
2010年,38歲的余曉擔任衢州市人民醫院婦科主任,成為當時醫院最年輕的科室主任。余曉再次轉型:“學科如何發展?人才梯隊如何建設?3年以后科室成長成什么樣?”他從一名普通醫生蛻變為學科帶頭人、科主任以至院長助理。在他的帶領下,婦科高速發展,從一個普通科室一躍壯大為市重點學科,每年的業務量提升50%以上。
2013年11月,余曉履新衢州市婦幼保健院院長一職。“衢州市婦幼保健院代表了衢州地區的婦幼醫療保健服務水平,有責任、有義務帶動全市的婦幼醫療保健業務發展。”這是條漫漫長路,余曉聽從自己的內心,挑起衢州市婦保院院長之職的重擔,開始潛心求索,又一次謀求轉型。
“鑒于目前的人才梯隊和學科實力,要想發展壯大,必須搭平臺,借力發展。”2014年,余曉定下醫院的學科發展目標:婦產科要成為省級重點學科,婦產科團隊要成為優秀的團隊。為實現這一目標,在余曉的努力下,衢州市婦幼保健院分別與浙大婦產科醫院、浙大兒童醫院對接聯姻,搭建學科共建平臺。同時,浙大婦產科醫院林俊教授婦產科專家工作站、浙大兒院杜立中教授新生兒科專家工作站與舒強教授兒科專家工作站也相繼落戶衢州市婦保院。與國內一流專科醫院的緊密協作,為衢州市婦保院在人才、臨床、科研等方面搭建了強大而堅實的平臺。
2015年,衢州市政府公布的第二批“市重點科技創新團隊”名單中,由余曉領銜的衢州市婦保院“婦產科學暨生殖醫學團隊”榜上有名;2017年,創新團隊再升級,婦產科學被省衛生計生委列為“第一批衢州市省市共建醫學重點學科建設計劃”。
方向是比速度更重要的追求,在醫療改革日漸深入、醫療市場日新月異之時,謀變創新依然是余曉的發展理念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