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香云
摘 要:閱讀是小學語文重要的組成部分。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發揮自己的主導作用。就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怎樣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作出初步探索。分析認為,要引導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利用字典、詞典等工具書,去掌握難以理解的字詞。借助資料全面了解文本時代背景,在此基礎上,梳理文章思路,尋找出問題所在;教師引導學生實施主動性閱讀,挖掘句子含義,仔細閱讀,用心揣摩,體會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情感。教師主導作用的發揮能夠有效幫助學生提高閱讀能力。
關鍵詞:語文;閱讀;主導;發揮
新的小學語文課程標準強調,學生通過閱讀能夠自己主動獲得知識體驗;教師在學生的閱讀過程中要加以科學地指導,使學生在閱讀中能夠獲得情感升華,提升自己的思想。近年來,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針對教師主導作用的發揮,我作出了初步的嘗試。
一、藝術導入,激發興趣
小學生有著強烈的好奇心,教師如果充分利用小學生這一特點,往往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學生的好奇心被強烈激發,他們往往會手舞足蹈、喜笑顏開,人人奮勇爭先,踴躍發言。因此,教師要做好備課,根據課文素材,設計出適合孩子心理的導入,同時借助于現代化的多媒體技術,借助聲光電色,使學生能夠產生情感上的共鳴。可以說,一個好的導入就是成功的開端。以學習《草原》一文為例,我先給學生播放歌曲《美麗的草原美麗的姑娘》,孩子們被歌手優美的嗓音所迷住,他們如癡如醉,沉浸在歌聲之中。不待歌聲結束,我通過課件給學生呈現出廣袤無垠的草原,“藍藍的天上白云飄”,學生被草原美麗的景色驚呆了,繼而歡呼雀躍。這個時候,我適時地安排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他們讀得可以說是聲情并茂。我緊緊地抓住學生的好奇心,趁機設置問題:有哪個同學去游玩過草原,有誰見過真正的草原,你想象中的草原是個什么樣子。一連串的問詢都激發著學生的好奇心,他們一個個高高地舉著手,唯恐老師提問不到他。就在這樣的氣氛下,我導入到課文,學生隨著我的引導或閱讀、或思考,然后競相發言,閱讀能力在不知不覺中得到提升。
二、積極討論,活躍思維
需要說明的是,新課程改革強調小學生不僅僅是知識的接受者,教師也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者。語文教學中,教師還要引導學生敢于質疑老師,質疑權威,敢于發表自己的認識,為此,教師要做學生的啟發者、引導員;課堂要成為學生積極討論的課堂。首先,教師要做好備課,備課的時候要考慮好諸如學生討論的話題、討論的范圍、所需要的時間、討論達到的目標等。教師需要考慮討論的要求、討論的方法及其可操作性;課堂實施討論前,要給予學生充足的時間去閱讀課文,理清課文思路,理解好作者的情感,以便學生能夠明晰自己的思路,找到討論所需要的方法。以學習古詩詞為例,老師要積極引導學生反復有感情地朗讀,并且給學生講解清楚一些難以理解的字詞句。在學生掌握所學的知識之后,老師可以安排學生展開討論,或就詩人的情感表達,或就詩詞哪些字用得好來展開討論。討論不是三兩個人,而是要大范圍的,為此教師要注意民主化的原則,對那些不善言談、性格內向的學生,要態度和藹,用激勵性的話語給予他們鼓勵,激發他們的參與意識,從而喚醒他們的討論欲望。討論不是簡簡單單地走過場,不是那種表面化的熱熱鬧鬧,而是要通過討論得出成果,從而提升交流效率,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教師要做好裁判,對不同的見解、不同的結論,給予科學的評判,使正確的東西得以發揚光大,使學生能夠有成就感,從而激發出他們學習語文的積極性。
三、善于聯想,勇于創新
語文課上教師要能夠給學生留下一些時間,留下一些空間,給學生一些自由,引導他們就討論的話題展開豐富的聯想和想象,使他們感受到語言之美、情感之美、景色之美,從而使得他們的思維得以發展的同時,提升語文綜合能力。小學生富于幻想,他們在讀到與經歷相關或者情感體驗類似的地方時,往往不由自主地沉入到想象之中,這時候教師應該趁熱打鐵發動學生展開豐富的聯想,以《草原》“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為例,我布置了一道想象題,讓學生展開聯想,快速地融入草原之中并通過優美、生動的語言進行描寫,由此激發小學生的想象力。可以說,聯想教學激發了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調動了他們參與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創新思維的火花不斷涌現。
新的小學語文課程標準強調,學生通過閱讀能夠自己主動獲得知識體驗,教師在學生的閱讀過程中要加以科學地指導,使學生在閱讀教學中能夠受到情感教育,升華自己的思想。實踐證明,教師主導作用的發揮能夠有效地幫助學生提高閱讀能力。
參考文獻:
叢桂清.小學語文高效課堂與有效教學模式初探[J].科技創新導報,2014(32):150.
編輯 劉瑞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