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曉娟
摘 要:音樂是表達情感的藝術,它能讓人感到一種可以意會而不可言傳的情感體驗。音樂教學對兒童智力開發、個性的張揚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小學音樂教學中開展德育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相互尊重、集體主義精神,從而使小學生在真、善、美的音樂世界里受到高尚情操的陶冶。
關鍵詞:小學音樂;德育;教育;教學
眾所周知,音樂是一門飽含情感的藝術,蘊含著各種豐富的情感。所以,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教師可以將其作為德育的理想天地,發揮音樂對人的教化作用,讓學生在欣賞音樂的過程中培養良好的道德情操。這樣,才能讓學生形成優秀的個人品格,從而把音樂這門課程的人文價值發揮到最大化。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我們應當注意從如下幾個方面開展德育教學。
一、挖掘教材德育元素,培養高尚道德情操
與時俱進是小學音樂教學中提高德育教學效果的一劑良藥。所以,教師要將具備鮮明時代特色的內容引入到教材中,賦予教材更多的時代意義,從而使小學音樂教育跟得上時代進步的步伐。這就要求我們從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出發,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元素開展德育工作。小學生往往喜歡聽流行音樂,尤其是日韓、港臺地區的流行歌手的作品,非常受他們的歡迎,教師不妨從中選取一些題材積極向上、旋律高雅動聽的曲目,作為課堂氛圍的興奮劑引入教學中,以此來培養學生健康的人生觀與價值觀,從而有助于他們的身心健康發展,促使他們健康快樂地成長。例如,《明天會更好》《聽媽媽的話》《感恩的心》等優秀的流行歌曲就是理想的德育素材,教師可以將這些歌曲納入教學范圍內,幫助學生培養高尚的道德情操。需要注意的是,流行歌曲中魚龍混雜,存在著許多格調不高、頹廢消極的曲目,教師在取材時要注意區分,千萬不可將此類曲目選入教學中去,以免起到完全相反的教學效果。
二、教學過程滲透德育,發揮音樂育人功能
為了強化德育教學的效果,教師應當將德育滲透到課堂練習的過程中,讓學生的心靈得到充分的凈化,使他們在親身參與的過程中感受到優秀的音樂所蘊含的人文關懷,感知到其中蘊含的美好情感與思想,從而懂得欣賞音樂的更深層次內涵。在具體的教學情境中,教師要注意方法,多采取適合小學生的方式去開展教學活動,教師要善于迎合學生的喜好,從而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主動地參與到音樂課堂練習中。除了音樂知識和技巧的傳授之外,音樂教學的目標就是要讓學生塑造健康、積極的審美觀,不要讓他們受到靡靡之音的感染,要培養他們積極向上的音樂素養。例如,在教學生認識五線譜時,除了告訴他們五線譜的相關知識之外,教師還應當要求學生自己動手去畫一畫五線譜,這樣才能夠強化學生的記憶,并且也能夠使教學質量得到保證。有的學生第一次畫五線譜時容易畫錯,經過幾次嘗試后才成功,這樣的課堂練習就可以增強學生的觀察能力與適應能力。
三、創設德育情境,促進良好品德形成
德育成功的關鍵在于動之以情,要能夠使用恰當的方法觸動學生的內心,引發他們的共鳴,這一切的前提是需要一個合適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一個適合的環境下接受優秀音樂作品的熏陶,明白生活的價值和做人的標準。應該說,每一首歌曲都有它蘊涵的道理,教師要做的就是帶著學生去體會每一首歌曲所表達的情感,讓他們在相對應的情境下感悟人生的道理。例如,在學唱《聽媽媽講那過去的事情》時,教師應該向學生介紹這首歌曲所反映的時代背景,讓學生了解“媽媽”的凄慘故事,讓他們知道在那個年代,“媽媽”那個時候的兒童是無法像現在的孩子一樣幸福生活的,從而讓他們認識到過去和現在的巨大變化,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也就會珍惜現在擁有的優越物質條件,從而懂得了生活的意義,他們就會主動地參與到課堂學習中去,不會再在課堂上開小差了。這樣的情境創設能夠強化音樂教學的德育作用,學生的良好道德品質就這樣被一步步培養了起來。
四、充分實施因材施教,感受音樂德育功能
小學生的個性差異非常大,教學中要遵循學生的心理特征,努力做到因材施教,從而讓音樂教學的德育功能發揮到最大化。教師可以多搜集一些不同類型的音樂作品,按照德育的要求來選擇不同的曲目,讓音樂的德育功能通過不同的旋律來傳達給學生。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在不同的場景下欣賞不同的音樂曲目,讓他們接受一種更加生動、形象的教學模式,這樣一來他們也會在心里更容易接受德育。教師切不可采取簡單粗暴的教學方法,也不要總是對學生進行機械的說教,這樣做很容易就會激起學生的反感,德育也就失敗了。所以,教師要注重因材施教的重要性,要讓學生從心底里感受到音樂作品的強大感染力,唯有如此,德育才能發揮出功效。例如,教師要想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時,就可以播放升旗儀式的視頻資料給學生觀看,在國歌雄雄響起的過程中,學生的內心受到極大的感染,他們的愛國情懷得到了有效的激發。
總之,小學音樂教學必須承載德育功能。教師除了要做好基本的音樂知識的教學外,更要注重德育工作的開展,讓學生在欣賞音樂的過程中接受心靈的升華。德育最需要講求恰當的方法,要能夠讓學生敞開心扉去接受藝術的熏陶,只有這樣才能夠把德育的種子種進孩子的心田。
參考文獻:
[1]童曉榮.借助音樂審美效應加強學生的德育教育[J].現代閱讀,2017(11).
[2]譚慧.如何在音樂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6(9).
[3]高翎雁.小學音樂教育滲透德育教育策略[J].民族音樂,2016(4).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