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文森
摘 要:德育工作是教學工作的核心,分析了體育課程中田徑教學的現狀,并對如何在小學田徑教學與訓練中滲透德育進行了探討研究。
關鍵詞:田徑教學;德育滲透;考核評價
體育課程在教學中的作用不僅在于它能夠強身健體,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還能通過體育來增強學生的心理素質,在體育教學中滲入德育,讓學生能夠更加理解體育的內在精神,豐富他們的人生路程。
從宏觀方面來說,體育作為國家發展狀況的一個標志,在小學展開體育課程是為了從小培養小學生體質和身心的健康成長,在體育教學田徑訓練中,轉變觀念將德育滲入體育教學,可以給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促進學生的全方位發展。
一、體育課程中田徑教學的現狀
新課改指出,在小學體育教學中,體育教師要加強對學生的素質教學,深化學生對田徑的教學訓練和體育精神的理解,但是培養田徑訓練的興趣和習慣對學生來說仍然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目的。由于小學生缺乏系統性的體育鍛煉,他們覺得田徑運動比較累、不好玩,產生不了鍛煉興趣,再加上有些老師在教學中只注重書本理論的傳授,忽視了對學生體育觀念的培養,從而導致學生對田徑運動缺乏興趣和好的習慣。
在田徑教學的訓練課程中,老師受傳統教學影響較深,老師的教學觀念和思想沒有及時更改,使得田徑訓練只能是讓學生跑來跑去,單調而乏味,調動不了學生的積極性,影響他們對田徑訓練的認識,從而影響教學效果。
二、在田徑教學中滲透德育的方法
在田徑教學中,給學生滲透德育的過程中,體育老師自身的素質直接影響了教學效果。在教學中,老師要從自身做起,從自己的一舉一動、言談舉止、衣著打扮等方面,都要給學生樹立一個具有良好德育素質的老師形象。在教學中,老師要做到使用文明語言,書寫要字跡工整規范,動作技能要正確合理,這樣才能正確引導學生,讓學生認可老師的榜樣作用。
在田徑教學和訓練過程中,老師和學生之間要保持密切的互聯互動,默契配合,要讓學生感覺到整個隊伍是一個整體,在鍛煉中學會互相幫助、團結友愛的優良品質。老師愛護學生、尊重學生是道德品質的良好表現,也是在體育教學中滲透德育的良好方法,這可以重塑學生對老師的認識。在訓練當中,對能力較強,表現好的學生要及時表揚,讓他們繼續努力;對于有些能力較差或紀律性較差的學生,老師要給以耐心指導,幫助他們改正學習策略、遵守課堂規則,克服自身缺點,爭取提升自身的技能和素質。例如,在分組訓練當中,有的學生容易搶跑,有的注意力不集中起跑慢,也有的跑了一段就跑不動了,對于學生的這些狀況,老師可以點明,告訴他們不要著急,提醒他們要注意起跑的規則和技巧。等別的組進行訓練時,老師可以讓這些有狀況的學生進行突擊訓練,并且指導他們改掉這些缺點,正確完成鍛煉任務,提高他們的理論水平和技能技巧。在訓練中,老師要嚴格按照訓練規則對學生進行訓練,并且耐心幫助學生,讓學生內心產生波動,從而促進他們對田徑訓練的效果,培養他們對待人物和事情的正確認知。
三、老師結合田徑訓練特點進行德育滲透的方式
1.在田徑訓練中,老師要選擇科學、合理的組織方法,靈活運用教材,把田徑訓練的熱點和學生的訓練狀況相結合,對學生進行循循善誘的思想品德教育。在教學中,老師要以學生為主體,對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開展教學。老師要轉變教學觀念,不能單一地用他們的訓練成績來作為考核標準,是要在原來的基礎上積極創新,讓田徑運動更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使學生樂于接受田徑課。老師對田徑訓練教程進行創新,提升田徑教學的靈活性和趣味性,使其貼近學生生活,讓田徑課程比較抽象的內容變得更加人性化、通俗化和生活化,便于學生的學習。
2.通過考核評價進行滲透
標準考核是田徑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節,不僅能掌握學生學習水平和訓練情況,還能對學生的積極性有促進作用。一句贊美,可以讓表現好的學生更加努力,也可以讓學習較差的學生改掉缺點,重新投入學習。在訓練當中,老師要用合理的語言鼓勵學生,讓他們端正狀態,降低心理壓力,輕松地完成訓練,從而提升他們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對他們進行鼓勵,培養他們的自覺性、責任心和勇于拼搏的精神;在批評時,老師要揚長避短,不要傷害到學生的自尊心,就事論事,不要把學生當成發泄對象,讓他們能夠通過接受老師的批評指導,努力檢討提升自己,從而面向正確的方向發展。
總之,田徑教學是體育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田徑教學和訓練中滲透德育的目標是通過體育訓練,培養學生正確的思想和觀點,為他們樹立正確、科學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讓學生通過田徑訓練,加深對體育技能和技巧的理解,增強他們對體育精神的認知。通過體育訓練來達到“教書育人”的理念,培養他們成為擁有熱愛祖國、團結友愛、互尊互助、勇于拼搏的優秀學生。
參考文獻:
[1]張杰.德育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滲透研究[A].《教師教學能力發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一卷)[C],2017-11.
[2]王金玲.基于小學體育教學中滲透德育的研究[J].新課程(上),2016.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