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新偉 張亞芳
教學方法:字理識字教學法。
內容分析:本文是部編本二年級下冊的課文,講述的是一家人出去散步,妹妹累了讓爸爸媽媽抱抱,爸爸給了妹妹一根柳枝,當馬騎回家去的故事。
教學重點:本課的重點是認識“郊”“泛”等15個生字,會寫“匹”“妹”等9個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新詞,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了解妹妹前后的變化。
教學設備:彩色粉筆,簡筆畫。
教學設想:本課把教學的重點放在了解析漢字字理部分,主要運用字理識字教學法中的畫圖法和點撥法,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創造生活化的教學情境,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激發學生識字的興趣,引導學生運用分解組合法對字形和字義進行辨析,既教學生識字,又教給學生識字的方法,讓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識字。
教學實錄:
師:請同學們把課文齊讀一遍。預備,起!(2分鐘后)好。現在把課本翻到第24頁,我們一起來學習會寫的生字。第一個字讀作pǐ,一匹馬的“匹”。大家知道,我們在卷畫作時,從畫軸的兩頭卷起。同樣的道理,人們在收拾晾曬的布匹時,也從兩頭卷起。(師板書布匹的捆束之形)經過不斷地變化與調整位置,方成如今的“匹”字之形。助記:四字右邊不封口,是為匹。組詞:馬匹、布匹。
師:妹,左右結構。女字表示類屬,未是妹的讀音提示。組詞:妹妹。
師:請張×同學造句。
生:我和妹妹去市場買菜。
師:很好。(把方才學生所造之句子,板書)
師:波,左右結構,由“氵”和“皮”構成。“氵”表示與——
師生:與水有關。
師:之前學習了,皮的本義是剝掉動物的表皮。該字偏旁皮,表示表層之意,與“氵”合起來表示,波是水的表層。組詞,波浪、波紋等。請同學們用剛才所組的詞造句。
生:(許久沒有反應)
師:翻開課本,我們可以仿照它來寫。請同學們說,老師寫。(師準備板書)
生:湖水碧綠碧綠的,微風吹過,泛出層層波紋。
師:再來學習“紋”字,什么結構?絞絲旁表示與什么有關?
生:左右結構。
生:與布有關。
生:與衣服有關。
師:回答得基本是對的。絞絲旁表示與絲織品有關。
師:像,左右結構。左邊是單立人,右邊是大象的象。我們知道,休息的休是什么意思?
生:表示一個人靠著樹木在休息。
師:像是什么意思呢?是一個人牽著一頭大象嗎?是一名游客站在大象旁邊照相嗎?
古代沒有照相機,只能用畫畫的辦法來畫人的容貌身形。由于畫成的圖與真實人想所以又稱為“像”或“圖像”。
師:風景的景,景色的景,什么結構?
生:上下結構。
師:面是日。這個日扁一些,可以叫扁日兒。下面是北京的京。(師畫京的大致輪廓和形象,并于其上畫一輪紅日當空)京的字形像是一座高高的城,上面有尖頂,有城樓,下面有城墻。
師生:“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師:我們只有在白天,站在高高的城樓上,才可以清晰地看到全城的景色。
師:組詞:風景、景色、美景。請同學們挑選詞,造句。
生1:那里的風景真美麗!
師:好。這個句子造得不錯。大家知道杭州西湖嗎?(生搖頭,示意不知)
在一元錢的背面印有杭州西湖的美景圖。杭州西湖的風景可美啦!長大后,同學們可以到杭州旅游,去看看那美麗的風景。
師:戀,戀戀不舍的戀。這個字應該是什么結構?
生:上下結構,上面是亦,下面是心。
師:古人認為“心”是人類的思維器官,表示“戀”是一種發自內心的情感。
師:舍,讀四聲。“客舍青青柳色新。”舍的本義是屋子。(師邊說邊畫舍之簡圖)舍,人下面一橫,表示屋頂,十是屋架,口表示房屋的范圍。組詞:客舍、宿舍。在詞語“舍不得”中,舍讀三聲。所以,它是個多音字。
師:(師一手持教案,一手畫裘皮大衣之形象,寫畫了求的演變歷程。)我們來學習最后一個生字,求。請同學們觀察,老師畫的這是什么物品?
生:衣服或短袖。
師:(師笑而不答)衣服的邊緣紅色的斜線代表什么?
生:刺兒。
師:(師笑)那是動物的毛。(師詳細畫寫了“求”不同字體的演變)請大家回憶《西游記》中,金池長老,主持和尚怎樣向黑熊怪苦苦哀求觀看所偷唐僧袈裟的。(眾生回憶看過電視劇情境)
生:求求大王讓我看一眼吧,就一眼。
師:我們可以組詞,如請求,乞求。請同學們造句吧。
生1:老師對我們要求非常嚴格。
生2:老師請求我踢一回足球。(其他同學聽罷哄堂大笑)
師:請求,一般是晚輩向長輩或下級向上求所做出的動作。我們可以再造個句:寫完作業后,我請求媽媽讓我看一集動畫片。“出則告,返則面”。當我們離家或到家時,應該請求或告訴父母,以免他們擔心。
師:好吧。同學們累了。今天的課,到此結束。
教學反思:
缺少字理識字教學法最后的環節(當堂聽寫練習環節)。由于時間的原因,沒有完成當堂聽寫練習的環節。
作者簡介:
第一作者:馬新偉(1988—),中小學二級教師,西北師范大學教育碩士,專業學科教學。師從西北師范大學教育學博士、上海師范大學博士后趙曉霞教授。
第二作者:張亞芳(1990—),女,大學本科學歷,甘谷縣安遠鎮店子小學教師。
編輯 杜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