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吳金明

羅江鎮地處廣西壯族自治區容縣北部,距容縣城區26公里,轄管7個行政村,2.5萬人口。羅江鎮中心衛生院(前身黎木鄉衛生院)成立于1989年10月,作為一個邊遠鄉鎮的衛生院,創新要出成效,必須首先在管理上作文章。
管理出效益,管理出生產力。為此,醫院狠抓醫院管理。一是抓好自身建設。為了把醫院辦好,領導班子進一步完善了院務公開、民主決策、集體議事等工作制度,明確班子成員分工,落實工作責任,使班子合力進一步增強;二是抓好制度落實。修訂完善《羅江鎮中心衛生院職工績效工資考核實施辦法》等一系列制度,實行“院長─副院長,科主任─干部職工”三級管理,形成了共同參與衛生院管理,互相監督,促進發展的工作格局,確保了衛生院良性長效運行;三是抓好責任到位。衛生院與各科室、科室與職工層層簽訂目標責任狀,院領導班子抓科室負責人、科室負責人抓每位職工,形成了一級抓一級,一級對一級負責,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四是抓好醫技培訓。通過“送出去、請進來”,不斷提高干部職工的醫技水平。邀請區內外外科、兒科和護理等方面專家前來授課,安排業務骨干到上級醫院進修培訓。與玉林市第一人民醫院結成協作單位,爭取容縣人民醫院的重點扶持。每月組織職工分科分組進行“三基三嚴”學習訓練,不斷提高醫務人員撰寫醫學論文和醫學科研的水平。目前,全院90%以上醫技人員參加過上級醫院進修學習,2015年以來,有10篇醫學論文在《中國醫藥指南雜志》等國家級醫學報刊上發表。通過培訓,全院整體的醫療水平進一步提高,許多患者足不出鎮就可以享受到大醫院的技術服務。
在醫改中,醫院為進一步緩解當地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切實強化工作創新,從降低收費入手,實施鄉村一體化看病等措施,不斷破解人民群眾的看病貴難題。一是全面實行基本藥物制度和藥品零差率銷售制度,主動讓利于民。僅2017年1月~10月,醫院充分利用先進的網絡系統采購藥品340萬元,藥品直接讓利患者就達56萬元;二是實施鄉村一體化管理,提升村醫水平。突出功能布局人性化和健康教育功能,羅江鎮各個村的村衛生室全部納入衛生院國有資產管理,村衛生室的醫務人員由衛生院聘用,藥品統一由衛生院配送,并全部實行零差價銷售。對村衛生室的執業行為、服務規范、業務工作考核等方面進一步強化監督和管理,確保鄉村衛生服務一體化管理規范有序,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得到很大程度緩解。
在堅持醫改、堅持創新的精神引領下,羅江鎮中心衛生院自2010年以來,連續被評為縣衛生工作先進單位、實施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一把手”工程先進單位、衛生行風建設先進單位;2010年榮獲原衛生部授予的“全國醫藥衛生系統先進集體”光榮稱號、2011年獲廣西衛生系統創先爭優活動領導小組授予的“廣西衛生系統先進基層黨組織”光榮稱號、中共容縣委授予的“先進黨基層組織”光榮稱號,2013年3月獲玉林市總工會授予的“玉林市五一巾幗標兵崗”、原衛生部授予的“群眾滿意的醫療衛生機構”、《中國衛生》雜志授予的“2017管理創新醫院”等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