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吉林省長春市中醫院院長 孫良金
2016年,國務院印發《“十三五”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規劃》明確提出,到2017年,“全國公立醫院醫療費用增長幅度力爭降到10%以下”。如何在不影響群眾就醫的前提下完成控費指標,考驗著醫院管理者的精細化管理水平。
公立醫院要合理控費,需要根據醫院各科室的具體情況,制定控費的具體目標和實施途徑,而不應“一刀切”手段,盲目地將醫療費用壓下去;控費任務應細化到科室甚至到科室小組,控費手段應同相應管理制度相掛勾;控費時間周期要細化到以日為單位。
中醫院由于其自身技術優勢、定位不同于綜合醫院,控費方法也應同綜合醫院有所區別。目前,全國公立醫院均已取消藥品加成,但中藥飲片除外。而中藥飲片、中醫特色療法是中醫院的重要支撐和優勢所在,在中醫院的控費工作中也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
控費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對于醫院管理者來說,要想實現年終醫療費用增長小于10%的硬指標,必須實時、動態掌握醫院的各項運營數據。做到當月數據當月分析,發現異常立即調整,不能等到年末再集中處理。在這方面,我們的做法是:
要想了解醫院運營的真實情況,找出控費工作的具體發力點,醫院管理者不能僅了解醫院運營的籠統數據,而應了解全院的細節數據。比如,長春市中醫院在收集醫院收入構成數據方面,并不是簡單地統計全院總收入、藥品收入、診療收入和其他收入4項,而是將藥品收入分為手術藥品收入、西藥收入、成藥收入、自制藥收入和草藥收入等5項細節數據;將醫院的其他收入分為床位收入、醫技檢查收入、手術麻醉收入、中醫診療收入、衛生耗材收入、治療收入和其他收入等7項細節數據。
此外,管理者定期看到的醫院運營數據不應僅是全院匯總數據,還應包含各科室的細節數據。由于公立醫院各科室的特點不同,采取的治療手段也各不相同。因此,無論是對醫療費用的控制還是藥占比的控制,都不能“一刀切”。只有了解醫院各科室的具體數據,醫院管理者才能找出醫院宏觀層面各項異常指標的原因,以便分析、查找控費工作的阻力和突破點。除了數據類別和數據來源的細化,長春市中醫院還將各數據的收集匯總時間段細化至天,因為數據的收集時間段越細,越便于觀察數據的潛在變化趨勢。
要想實時動態收集全院的細化數據,就必須借助信息化手段。目前,各醫院都已有各類的財務系統和臨床醫療信息系統,醫院日常運行的各項數據產生和存儲于這些系統之中,因此無需額外開發新的信息收集系統,只要將醫院現存的各系統數據統一收集起來,并加以簡單的處理即可。長春市中醫院自2017年年初開始,由專業人員在醫院信息化系統的基礎上,開發同醫院運營收入相關的數據采集模塊,使醫院信息化系統同控費工作相關聯。并與醫院的財務、臨床等信息系統相打通,對上至院長、下至科主任的院各級管理人員分配不同權限,使之可以實時、動態掌握各自的運營情況。系統上線后,醫院管理者可以實時看到醫院的各項費用指標,時間節點細化至天,便于醫院各級管理者及時發現問題并做出調整,保證醫院運營問題不積壓。
自2017年,長春市中醫院制定了全院經濟管理會議制度,規定每個月20日召開會議,由醫院領導班子、科主任、各病區護士長,以及職能科室負責人參會。由各臨床科室以PPT形式匯報科室一個月來的運營和醫療情況,院領導班子對全院的盈收情況和醫療治療情況進行統一的匯總和分析,由院長當場提出整改意見。職能科室根據各科室整改意見進行督導落實,并由責任科室在下次會議時反饋整改結果。
除了降低藥價和高值耗材的價格等常規手段,中醫院還應具有自身獨特的控費手段。
在醫院的宏觀層面,控費工作的原則應該是“調結構、保利潤”。一方面,控費工作需要由全院的每位員工共同落實,必須要保證醫院員工的積極性;另一方面,應在控費和醫院發展的雙前提下制定控費工作目標,否則就會出現“年底集中控費”的不良現象。
由于中醫診療方法和中醫藥是中醫院的獨特之處,對于中醫院控費,還應該在這兩點上下功夫。中醫院應調整收入結構,將中醫傳統療法和中醫藥飲片、院內制劑的收入占比提高,在削減不合理的常規用藥和檢查的基礎上,逐漸將中醫傳統療法和中醫藥飲片、院內制劑作為中醫院的主要利潤增長點。通過制定院內管理制度、宣教等手段,轉變中醫院醫生觀念,將治療觀念重心轉移到中醫手段上來。如此,不僅能夠調整中醫院收入結構,保證員工利益和醫院發展,也能突出中醫特色,防止中醫院西化。要做到這一點,就要結合全院動態數據收集工作,對醫院的各項利潤進行分析,通過精細化管理手段實現“調結構”。
長春市中醫院在對自身各項收入結構進行分析后,出臺了一系列規章制度,要求各科室中醫診療收入占比要逐漸提高,并將此任務作為硬指標同科室成員的評獎評優及績效相掛鉤。每年年初,醫院根據各科室上年度運行狀況,為科室制定中醫工作開展的任務指標,各科室主任向院領導班子提出科室落實任務計劃書。通過信息化手段,醫院實時監測各科室任務落實進展情況,并在每月的全院經濟管理會議上反饋科室任務進展監測結果,督促科室落實中醫藥收入結構調整工作。
盡管中醫院應當將中醫傳統療法、中醫藥飲片和院內制劑作為中醫院的特色利潤增長點,但也要防止發生醫療過度行為。因此,對于該項內容,也應該結合中醫臨床路徑工作同時開展,防止出現中醫藥方面的不合理用藥和不合理治療情況發生。
